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企赴新疆巨資打造太陽能光伏一體化項目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與通威集團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暨阜康市人民政府與永祥股份投資協議簽約儀式在烏魯木齊市隆重舉行。永祥股份在新疆巨資打造的太陽能光伏一體化項目由此啟動。全國政協副主席、民建中央第一副主席張榕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自治區主席努爾白克力,中央統戰部副部長黃躍金,以及新疆昌吉州、阜康市等相關領導蒞臨簽約儀式。全國政協常委、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四川巨星集團董事長唐光躍,通威集團常務副總裁禚玉嬌、永祥股份董事長馮德志等出席簽約儀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23880.htm據悉,新疆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產業一體化項目,由四川永祥股份投資建設。項目位于新疆阜康市產業園,包括5萬噸太陽能級多晶硅項目、3GW太陽能硅片及電池項目和五座各35萬千瓦火力發電機組。項目規劃總用地9000畝,總投資260億元人民幣,項目建成后年銷售收入將超過300億元。
該一體化項目中,規模為年產50000噸的多晶硅項目將采用永祥法多晶硅生產工藝生產優質太陽能級多晶硅,產品主要配套供給永祥股份自有太陽能硅片和電池項目。項目將根據市場情況分三期開發,建設周期5年左右。該工藝實現化學物料全封閉循環,無傳統工藝的四氯化硅廢物產生,所有固體和液體物全部封閉處理后,全部達標排放。其各項工藝技術指標優于2010年國務院103號文《多晶硅準入條件》的各項規定,項目確保符合國家環保、安全和節能規定。
其中,3GW的太陽能硅片及電池項目將分兩期開發,開發周期五年左右。項目工藝技術以公司自產的太陽能級高純多晶硅為原材料,引進當前國際最先進的太陽能硅片和光伏電池生產技術,配合自主研發的高效光伏電池生產技術,確保公司產品達到國際一流水平。電力車間配套項目規模為五座各35萬千瓦的火力發電機組,項目計劃五年建設完成。
業內人士指出,該項目的簽約是通威集團在新能源領域加大、加快投資的又一大手筆,也是繼通威集團在初步形成以樂山、成都和甘孜州理塘三地聯動的新能源產業鏈打造成型后,在光伏產業延伸和完善產業鏈條的又一重大布局,新疆項目投產后,將改變中國新能源產業的區域布局和市場競爭格局,并將由此形成通威集團新能源產業的四川和新疆雙基地發展布局。
劉漢元在簽約儀式上指出,隨著全球經濟快速增長,能源問題以及由此引發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該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人類未來的生存環境和生活質量、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都將受到嚴重影響,加快新能源發展已成為全球共識。生物質能、水能發電、風能發電和太陽能發電都是可供人類利用的可再生新能源。但綜合來看,從可開發的資源蘊含量、所占比例、各種發電方式的碳排放量等多個角度來看,太陽能發電是目前可以使用的能源中最清潔、最環保、最經濟的可持續能源。同時,太陽能光伏發電還可以在解決中國西部、南方、西北等偏遠地區老百姓用電和脫貧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因此,無論站在企業社會責任還是經濟責任的角度,太陽能光伏產業都值得一大批人參與進去,并盡快加大推動這個行業的發展。
基于這樣一種判斷和認識,2006年底通威進軍到太陽能光伏產業這一新能源領域。2008年9月,通威集團與四川巨星集團聯合在樂山市投資的1萬噸永祥多晶硅項目一期年產1000噸項目順利投產。從開工建設到產品出爐,通威用了僅僅不到一年的時間,開創了從立項到投產的國內外行業最快建設速度,創造了同種尺寸、規格單爐產量最高,同級別純度最高等多項行業紀錄,在行業技術、自主創新、節能減排、產品質量、建設速度等方面都實現了巨大突破。作為通威集團太陽能產業鏈條的上游,永祥多晶硅二期3000噸項目今年8月底已全面投產,正在快速施工中的年產6000噸多晶硅項目預計明年6月底前投產,2012年通威集團多晶硅總產能將達到1萬噸。此外,2010年11月,通威開始在太陽能資源豐富,但電力供給緊張且經濟欠發達的理塘縣,投資870萬元,建設300KWp太陽能光伏并網電站,今年3月30日完工,4月12日正常運行。至此,通威集團在河北豐寧和四川理塘已經修建了五個公益性質的光伏發電站,勾勒出了通威集團進軍新能源領域的完整太陽能產業鏈。
通威自2006年入主太陽能光伏新能源領域以來,被媒體譽為中國新能源第一人的劉漢元積極參與行業的建設和發展,積極參加國際性的新能源峰會和論壇,并通過全國政協提案、大會發言反映社情民意,同時出版新能源專著、多次接受媒體專訪等形式為新能源產業發展鼓與呼。從2008年開始,劉漢元在全國兩會上先后提出了十余篇有關新能源產業的提案或發言,如2008年的《加快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構建國家能源安全供應體系》;2009年的《將光伏產業納入擴大內需政策扶持范疇》、《光伏產業是帶動經濟走出金融危機的火車頭》、《出臺基本電價保底收購政策促進我國光伏產業發展》、2010年的《各種新能源比較研究與我國新能源戰略選擇》、《充分利用西部光伏資源加快建設我國新能源基地》等。其中在2009年的政協常委會上,劉漢元常委提出出臺基本電價保底收購政策的建議,并指出補貼電價初期可設定為1.2元/千瓦時,時至今日,發改委在進行了相關調研的基礎上,于今年7月24日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完善太陽能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首次對中國光伏發電標桿上網電價進行了規定,上網電價為1-1.15元/千瓦時,與之不謀而合,這是我國光伏發電上網電價的第一個文件,對我國啟動光伏市場具有重大意義,必將成為整個光伏行業的強心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