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業界動態 > 向22nm邁進 全新的Atom處理器揭秘

向22nm邁進 全新的Atom處理器揭秘

—— 英特爾逐步將Atom處理器進化到22nm的產品線上
作者: 時間:2012-11-09 來源:21ic 收藏

  在高清支持方面,新的圖形核心支持H.264、MPEG-1、MPEG-2、MPEG-4、VC-1/WMV9的解碼和H.264、MPEG2的編碼,此外一個額外的Imagination PowerVR VXD392解碼引擎可以支持H.264、JPEG及VP8解碼。整個核心可以同時解碼四個480p,或者三個60FPS的720p影像,或者兩個30FPS的1080p影像。在標清解碼的情況下,CPU占用率不超過3%,高清則不超過5%。輸出接口方面,新支持VGA、HDMI 1.4a、DP、eDP、MIPI DSI等諸多接口,基本可以滿足絕大部分場合的使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38766.htm

  首次內置南橋

  雖然之前的 CPU已經將北橋內置在其中,但南橋功能依舊由一顆外置芯片完成,甚至可以通過更換南橋芯片來獲得不同的外設支持規格。不過這一次將南橋徹底集成在CPU中,如果需要特殊接口支持的話,則提供了PCI-E的轉接渠道。

  目前給出的新集成南橋,并支持PCI-E x4、兩個SATA 2.0、四個USB 2.0以及一個USB 3.0、千兆網卡等多個常用接口。此外,英特爾還在芯片中內置了HD高清音頻功能模塊、SD模塊以及其他一些不太常見的工業接口、嵌入式I/O等特殊模塊,功能支持相當齊全。(圖4)

  

 

  圖4

  當然,一顆南橋芯片肯定是無法滿足所有需求的,英特爾還特別設計了PCI-E設備轉接接口以及一些專業接口,以滿足特殊用戶需求。英特爾利用PCI-E x4的接口,除了可以提供額外的PCI、USB接口外,還能夠為FPGA設備、IOH設備等提不同的行業的特殊需求。

  面向不同用戶的封裝接口

  為了在只有一顆芯片方案的基礎上支持所有不同類型用戶的需求,英特爾設計了兩種不同的封裝接口。其中Type-3接口稍大,尺寸為27mm×25mm,面向對體積要求不那么敏感的設備,如上網本、入門臺式機等。這種封裝支持完整的雙通道內存DDR3L和ECC內存,支持VGA接口,擁有2個SATA接口和PCI-E x4接口;另一款Type-4體積較小,主要面向平板電腦和一些超迷你的設備,封裝尺寸為17mm×17mm,只能支持單通道DDR2L內存,不支持ECC,SATA接口被削減到了1個,而PCI-E通道也被削減到只有3個。此外,它也不支持千兆網絡。(圖5)

  

 

  圖5

  除了封裝不同外,Type-3封裝接口的還根據不同用戶劃分了三種不同的版本。首先是面向車載娛樂、嵌入式領域的Valleyview-I,支持單核心到四核心,不同核心數量的CPU核心頻率從1.2~2.0GHz不等。其次是面向上網本的產品Valleyview-M,也是最多的四核心,核心頻率最低為1.7GHz。最后則是面向入門級臺式機等產品的Valleyview-D,頻率1.7GHz起跳,擁有雙核心和四核心版本,并且支持動態加速技術。還有另一種是采用Type-4封裝的Valleyview-T,四核心最低頻率為1.6GHz,支持動態超頻且大于1.9GHz。(圖6)

  

 

  圖6

  是獨角戲,還是阻擋ARM侵襲?

  發展到今天,Atom或許已經成為了市場上的獨角戲。為何有此一說?有兩個原因。首先,AMD的E系列APU發展到今天,基本上沒有對Atom本身造成重大的威脅。Atom甚至連CPU架構都不需要更新就能在市場上縱橫幾年,說明英特爾對其設計定位還是相當準確的;另外,與Atom能夠形成競爭的只有ARM,一個人在x86的舞臺上和發展壯大的ARM相抗衡,這是一出以一已之力抗衡整個ARM聯盟的獨角戲。

  在英特爾公布的Atom平臺優勢中,重點突出了高I/O集成度、廣泛的I/O選擇以及高可靠性、全新的工藝以及多種型號等優勢。其面向的市場也是平板和上網本、數字展示牌、車載娛樂和其他的嵌入式、新興市場等。仔細分析來看,Atom的優勢和市場,與目前蓬勃發展的ARM市場有頗多重合。比如數字展示牌、平板、車載娛樂以及工業嵌入式等市場。英特爾目前唯一比較牢固的應該是工業市場,Atom低廉的價格、足夠的性能和各種I/O成熟的支持以及軟件系統積累的優勢是其和ARM競爭的最大資本。但發展如此快速的ARM已經變得相當成熟,此外還有眾多對其支持的廠商??梢韵胂?,在不遠的將來,ARM與Atom必有一場慘烈的廝殺。面對即將到來的威脅,英特爾怎會坐視不管,任其發展呢? (圖7)

  

 

  圖7

  無獨有偶,在英特爾公布的產品支持操作系統中,Windows、Linux、VxWorks等赫然在目,只是沒有Android的位置。從產品本身來說,既然CPU架構都沒有改變,新的Atom支持Android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但實際上英特爾并未作出任何承諾,Android也沒有出現在列表中。英特爾可能并不希望Android利用Atom的優勢出現在工業系統中,畢竟軟件和硬件都是相輔相成的。Atom未來的發展,看起來是一場無敵手、順風順水的好戲,但實際上英特爾面臨的暗戰一點也不少,ARM的競爭壓力也時時刻刻存在著。2013年第4季度,新Atom才正式上線,未來的一切發展,我們只有拭目以待了。(圖8)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英特爾 處理器 Atom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