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市場刮起無線充電風
日前,智能手機市場刮起無線充電風。首款無線充電智能手機面市,而各種無線充電器也迅速占領經銷商的貨架。智能手機改變了終端市場,也改變了人們的消費方式。但智能手機的發展過程中始終無法回避功能與續航這個“魚和熊掌”如何兼得的問題。風靡的大屏幕,高端的硬件配置,豐富的應用軟件,這些都對智能手機的電池續航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手機市場刮起的這股無線風,也是對這一問題的反應。盡管目前,各種無線充電技術還不成熟,市場上的無線充電器質量也參差不齊,但各方面畢竟邁開了發展的步伐,開始努力尋找智能手機“耐力”的改善之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22791.htm智能手機市場刮起無線風
據媒體報道,近日日本運營商NTT Docomo聯合夏普發布了智能手機SH-13C,這是全球首款采用無線充電技術的產品。與此同時,Bluelounge推出iOS無線充電設備MiniDock,借助“蘋果風”也小火了一把。在國內市場上也,各門各派聞風而動,紛紛推出無線充電器,打響一場市場攻堅戰。
無線充電是一個不算很新的概念,它并沒有突破“點對點”——手機接觸充電器進行充電的局限。對智能手機使用頻率較低的用戶覺得無線充電意義不大,而使用頻率高的用戶則對無線充電表示出較高興趣。商家表示,目前無線充電器還是“新鮮玩意”,“專門來買這東西的人很少,但擺到柜臺上,有些好奇的消費者看到后就會考慮買一個玩。”市場研究機構iSuppli預計,無線充電市場前景寬廣,2013年規模將達140億美元。
為何這樣一個并不算很出彩的產品在專業人士眼中具有如此巨大的市場潛力呢?無線充電瞄準了智能手機發展過程中的最大障礙,也是基本問題,即功能與續航能力的此消彼長。通過一個“曲線救國”的策略,無線充電或許能夠很大程度上緩解這對矛盾不斷加劇的壓力。
因此,無線充電如果能夠在市場上獲得勝利,那必然是贏在概念和思路。
無線興起源于手機“耐力”不足
智能手機改變了終端市場,也改變了人們的消費方式,因此其本身在市場上的發展也呈一日千里之勢,逐漸取代功能手機成為市場的主流。但智能手機的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不少問題。其中,電池續航能力就是讓許多用戶最為頭疼的問題之一。因此,如何實現功能與續航能力的同步發展尤為關鍵。
據日本某媒體調查中心9日的用戶調查結果顯示:對于正在迅速普及的智能手機,很多人在使用后,對“電池消耗快”和“有的地方信號不好”等問題非常不滿,其中“電池能耗”名列第一。由于智能手機能使用多種程序插件,導致電池消耗快,“一天一充”甚至“一天幾充”讓用戶不勝其煩。
隨著智能手機向新型網絡終端不斷“進化”,耗電速度也與日俱增。盡管商家通過贈送備用電池等手段來“提升”續航力和吸引用戶,但不能改變一個事實:續航能力有限已經成為智能手機前進道路上的最大障礙。
而市場的期待卻讓廠商們沒有耐心等待更先進的電池制造技術來趕上智能手機發展的腳步。既然更大容量的電池遙遙無期,唯有另辟蹊徑。“隨充隨用”成為一種可行的思路,既然手機總有閑置的時間,那么就充分利用這個時間,只要有電源,就可以補給電力。而無線充電器和相關手機就成為了這條思路的實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