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企業扎堆IPO背后:自救還是賭下一輪?
本土LED企業出現奇特一幕。證監會公告顯示,12月8日至12日5天內,聚飛光電、深圳萬潤、利亞德光電和深圳長方4家LED企業接連申報上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27058.htm它們為何扎堆IPO?原來,這幫企業正日益遭受著產能過剩煎熬,如不能安穩度過,2012年可能引發嚴重資金短缺問題,不排除成為人家的整合目標。
產能過剩加劇
12月8日晚9點,同方股份副總裁王良海在深圳與幾位LED企業高層聊天時說,明年一季度,國內LED芯片產能將升到歷史高點,價格將大幅下降。
他表示,截至目前,同方共到貨50臺MOCVD,20臺投產,剩余部分也將調試投產。
“MOCVD數量在10臺以下的企業,未來發展很危險。”高工產業研究院院長張小飛說。
這主要沖規模而去。按規律,一個LED企業MOCVD設備至少30臺以上,才有規模效應。很多LED企業仍繼續購買該設備。比如,11月中,湖南華磊光電又向AIXTRON訂了8臺。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底,國內新增MOCVD達300臺,預計2012年將再增近200臺,屆時LED芯片產量將約為2010年的10倍。
之前,MOCVD設備巨頭Veeco中國總裁王克揚對《第一財經日報》說,中國前幾名LED企業已購買了他們公司訂單,其中一家買了很多。消息人士透露,德豪潤達一家訂了大約100臺。
王良海說,明年第一季度,國內LED芯片價將見底,隨后庫存消化周期至少要6個月。
瑞豐光電董事長龔偉斌認為,國際產能過剩是中國產能過剩的根源。前兩年,臺企與日韓廠家也曾瘋買設備,數量達2000多臺,但因市場疲軟,導致今日它們將庫存傾銷大陸。王克揚說,年初,三星減少芯片采購,致70%背光芯片傾銷至照明市場。LG和臺企跟進后,全球一片紅海。
截至目前,臺灣LED上游企業產能利用率僅60%。張小飛斷言,明年國內企業生存狀況將因產能過剩而出現惡化,資金將進一步短缺。
LED并購潮
這跟扎堆IPO有何關系?原來,追求規模須有大筆資金。如果自身規模無法快速擴充,明年可能成為別人整合的目標。
過去一年行業已現并購潮。本報整理的數據顯示,7月以來,全球LED業已發生13起并購案,中國市場4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