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巨頭MCU大會比拼新技術
創e時代原創(劉倩)2010年11月16日,由創意時代主辦的高交會電子展系列活動之一,“2010 MCU技術創新與嵌入式應用大會”在深圳馬可孛羅好日子酒店隆重召開。本次大會聚集了恩智浦、ST、ARM、飛思卡爾、芯唐、富士通、TI、Atmel等在內的業內眾多知名廠商,就嵌入式和MCU解決方案與眾多專業聽眾一齊分享。此外,還有嵌入式和MCU領域專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何立民、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MID技術總監陳吾云就當前產業最為關注的物聯網、云計算、消費電子控制技術等新興應用市場進行了展望與分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14728.htm半導體巨頭聚焦32位MCU 技術
相較于過去主流的8位MCU,32位MCU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32位MCU有著更高的性能、更多樣化的功能接口,在價格上又與8位、16位的MCU相近。不論是在汽車電子、工業控制、醫療電子、消費電子還是電源管理等各個領域,今年,32位MCU在市場中都得以大展拳腳。
芯唐電子科技(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羅至圣在演講中,列舉了來自DIGITIMES的數據,2010年32位MCU市場規模將超越8位產品。數據中顯示,2010年8位MCU市場規模達43億美元,16位達36億美元,32位達46億美元;到2011年,8位MCU將達44億美元,16位達39億美元,32位達52億美元。羅至圣認為32位MCU的市場之所以大好,其成長動能主要在于成熟與易于使用的開發環境以及逐步降低的設計成本與銷售價格。“芯唐此次推出基于ARM架構的NuMicro M051 32位單機片僅需0.55美元,32位的MCU不到5元人民幣!”羅至圣興奮地表示。
恩智浦作為ARM內核的堅定擁躉,其大中華區HPMS業務微控制器產品線暨應用市場總監金宇杰表示:“恩智浦推出的采用ARM Cortex-M0,M3,M4的LCP1000系列MCU已打破了傳統8、16、32位MCU和DSP的產品界限,使原先習慣使用8/16位的開發人員能快速、便捷地轉移到32位MCU上,享受高性能、低功耗 、易使用所帶來的設計樂趣。”
ST在本次論壇中也推出了號稱是業界首個使用90nm工藝基于Cortex-M的微控制器STM32F-2。其通用單片機部門經理吳建明介紹道,STM32F-2是高性能和低功耗完美的結合,它具備更高的主頻,由前代產品的72MHz升級為120MHz;更大的存儲器,由之前的96KB RAM升級為128KB RAM;更多的高級外設以及達到150DMIPS的高效率,并可與現有的STM32產品兼容。STM32 F2為什么能具備更高的效率?因為其內置實時加速器“ART”在零等待模式下閃存可以以120MHz速度用執行代碼,使得STM32 F2系列成為市場上速度最快的Cortex M3單片機。“在理論上來說,任何一款Cortex M3控制器已經沒有可能超越這個參數了,如果想更快的話,只能更換主頻更高的CPU內核了。” 吳建明說道,“該芯片將在2011年第一季度量產。”
TI推出的C2000器件也是具備高性能集成的外設32 位MCU,據TI產品部經理鮑震介紹,C2000的數學優化內核使設計人員能夠提高系統效率、可靠性和靈活性。功能強大的集成外設使 C2000 器件成為最理想的單芯片控制解決方案。
電機在當今世界中的應用非常廣泛,甚至可以說有運動的地方就可能有電機的存在。作為高性能電機系統的靈魂,控制芯片和驅動技術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富士通作為歷史悠久的MCU供應商,一直致力于電機控制領域的單片機和控制方案的研發和推廣。富士通通用處理器應用工程部經理鄧穗湘此次帶來了專為電機驅動開發的平臺FM3,并詳解了相關的解決方案。鄧穗湘介紹道,“富士通的FLASH技術是高可靠,高品質和高性能的,可以提供擁有強大FLASH技術的MCU產品。”
降低能源成本,Cortex-M4更具市場競爭力
繼Cortex- M3之后,ARM在今年初推出了最新款的嵌入式處理器Cortex-M4,是其高性能低功耗嵌入式方案的第四代產品。目前已有恩智浦、飛思卡爾、ST、TI等半導體巨頭分別購買了ARM Cortex-M4的授權。本次論壇上,ARM嵌入式應用市場經理羅霖則介紹了Cortex-M4的性能優點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案,他表示,Cortex-M4是一種面向數字信號處理和高級微控制器應用的高效方案,具有高效率的信號處理能力,同時還有低功耗、低成本、簡單易用等特點,適合電機控制、汽車、電源管理、嵌入式音頻和工業自動化等領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