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市場環境下供應鏈的生存狀況(上)
在最近的關于房價的博議過程中,有人談到一個很致命的話題,在過去三年間,國內市場從事正規生產的私營企業和中小企業的營業利潤究竟還有多少,面對越來越微薄的利潤,相當一部分原本踏踏實實做生意的商人都已經荒廢了自己的主業,把大部分資金轉移到股市、樓市中去賺取高額的暴利。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10980.htm與大部分貿易類企業有所不同,對于國內電子元器件分銷市場而言,國有實體所占的比例相當微小,因此完全可以把其看做是私營企業和中小企業唱主角的舞臺。隨著整個分銷產業鏈在國內市場逐步完善,電子元器件分銷商的利潤率也在不斷攤薄,所幸,至少從表象上看,大部分電子元器件分銷商還是固守在這樣一個主營業務平臺上,并沒有出現大規模資金流出的問題。當然,并不排除有一部分分銷商的經營者利用剩余資金進行相關操作,但都是以不影響企業正常運轉為前提。
關于這點,筆者分析原因有三,一是大部分分銷商有自己穩定的客戶群體,業務開展風險較小,企業運營相對平穩,雖然利潤并不高,但收益相對穩定,無須去冒險炒股或者炒樓;二是,許多分銷商特別是一些授權經銷商的經營者多是技術出身為主,本身性格上更喜歡踏實做企業,而并不擅長或者說并無疑進入另一個炒作市場;第三,分銷商其實是一個相當依賴現金流的行業,企業必須隨時保持穩定的現金流,特別是過去一兩年市場變化迫使企業必須有足夠的資金儲備以應對企業規模擴張和市場形勢的變化,因此不太容易周轉出大量資金進行高風險炒作。
幸福的2009
面對2009,半導體產業集體玩了一把過山車,而元器件分銷商則沒有購買車票。雖然面臨半年內全行業近乎30%的下滑,但分銷商的心情依然春意盎然。至少對于經營狀況正常,有穩定客戶群的分銷商而言,2009下半年稱得上揚眉吐氣的甜蜜時光。提及2009年的公司實際運營情況,多家分銷商紛紛微笑不語,似乎生怕別人堪破自己在經濟危機中小賺一筆的竊喜。
從表面上看這似乎是個悖論,因為經濟危機幾乎讓整個半導體供應鏈規模縮小了20%以上,必然影響整個元器件分銷供應市場的供應量,然而供貨量的下滑卻未造成分銷商實際利潤的降低,通俗點說,進賬的錢少了,實際掙到手的卻未必減少。這是因為貿易本身就是一個靠供求關系的變化謀求利潤的行業,電子元器件分銷商雖然經常強調技術為核心,但實質依然逃不出貿易企業的本質。
2009年,對于分銷商而言,是農奴翻身把歌唱的年份,以往“一仆二主”的境地似乎也被經濟危機徹底顛覆了。2009,半導體供應鏈上兩個最重要的競爭力是貨源和生產商客戶,慶幸的是,分銷商把兩個都抓住了,一方面可以給自己的客戶組織貨源,另一方面則可以幫原廠尋找有產能的客戶。既然手握重要資源,自然可以坐地講價。于是,之前分銷商最頭疼的收賬問題一瞬間迎刃而解,這已經不是賬期長短的問題,而是許多客戶紛紛提著現金趕來要貨,供貨多少和供貨給誰的主動權完全掌握在分銷商自己手中。另一方面,有了足夠的客戶群體,面向原廠要貨以及要優惠政策時底氣十足,完全可以盡可能給自己爭取到最大的利潤空間。
因此,我們看到的是2009年分銷商們在低調的享受著自己的幸福,目錄分銷商體會著便捷采購以及眾多中小批量客戶暴增的甜蜜;授權分銷商則品味著賬期縮短產生的時間瞬移而憑空多出來的兩三個月收入;獨立貿易分銷商干脆把囤積居奇的本領演繹到了極致。
經歷了2009突如其來的幸福,2010等待分銷商的又將如何?匯率的不斷波動對電子元器件供應鏈有何影響?請繼續關注下期分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