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市場分析 > 專家談“iPhone 5”——面板供應存在不安

專家談“iPhone 5”——面板供應存在不安

—— 面板供應不足導致其他部件庫存增加
作者: 時間:2012-09-24 來源:SEMI 收藏

  美國蘋果公司的新款智能手機“”于9月21日上市。時間雖然不出所料,但對于部件和材料企業來說,無法按照計劃開展業務的風險依然存在。內置觸摸的屏幕,也就是新款的供應量遠遠少于當初的計劃。因此,受到元件供應的限制,的產量有可能下降,給電子部件市場造成負面影響。記者就此采訪了德國證券的中根康夫、IHS iSuppli的南川明,以及IHS Displaybank的Harry Kim。并且請教了三人對于蘋果與韓國三星電子專利之爭影響的看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37130.htm

  德國證券股票調查部高級分析師管理總監中根康夫

  首先接受采訪的是德國證券股票調查部高級分析師管理總監中根康夫。

  從交付給零售商(賣進)的數量來看,“”的供貨量似乎少于美國蘋果公司當初的計劃。按照零部件采購的情況推測,預定在2012年7~9月生產,為首批上市做準備的數量是3000萬部。而預定在同年10~12月生產的數量是4500萬部。與之相比,7~9月的產量不到1500萬部(7月150萬,8月400萬~450萬,9月700萬~800萬),10~12月估計為3000萬部。

  與上款機型“iPhone 4S”當初售出的約1500萬部相比,這個數字并不算少。但對于供貨量每年增加50%的iPhone系列而言,也絕對算不上多。iPhone 5最初能夠準備的數量的確少于蘋果當初的計劃,這個情況對于部件行業估計會產生不小的影響。

  供應不足導致其他部件庫存增加

  產量少于計劃是因為面板投產時間晚,增產速度也比較慢。按照當初的預定,面板應該于2012年5月投產,從6月的下半月開始組裝產品。但計劃拖延了1個多月。

  面板提供商包括日本顯示器、韓國LG顯示器和夏普,從目前來看,三者的供貨量是按照這個順序由多到少的。日本顯示器公司最先開始供貨,LG從8月開始。夏普預計快將在9月內,晚則將在10月開始供貨。

  除了面板之外,其他部件蘋果要求部件廠商按照計劃生產,因此各企業估計都在工廠內累積了不少庫存。這一影響預計在年內不會消散。部件廠商最終有可能被迫調整生產計劃。

  閃存將調整產量

  容易受影響的是NAND型閃存等大量使用的部件。最近,NAND型閃存企業調整產量的舉動估計正是出于向iPhone供貨減少的原因。如果供貨減少持續下去,影響還會更大。

  定制部件(索尼的CMOS傳感器,村田制作所的通信模塊,韓國三星電子的微處理器等)也受到了影響。如果無法供貨而導致庫存增加,企業就會面臨不得不調整生產、接受下調價格的要求之類的風險。

  然而,iPhone 5的需求不算弱。雖然供貨時間存在延遲,但從長期來看,面板不足帶來的一連串問題都會逐漸得到解決。

  如何看待訴訟的影響

  智能手機市場如今是蘋果與三星兩強爭霸,并非蘋果一家獨大。即便如此,對于部件廠商來說,能夠大量銷售同一款機型的蘋果不可小視,智能手機部件行業依然是買方市場。

  而且,蘋果雖然還在與三星打專利官司,但該公司尚無減少向三星采購零部件的意圖。在蘋果來看,把三星擠出智能手機市場是毫無意義的做法。

  但是,隨著蘋果的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專利得到承認,三星等競爭對手將必須開發獨創性的產品。在此之前,市場上的競爭關系是蘋果原創,三星效仿。而在今后,由于模仿蘋果產品的難度加大,蘋果有可能變得更加強大。而另一方面,其他公司也有可能大量推出獨創性產品,沖擊到蘋果的地位。

