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授解讀物聯網
物聯網,這個從去年開始慢慢熱起來的新名詞,讓人們展開了后互聯網時代的新聯想:將物、人、環境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11882.htm日本TRON(一種嵌入式計算機操作系統)之父、東京大學教授坂村健16日應省直機關工委、浙江省科協與錢江晚報之邀,來到杭州,做客科學會客廳。這是科學會客廳第七場公眾科普講座。
對于時下最熱的物聯網,坂村健表示,如果從字面上理解,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只是一個物與物信息相通的網絡,最終目標,應該是實現以人為中心可以感知周邊環境中的所有人、物、場所的泛在網(ubiquitous network),也就是說,人到哪里,就能通過網絡獲得所在地的一切信息——未來,人所到之處,周圍的事物,都能開口說話。
用嵌入式技術,讓物體開口說話物聯網是互聯網基礎上延伸和發展的網絡,通過使用嵌入式技術、傳感器技術,無線射頻RFID還有因特網技術,組成了物聯網世界,組成了信息化的網絡世界。人們只要手持一個感知器(讀卡器),就可以讀取某物、某地點的代碼,再通過網絡去訪問服務器,獲取這個物品或場所的相應信息。
前不久,在太空遨游10年之久的日本“隼鳥號”小行星探測器,正是使用了TRON,才修復了一度出現的故障,重新順利返回地球。日本工程試驗衛星“菊花8號”(ETS-8)也使用了TRON系統,從而實現可靠的衛星移動通信。如發生泥石流等災害,移動基站遭到破壞,手機就直接與衛星相連互通電波,保持通話暢通。
再比如這盒藥,只要你把嵌入讀卡器的手機輕輕靠近它,它就會說話:“這是一種感冒藥,那是頭痛藥,請不要同時服用。”“這藥已經過了有效期”。因為在藥盒子上,貼了一根火柴大小的無源射頻標簽(芯片)。
借助嵌入式技術,我們可以讓衣服、領帶、道路等一切物體,開口說話。在未來,讓小藥片開口說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們的目標是成為嵌入式系統的終極,未來能在目前沒能嵌入計算機芯片的物品中都嵌入這種系統;通過標識系統的嵌入,隨時隨地通過網絡獲取儲存在服務器的詳細信息,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和管理。
借助無線讀取器,商品信息涌現物體如何開口說話?
給我們需要識別的對象分配一個128位的ucode識別碼,事先把物品的相關信息輸入到服務器里面,這樣通過讀卡器讀碼后,就能通過網絡把服務器里的商品信息調出來從而知道它的相關信息。
比如超市的蔬菜,只要放在讀取器上,就能識別出產自哪塊農田、使用農藥與化肥的情況、食物發貨時間、瓜果是否成熟等等。
在刷卡付費時,特制的信用卡能記錄、管理個人的健康情況,提醒消費者是否會對本次所購買的食品過敏。
通過讀取埋在地下的識別碼,在街頭行走的盲人,手持裝有無線讀取器的盲杖,能隨時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地名,知道自己前后左右會有哪些障礙等信息,從而掌握正確的行走方向。
在日本東京的購物中心銀座,一項實驗性的項目正在推開:借助英、中、韓等多語言的無線讀取器,用戶可以輕松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周邊的購物設施、建筑物,最近的廁所在哪里,自己想要的商品在百貨公司的哪一層、哪個賣場。這項技術,對外國旅游者而言,可以讓他們在異國街頭自由行走。
今后的聰明屋,像汽車一樣普及1989年和2004年,我們先后運用TRON和泛在網技術,設計、制造了兩幢智能住宅。
現在回頭去看,1989年設計的這座智能屋,依然很先進:
300多平方米的范圍內,裝了1000多個小電腦;整個建筑就像一個巨大的計算機在運作,住宅內所有事務均由電腦指揮操作——窗戶瓦片上都布置了電腦傳感器,窗戶可根據風向、風量,室內外溫濕度自動開合;屋頂瓦片可以吸收太陽能貯熱,節省電耗;電燈可以感應房間中是否有人,自動開關;在任何一處,戶主只要在屏幕上輸入想找的物品,就能知道它的具體位置;廚房的電腦可自動根據冰箱里的菜譜進行操作,做出各種美味佳肴;如廁的同時,智能馬桶可以對屎、尿進行檢驗,同時將數據加密后傳送給遠處的醫生……而2004年建造的這座智能屋,耗資約10億日元(約7000萬人民幣),它比1989年的房子更聰明,所用的電腦更少;它不僅可以給油電混合動力汽車充電,還可以在停電的時候,讓汽車成為房子的“發電機”;窗上的光觸媒材質能凈化空氣,分解垃圾,通過雨水自動沖刷干凈……今后的聰明住宅,可以像汽車一樣,在工廠車間內進行生產,運達目的地后開始組裝。2009年在臺灣設計、建成的第三代u-home住宅,更關注能源問題,降低成本。
讓一套房子聰明起來的成本是多少?
一輛汽車的價格,相當于人民幣20萬元左右。這其中,傳感器及電腦系統的費用其實并不高,在1萬元左右;貴的,是太陽能設備、改裝窗戶的費用等。希望浙江早日建成這樣一座聰明屋。
智能了,更要注重隱私保護好萊塢著名電影《我,機器人》講述了在公元2035年,智能型機器人已被人類廣泛利用。作為最好的生產工具和人類伙伴,機器人在各個領域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很多甚至已經成為了一個家庭的組成成員。最后智能機器人掌握了主動權,控制了人類。
泛在網會不會讓這一幕成為現實?
將TRON技術向全世界推廣,讓物聯網真正走入人們的生活,是我最大的夢想。TRON走入我們的生活,意味著改變我們的生活,并且能讓我們生活得更美好。所有技術都是在不斷發展和完善的,科技也會避免讓可怕的事情發生。
泛在網需要通過分析個人的數據,實現智能的信息提供,這個過程中,會不會造成個人隱私的泄露?
這的確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一方面,通過技術的設計,可以通過信息加密的方式,來保護個人的信息,另一方面,從制度層面保護隱私。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