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智能計算 > 設計應用 > 光伏電站限電損失情況如何應對?

光伏電站限電損失情況如何應對?

作者: 時間:2017-10-25 來源:網絡 收藏

  我國近幾年的建設速度非常快,但配套建設還是無法跟上,加上西部地區消納光伏電能的能力有限,如甘肅、新疆、青海等地,很多遭遇了限電問題的困局,帶來了巨大的能源浪費,部分月份限電比例達到90%,的投資收益率大打折扣,而且對光伏未來的發展也是非常不利的,必須加強配套電網送出線路的建設,將光伏電力外送到消納能力較強的地區,或者改善火電、光伏、風電等能源利益競爭所產生的矛盾,進一步調整能源結構,優先使用光伏電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710/368205.htm

  隨著國家生態環境和氣候變化形勢的日益嚴峻,以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為特征的能源革命已經成為必然趨勢。本文以甘肅某電站的限電情況為例,簡要介紹限電帶來的發電量損失計算方法及技術對策。

  1.有功功率控制系統(

  光伏電站的限電離不開光伏有功功率控制系統(簡稱),2011年5月,國家電網公司發布的《光伏電站接入電網技術規定》指出:“光伏電站應具備有功功率調節能力,能夠接收、自動執行調度部門的控制指令,確保有功功率及有功功率變化按照調度部門的要求運行”。因此大型光伏電站均需配備光伏有功功率控制系統,接收調度中心的有功功率控制指令,按照預定的規則和策略實現負荷分配。

  一般情況下,的控制模式可分為計劃曲線和定值控制兩種。如圖1為定值跟蹤模式,即當天控制電站的總輸出功率為恒定值,該值取決于省調下發值,當晴天輻照較好的情況下,若實時功率輸出值超過限定值后將會被“削峰”,那么實時曲線看上去就接近于梯形曲線。

  

  圖1 AGC限功率值跟蹤模式(省調限定負荷60MW)

  圖2為計劃曲線跟蹤模式,一般限電時間為某一時段,而且沒有規律,如下午14點至16點,使得總有功功率曲線(紅色)保持在限定目標曲線(綠色)附近上下浮動,且每個地區最低容忍的浮動幅度會有所不同,如上下浮動不超過0.3MW或0.5MW。

  

  圖2 AGC計劃曲線跟蹤模式

  2.限電損失量估算

  由于限電比例不同,所造成的發電損失也會不同,現以甘肅某100MW集中式電站為例進行分析,電站由200臺500kWp集中式逆變器組成,2015年9月14日省調下發限電指令,限定功率值為60MW,實際地調下發限定值為50MW,如果逆變器和AGC的通訊正常,響應及時并且受AGC 的控制(AGC的參數設置界面逆變器的軟壓板應該投入,如果通訊不正常,將無法接受AGC的控制),并且限有功功率分配較為均勻的情況下,每臺逆變器的實時輸出功率將被設置在250kW以下,圖3為某標桿逆變器的實時功率輸出曲線,逆變器的輸出功率取決于當前時刻下的太陽輻照度和環境溫度,在上午九點二十分左右達到250kW,直到下午四點五十分左右輸出小于250kW,而在中間時段如果存在限電,那么將造成一定的發電損失。

  

  圖3 500kW逆變器交流功率輸出曲線

  當天逆變器交流側滿負荷下實際發電量為3399kWh(有效發電小時數為6.8h),如果限電,將一天的時間分成三個時段,參考表1。中間時段如果不限電發電量則為2916.44kWh,其他時間段共483kWh(上午特定時段243kWh,下午時段240kWh)。如果限電,中間時段約在 1895kWh左右(約7.58小時),那么由于限電帶來的損失部分為1021.44kWh,占發電量的30%左右。

  表1甘肅某電站500kW逆變器分時發電量(2015.9.14)

  

  若電站限功率值達到40%,同樣也可計算,如表2所示,限電比例增加,限電損失也相應增加。

  表2甘肅某電站500kW逆變器分時發電量(2015.9.14)

  

  對于整個電站(逆變器側)的限電損失,計算可參考標桿逆變器的方法。整個電站的逆變器發電性能一般會有一定的差異,因此所有逆變器的當天發電量有一定的離散率,如500kW逆變器一天發電量可達3500kWh以上,差的可能只有2800kWh左右,需要分析哪一方面出了問題,如逆變器本身性能、組串故障、組串通訊異常、接地故障、組件失配及熱斑影響等。通過對各個逆變器的發電量進行持續比較,選擇發電性能較為穩定和故障率特別少的逆變器為標桿逆變器,并計算其他逆變器與標桿逆變器的發電差異。

  那么對于整個電站限電損失量(逆變器交流側)的估算可參考下面步驟:

  ①采集標桿逆變器的當天發電量E0(一般可從監控系統的后臺讀取),逆變器對應方陣的實際裝機容量(對于運行多年的電站,建議重新對光伏方陣區進行裝機容量測試),然后計算標桿逆變器的每千瓦的發電量E0/P0(單位:kWh/kW)。

  ②逆變器1#裝機容量P1,當天發電量E1,限電損失量=(E0/P0)*P1*K1-E1(K1為標桿逆變器與1#逆變器發電差異系數,根據各逆變器實際發電量的統計分析,該系數為2%至10%不等)。通過此方法估算其他逆變器的限電損失量,累加可得整個電站當天的限電損失量。

