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足跡系統
摘要:本作品旨在解決由二氧化碳超量排放引起的日益惡化的氣候問題。通過建立一個針對個人碳排放值的計量與交易平臺,輔助以政府和環保機構制定的機制、標準和獎懲措施,實現對個人日常生活碳排放量的監測、統計和流通,并向用戶提出環保建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17274.htm關鍵詞:碳排放;計量監控;針對居民生活
目前,對于二氧化碳的超排放,國際上已經有了很多減緩機制,如《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但進一步研究發現,人類向大氣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的30%是由居民生活行為帶來的。因此在面對全球變暖、減少碳排放的問題上,不僅政府與企業有責任,作為環境消費終端——每一名普通公民也應該主動承擔相應責任,并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合理有效的補償。但截至目前為止,即使在國際市場上,我們并沒有一套完善的系統來計量檢測個人的碳排放值,僅僅是針對國家或者企業制定了相應的政策和具體的計量管理方案。
因此不論是大到國際范圍還是小到中國環境,都需要一個能夠針對家庭或個人的碳排放計量服務平臺。這個平臺要能夠對人們在日常生活行為中所導致的碳排放進行測量統計與折算,并對此做出環保性的分析,以利于人們的節能減排行為。由此,我們的作品——“個人碳排放計量服務平臺”便應運而生。
項目分析
如圖2所示,本項目的整個系統分為兩大部分:左邊是輔助硬件平臺正常運行的各種機制,核心部分是供用戶使用操作的計量檢測平臺。
第三方環保機構/政府部門機制
通過政府部門及第三方環保機構制定、公布和施行相關標準和政策。輔助機制主要包括三部分:折算機制、獎懲機制和交易機制。折算機制包括消費品碳排放值折算標準的制定和發布,實現對抽象的碳排放過程進行量化;獎懲機制包括個人碳排放值的設定和獎懲標準,加強督促力度,并實現減小貧乏差距的附加收益;交易機制包括個人碳排放值的轉讓與交易,實現碳排放量的合理調配。
平臺功能模塊分析
整個硬件平臺由以下四個部分組成,其關系如圖4所示。 從圖4可看到,整個硬件平臺的四個組成部分為:個人IC卡、家庭客戶端、公共客戶端和服務器系統。個人IC卡攜帶用戶的身份信息,在用戶有碳值消費時提供用戶身份認證信息;家庭客戶端主要完成家中水電煤氣所造成的碳排放的計量結算,并向用戶提出智能化建議;公共客戶端將在日常生活的諸多方面計量折算人們所產生的碳排放量,并為用戶提供查詢與交易碳排放余額的功能,實現獎懲,是功能最多、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部分;服務器則用于用戶碳排放值數據變化的管理和儲存。這三個部分同時還與個人智能儲存卡配合使用,從而實現對人們日常生活中所產生的碳排放的計量監控。
家庭客戶端提供對家庭能源消耗的碳排放值的監控核算、查詢服務以及智能環保建議。一是監控核算家庭能源消費,統計碳排放值。二是為提供實時查詢服務,能實時顯示出當前碳排放值和碳匯率。三是結合當前碳排放值度及相關消費信息進行“智能”分析,從而為用戶提供合理化的建議,避免在季度末因碳排放值超額而繳納環保款項。
在此平臺中,每位居民都有一張攜帶個人信息的智能卡,只要人們消費一定的能源、商品,付款的同時就要刷取相應的碳排放值,因為每種消費也會對應一定的碳排放標準,從而實現對消費中碳排放的計量。
公共客戶端在商場收銀處、交通售票處、加油站等公共消費場所,提供對商品的碳排放值的核算、個人查詢服務和交易平臺的功能。
碳排放值的扣算是通過讀取射頻讀卡器的身份信息,在服務器的個人數據中心進行相應扣除。而在公共客戶端的顯示屏上顯示個人碳排放值的數值,并且通過聯網功能實現碳排放值的轉讓、交易等功能。
服務端主要是指位于環保機構的數據庫服務器,它執行來自各個終端的數據管理、數據分析以及數據存儲等功能,為用戶提供數據查詢和總結。用戶查詢其碳排放值可以有三種方式,通過家庭客戶端、公共客戶端的查詢功能,還可以通過個人電腦直接查詢個人碳排放值信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