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陰影下,半導體業更需厚積薄發
近幾個月以來,各大市場調研公司紛紛下調半導體行業今明兩年的市場預期,讓剛剛從金融危機陰霾走出來的半導體行業猶如驚弓之鳥。在經歷了2010年半導體業實現30%的高速增長之后,盡管業界在今年年初紛紛預測2011年市場表現不會如去年一樣強勁,但保守估計實現10%的增長應該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24883.htm自從三月份日本關東大地震發生后,當地的許多工廠受損嚴重,當時業內最為擔心的是器件的供應問題,引發了一時間的備貨熱潮,有人預言,日本地震或許可以帶動需求增長。可是緊隨其后的歐債危機和全球經濟形勢復蘇放緩的國際環境,無疑給業界籠罩了一層陰影。
在談到如何看待現在業內唱衰未來景氣指數的時候,許多人都很謹慎,畢竟國際形勢風云變幻,但依然對市場保持信心,畢竟因為地震引發的高庫存,也需要一段時間來消化,再碰到全球經濟環境的不容樂觀,悲觀預測就紛至沓來。
其實,筆者倒覺得這樣的境遇也是一種機會。需求放緩,其實同時給了企業一個喘息的機會,可以趁機修煉內功。
在摩爾定律的推動下,半導體行業已經習慣了每天健步如飛的發展態勢,爭取上市時間成了生存制勝的殺手武器,誰跑的快誰就是贏家,就拿人人熱捧的ipad2,發布初期也被網友盡數漏洞,但是世界上只有一個“蘋果”,能獲得如此大度的寬容,漏洞不影響銷量。其他的人就難以具備如此大的魅力,一個小失誤就可能滿盤皆輸。
如果真的有不利的市場環境, 對于著眼于未來的企業來說,此段時間可以臥薪嘗膽,市場放緩了,進步的腳步不能放慢,等到厚積薄發之時,一舉成名,蹦出幾個“桔子”“梨子”和“桃”也是很有可能的。
如果中國企業能夠利用好這種發展形勢,也就抓住了趕上起碼是縮小與先進技術的差距的時機,“中國芯”也就真的能叫得響亮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