  蘋果稱得上是把日本部件廠商“過剩的品質”轉化為“力量”的角色。但過上2~3年,人們對于蘋果產品高性能化技術的饑餓感就會逐漸趨向飽和。考慮到在此之前,包括日本的產品企業在內,沒有任何一家產品企業能夠激發出日本部件企業的實力,部件企業在今后應該需要更加關注產品企業以及消費者的動向,配合未來的需求進行開發。而已經做到這一點的部件及構件企業將掌握先機。

  微處理器供應趨于穩定

  IHS iSuppli iSuppli Japan副社長兼首席分析師/Japan Research的南川明

  接下來采訪的是IHS iSuppli iSuppli Japan副社長兼首席分析師南川明。

  綜合多家部件廠商的說法,與當初預測的蘋果將為iPhone 5上市訂購的部件數量相比,實際的訂購數量似乎只有一半左右。這估計是蘋果在看到某些部件阻礙了生產,減少了其他部件的訂購。

  可能阻礙生產的部件有微處理器和面板。其中,一直影響到最后的是面板。微處理器雖說成品率一度難以提升,現在已經達到了70%左右。(就高性能微處理器而言成績尚可的)80%已經近在咫尺,在不久的將來,估計在2012年之內,就能夠(按照當初計劃)足量供應。

  夏普的供應存在隱患

  關于面板,與南川隸屬同一集團的IHS Displaybank的Harry Kim也表達了看法。

  面板供應不足是因為技術問題。iPhone 5采用的是觸摸面板與顯示器合二為一的In-cell型面板。要想達到蘋果要求的薄和分辨率,就必須采用In-cell型,在目前,能夠做到的企業只有日本顯示器公司、LG顯示器和夏普3家。

  在其中,日本顯示器公司能夠采用率先著手開發出In-cell型面板的東芝公司的技術,較早實現了量產。緊接著,LG也投入生產,現在已經開始供貨。在3家之中,夏普克服量產技術問題的動作最慢。(在iPhone 5上市之時)該公司量產拖延導致的面板不足阻礙了iPhone 5的生產。

  盡管如此,但按照推測,日本顯示器公司會擴大產能,LG的成品率也將在2012年底前得到改善。夏普的技術問題也將得到解決。如果樂觀預測,在2013年第一季度,蘋果的iPhone 5產量估計將追上當初的計劃。

  可能影響NAND企業業績

  IHS Displaybank日本代表Harry Kim

  記者還就半導體市場受到的影響詢問了南川。

  借助東芝的減產,NAND型閃存的供求終于達到了平衡。價格已經觸底。如果iPhone 5的產量達不到當初的計劃,情況絕不樂觀。企業如果持續減產,對銷售額和利潤當然都是打擊。減產能夠堅持多長時間將成為重點。

  關于蘋果與三星專利訴訟的影響,南川指出,這一事件可能促使二者重新審視過去相互依賴的關系。

  三星正在“去蘋果化”

  對于三星,蘋果是電子部件的大客戶。但三星正準備通過整機(智能手機等)增加利潤,即便因此而失去蘋果這個客戶,恐怕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與向蘋果提供半導體等部件相比,銷售自己生產的智能手機利潤更高。在這半年里,三星似乎把供應給“iPhone”的NAND型閃存的數量從2成左右減少到了1成左右。為此,蘋果把韓國SK海力士作為主要供應商,增加了向東芝的采購。

  而對于蘋果來說,調整與三星的關系也是最佳選擇。例如,蘋果與三星合作開發了(可以稱為核心部件的)微處理器,但在未來,該公司應該希望自行開發。儲存器隨處都能買到,微處理器卻并非如此。對于蘋果,重要的產品戰略依靠三星絕非上策。考慮到其各自的打算,二者在今后很可能會分道揚鑣。

  在今后的智能手機市場上,面向新興市場國家的低價格產品估計會實現大幅增長。到那時,行業格局或許將發生改變。(在低價格產品的開發和市場開拓上擁有成功先例的)臺灣HTC(宏達國際電子)的地位有可能扶搖直上。



關鍵詞: iPhone 5 面板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