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略提速三星總裁年內再訪華
——
近日,尹鐘龍乘坐專機先后對南京、福州、昆明、鄭州、開封、長春等二級市場進行深入細致的考察,最后一站到達北京。
這位頗富傳奇色彩的商界領袖,曾經臨危受命,把負債嚴重的三星變成現在的半導體、電信、數字媒介和數字整合技術的全球領導廠商。在他的領導下,三星在2005年美國《商業周刊》發布的年度品牌價值排行榜上,以149億美元位居全球品牌價值第20位,一舉成為近年來全球品牌價值提升最快的企業。
其實,尹鐘龍是中國的老朋友了,從2000年起,他曾十余次來到中國,也是訪華次數最多的跨國企業總裁之一。更令人稱道的是,尹鐘龍總裁幾乎走遍了中國的各個區域的主要城市,所到之處,當地大型IT、家電賣場,都留下了這位國際商界巨子風塵仆仆的蹤影和熱切專注的神情。
在這次訪華前夕,尹鐘龍于11月初正式向外界宣布了三星電子今后幾年的發展規劃和目標,“三星的目標是在2010年之前成為產品質量和數量都能位列世界前三甲的電子公司之一,我們還將把三星電子全球領先的主導產品數量從當前的8個提升至超過20個,同時,也使公司銷售額比2004年增加1倍,達到1150億美元。”剛剛公布發展戰略不久,迅速來華考察,足以顯現此次訪華的意義非凡。
今年6月,尹鐘龍來華參加北京“全球財富論壇”之際,對廈門、重慶、威海、天津等地市場進行了細致考察,不僅讓國內媒體見識了一把三星“現場經營”的高效,而且也為深化三星中國戰略夯實了基礎。
不久之后,在2005年8月的三星“中國地區研發戰略會議”上,明確提出“把中國建成三星集團的第二個研發基地,使中國成為三星在全世界最重要的研發中心。”會議上還提出,要在中國建設“全程研發”體系,其含義就是:從市場需求研究到最終的產品上市,都可以在中國這個相對獨立的研發中心進行。
自從三星進入中國,已經十載有余。如果說在進入中國的初期,三星看重的是中國市場的制造能力,把中國作為一個制造基地,然而近年來,隨著中國持續、穩定、高速的經濟發展以及三星自身業務的快速發展,三星在中國的發展發生了戰略性的轉變,逐步成為品牌中心以及全球研發基地。
今年年初,就任三星中國社長的樸根熙在入職演講中明確提出了要在中國建設“第二個三星”的目標。他對媒體表示:“我們不想把中國作為一個簡單的生產基地,我們希望三星能夠成為一家受中國人愛戴的企業、貢獻于中國的企業。”
實際上,三星實施的中國戰略正是通過生產、銷售、研發并舉的“三部曲”,從而實現本土化的。
近年來,三星高層頻頻訪華,也側面說明了中國市場在三星全球戰略中日益重要的地位。顯然,這次尹鐘龍總裁的中國之行,不僅可以親自感受中國市場的快速發展,更是著眼于對“建設第二個三星”中國戰略的全面推動。同時,深入推進本土化,實施更加扎實穩健的對華經營戰略,也是三星實現2010戰略目標的重要組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