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市場分析 > MCU供需嚴重失衡 缺貨信號報警

MCU供需嚴重失衡 缺貨信號報警

—— 轉單效應漸強
作者: 時間:2011-05-18 來源:工商時報 收藏

  日本大地震后經過2個月時間,對電子生產鏈的影響已浮上臺面,其中微控制器()供需嚴重失衡情況,已經開始對汽車電子、家電、消費性電子產品等市場造成沖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19621.htm

  微芯片技術(Microchip)執行長Steve Sanghi就指出,第3季供不應求情況會更嚴重。

  由于市占率高達29%的全球最大廠瑞薩電子(Renesas)要等到10月之后才能回復全部產能,許多家電及消費性電子廠已轉向其它業者采購,所以不僅臺積電(2330)、聯電(2303)等代工廠,及日月光(2311)、超豐(2441)、菱生(2369)、矽格(6257)等封測廠,均獲客戶追加訂單,國內MCU供應商如松翰(5471)、盛群(6202)、義隆電(2458)等本季及下季接單已見轉強。

  日本大地震導致瑞薩電子那珂廠停工,預計6月起陸續復工,雖然瑞薩也已委由臺積電及全球(GlobalFoundries)代工,但據瑞薩預估,那珂廠新產能要等到8月底才會陸續開出,包含委外代工部份,要到10月底才能回復到地震前供貨水平。

  由于瑞薩那珂廠是其MCU最主要生產重鎮,瑞薩在全球MCU市場占有率又高達29%,所以,瑞薩那珂廠停工這段期間,MCU生產鏈正快速消化通路端庫存。而隨著庫存在本月底即將見底,但那珂廠產能又來不及開出,MCU缺貨問題已浮上臺面,包括日本汽車廠、韓國及大陸家電廠等,都因缺MCU而無法全產能生產。

  業者指出,由于MCU是客制化產品,很難轉換向其它MCU供應商下單,但因瑞薩產能恢復時間拉太長,除了認證期高達一年以上的汽車廠無法轉換新供應商,認證期只需3-6個月的家電廠或消費性電子廠,已經開始更改設計并對新供應商下單。

  包括飛思卡爾、Microchip、愛特梅爾(Atmel)、德儀、英飛凌、意法等國際級MCU供應商,均表示開始看到轉單效應,且為提高產能搶占市占率,已陸續擴大對代工廠及封測廠下單。

  至于國內MCU供應商也同樣看到轉單效應正在發酵,以家電及消費性電子為主的松翰、盛群、義隆電等,對第2季展望十分樂觀。由于韓國及大陸家電廠對臺灣MCU廠產品線認證將于6月至7月間完成,業者樂觀期待第3季轉單效應將更明顯,營收將連2季度出現3成至5成的強勁成長。



關鍵詞: MCU 晶圓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