  ③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通訊異常、方陣發電異常、逆變器停機等帶來的損失不屬于限電損失,需要計算故障損失發電量,并從限電損失量中減去該值。

  上述計算方法得當的限電損失量為估算值,如果沒有標桿逆變器,可通過實際輻照度、環境溫度和實際系統效率來估算電站的理論應發電量,并減去當天的實際發電量可粗略作為限電損失。

  3.限電技術對策

  目前針對上述限電問題,在技術層面可在原有并網電站引入儲能環節,以儲能補償實際光伏輸出功率與限定有功功率的差額,降低限電損失量,儲能系統根據耦合方式的不同,分為直流側耦合和交流側耦合,如家庭戶用小型儲能系統光伏在直流側耦合,而對于大型地面電站,一般以交流側耦合為主。下文簡要介紹交流側耦合的充放電判斷依據和容量配置估算。

  參考下圖4左,橫線陰影部分表示能量輸入儲能裝置,對其進行充電,能量來源于光伏電力。豎線陰影部分表示能量從儲能裝置輸出,進行功率補償,如此以來,光伏逆變器輸出到電網的功率曲線為平滑直線,當然這個是最理想的情況,實際上很難達到平滑狀態。圖4左中紅色直線為省調(地調)下發的功率限電值(如上述100MW電站,200臺逆變器,限定值50MW,AGC分配均勻,那么每臺逆變器當天最大交流輸出不能超過250kW),藍色虛線假設為光伏逆變器的實際輸出功率。

  在系統中可設置目標值P1,P1=總限電功率值/逆變器臺數(單位:kW),系統可與逆變器進行實時通訊,并實時監測光伏逆變器的交流功率輸出P2(單位:kW),當P2和P1滿足下列關系時,實現充放電。

  基本原則:當P2>P1時,充電,當P2<P1時,放電。對于該判定依據,遇到晴天,光伏曲線一般較為規則,容易實現;而如果遇到多云天氣,光伏出力容易波動,會使得電池反復充放電,影響壽命,可通過相關策略來細化控制。需要注意的是儲能系統和逆變器的通訊響應時間盡量要短,因為光伏的出力時刻都在變化,如果儲能系統響應時間長,接收到的P2值為下一時刻值,那么補償的容量可能比應補償的量要小。

  電池容量配置的計算,對于上述甘肅某電站500kW逆變器,可假定理想情況下如晴天天氣,儲能電池在滿足上述條件時實現充電,該時段有6-7個小時左右,如果多云天氣可能無法充滿,但遇到陰雨天氣就無法進行充電(圖4右),實際放電多少以所充容量為準,特別是連續陰雨天時,會無法充電和放電,只能等到晴天天氣再充電。

  

  圖4 光伏儲能方案原理

  對于上述甘肅電站實例,光伏發電在時間段7:30-9:15和16:55-19:10共計約4h左右,實際光伏發電483kWh,增加儲能系統后,電池放電容量可計算得:558.65/0.97=575kWh(假設儲能逆變器轉換效率97%),占當天發電量的24%,但仍剩有461kWh未補償。對于一臺500kW逆變器,儲能電池容量可配備500kW*2h儲能單元,但還需要考慮到電池放電深度和逐年衰減率。

  上述考慮的情況是基于AGC均勻分配的情況下,但事實上AGC不可能均勻分配,假設A逆變器限定有功250kW,B逆變器限定有功200kW,如果按照功率大于250kW充電策略,紅綠線與功率曲線包圍的面積這部分電力無法被電池儲存,遇到逆變器限定功率分配不均的情況,可選取合適值,使得整個電站的功率補償最大化,參考圖5。

  

  圖5

  從電池容量配置角度,需要考慮限電比例和限電損失部分,當限電40%,按照50%限電容量配置,如果遇到連續的晴天天氣,會造充電容量過多而浪費,同樣參考圖5,當目標直線越往下,A和B區域所包圍的面積就越小,電池需要放電的能量也就相應減少。因此需要統計一年內的限電比例,陰雨天天數,選擇合適的容量配置,使得投入和產出達到最佳經濟效益。

  儲能系統作為限電的解決方案之一,目前已經有非常成熟的技術,如比亞迪和陽光電源等廠家,其投資收益的計算需要考慮一年當中的晴天、陰雨天的天數,限電損失量,可補償量,電池衰減等因素來綜合確定。

  4.小結

  本文簡要介紹了在當前限電大環境下的光伏發電量的限電損失計算,并引出儲能技術對策,文中所述儲能方案和常規的“削峰填谷”應用有所不同,關于容量配置和儲能系統的相關建議如下:

  1.首先需要考慮當前電站的AGC分配策略,遇到逆變器限定功率分配不均的情況下,選取合適值,使得電站整體的功率補償最大化。

  2.儲能電池容量的配置需要考慮AGC的分配策略、電站一年的限電損失和比例、可補償容量等。

  3.對于交流耦合模式,儲能系統需要實時監測逆變器交流側的輸出功率,并且響應及時,功率補償及時。

  4.系統需要考慮天氣因素,防止在目標值附近頻繁充放電,影響電池壽命。

  5.各個電站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會不盡相同,一般儲能方案較適合于定值跟蹤模式。對于曲線跟蹤模式,目標值實時在變化,還需要和AGC進行通訊,會比較復雜。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