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Foundries徹底搞砸 28nm APU在臺積電從零起步
日前我們得到消息稱,AMD突然取消了28nmKrishna/WichitaAPU的發布計劃,但確切原因不得而知,只能猜測或許和GlobalFoundries新工藝進展不順有關。現在根據多個渠道的說法已經可以確認,“罪魁禍首”正是從AMD拆分出去的代工廠GF。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26417.htm據悉,AMD在上次大規模裁員重組的時候就已經做出了這個“艱難的決定”,放棄由GF為其制造28nmAPU,還是轉交給老伙伴臺積電去代工,就像現在的40nmBrazos。估計AMD會在明年二月份的財務分析會議上公布新的APU路線圖。
更換代工伙伴意味著完全放棄現有的芯片設計,一切從零開始,畢竟兩家雖然都是28nm,技術上則天差地別,比如柵極設計上一個是GateLatst另一個是GateFirst??紤]到半導體芯片設計、制造的復雜流程,要想看到真正的28nmAPU至少得等一年半時間,也就是2013年上半年了。
隨著智能手機、平板機等移動便攜設備的盛行,AMD越來越看重“山貓”架構,偏偏此時遭遇如此嚴重的工藝問題。為了彌補“代溝”,AMD或許會在40nmBrazos平臺的基礎上先搞一個28nm版本,也就是只更新工藝,而不進行架構和技術方面的變化,以此做為臨時過渡方案。這種不得已而為之的做法當然不如最初的計劃,但速度會比較快,也能帶來功耗和成本上的優化,可以為新產品爭取時間。
2009年的時候,GF高層還在信心飽滿地宣稱將在28nm工藝上搶下AMDGPU訂單,結果還是臺積電更勝一籌(雖然也好不到哪兒去)。APU倒是爭取過來了,可惜又搞不出來。
慶幸的是,這一變故僅涉及低功耗平臺,主流版本的32nmTrinityAPU不會受到干擾,第二代推土機也不會有什么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