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掀兩岸信息產業合作新浪潮
第十四屆海峽兩岸機械電子商品交易會暨廈門對臺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臺交會”)11日在福建廈門閉幕。據統計,本屆臺交會共吸引了來自31個國家和地區的34839名專業客商參會,其中,參會臺商達2438人,占境外客商數的43.9%。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08137.htm4天的展期中,還舉辦了多場研討會,光通信、電子商務、物聯網等成為關注的焦點。海西建設大幕拉開,兩岸“三通”,以及兩岸正積極磋商的經濟架構協議,都對強化兩岸信息產業優勢互補提供了契機。
首先,大會成功促成“海峽兩岸光通信產業聯盟”的誕生。據《廈門日報》報道,“海峽兩岸光通信產業聯盟”將在廈門組建,成為海峽兩岸(廈門)光通信產業的促進中心,為大陸、臺、港兩岸三地光通信行業發展服務。這將更好推動兩岸光通信產業合作,共拓全球商機。
與會業界人士認為,隨著“三網融合”的全面鋪開,在未來幾年內光通信市場將獲得更加快速的發展。但兩岸光通信產業在技術、管理、信息服務、市場開拓等方面缺乏交流和溝通,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缺乏協調,難以形成合力。加強合作、優勢互補、共創多贏,已逐漸成為海峽兩岸光通信產業界的一致共識。
其次,在電子商務方面,臺灣的發展經驗,加上大陸廣闊的市場,讓兩岸合作互補前景無可限量。據臺灣中華電子商務產業協會會長謝長峻介紹,不少臺灣電子商務業者都看好大陸商機,希望通過網絡向大陸民眾銷售臺灣名產。他還稱,兩岸可以在廈門合作成立國際型大型網站,就像兩岸的“淘寶網”,共同賺世界的錢。
2010年電子商務將呈現飛躍式發展。據商務部信息司司長聶海林介紹,2009年,京東網實現了40億元人民幣的收入,連續4年增長300%;而淘寶網去年的銷售收入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實現100%增長。廈門電子商務協會會長吳小明稱,大三通時代的到來更是為兩岸的電子商務合作提供了各方面的條件,降低了成本,電子商務的合作與交流已是大勢所趨。
再次,物聯網成為今年臺交會的熱點。業內人士認為,在物聯網熱潮中,兩岸有著廣闊的合作空間,臺灣物聯網產業在RFID、食品跟蹤、門禁系統等方面已有成功的應用經驗,大陸則有著廣闊的物聯網市場,此次臺交會首設物聯網發展研討會,正是為兩岸合作打下基礎。
物聯網產生的經濟效益越來越明顯。據不完全統計,2009年福建全省物聯網產值達20億元以上。根據計劃,到2012年福建省物聯網相關產業產值將達到100億元以上。“無線城市”廈門的發展前景更是可觀。廈門“無線城市”規劃涵蓋了能源物聯、生產物聯、城市物聯、金融物聯、零售物聯、農牧物聯、交通物聯、家居物聯八大領域。
無疑,光通信、電子商務、物聯網等已成為兩岸信息產業的興奮點。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積極發展電子商務、物聯網更是首次提及,這有望推動兩岸信息產業掀起新一輪合作發展的浪潮。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