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海西國際IC設計產業高峰論壇在廈門勝利召開
為深入探討我國集成電路設計業在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的生存和發展之路,促進集成電路設計的技術進步、產品創新以及與系統整機應用之間的合作,由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廈門市科學技術局、“核高基”科技重大專項總體專家組及高端通用芯片實施專家組共同主辦的“2009’海西國際集成電路設計產業高峰論壇暨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年會”12月2-4日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召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00327.htm本屆年會以“創新與做精做強”為主題,突出集成電路設計及其產業化,強調產品自主創新和精品意識,倡導行業上下游合作和國內外合作。
會議分高峰論壇、專題研討、產品展示三個部分,來自全球十多個國家以及海峽兩岸的50多家頂尖IC企業展示了各自最新的產品與技術,在大會第一天的高峰論壇上,TSMC、Cadence、Synopsys、Mentor Graphics、VeriSilicon、csmc、廈門聯創、萬利達等知名企業的高層代表圍繞產業現狀、機遇與挑戰、調整與創新、合作與共贏等相關議題,和與會代表分享了各自的觀點。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福建省與廈門市及其他省市有關領導、“核高基”科技重大專項總體專家組及高端通用芯片實施專家組、國內外有關專家、國家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代表、國內外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及IP服務廠商、EDA廠商、Foundry廠商、封裝測試廠商、系統廠商、風險投資公司和有關媒體代表共600多人參加了會議。
大會第二天以分會場的形式舉辦了八場專題論壇,包括IC設計與EDA軟件、集成電路前沿技術、FOUNDRY與工藝技術、綠色IC與汽車電子、IP與IC設計服務、全球金融危機下的兩岸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機遇(互動式論壇)、IC設計與封測服務、芯片與整機聯動(互動式論壇),精彩內容使得會場座無虛席,讓參會代表受益匪淺。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理事長王芹生女士為大會做了題為“沉著應對挑戰,積極主動調整,努力再創輝煌”的主旨報告。她指出,21世紀是信息產業大有可為的時代,是集成電路技術面臨新的革命的時代。中國的集成電路設計業是一個植根于本土的產業,是一個擁有龐大市場需求的產業,是一個有所作為、也應該有更大作為的產業。作為企業,一定要克服浮躁作風,客觀冷靜的分析和明確自己的市場定位,隨時根據市場的變化對自己的技術和產品策略進行必要的調整,以創新為本,摒棄最低端的價格競爭方式,逐步在國內以至在世界市場上建立自己的品牌,為企業做強做大、為中國做強做大不斷做出新的貢獻。
針對產業現狀以及新興市場應用,王芹生理事長為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在以后的發展提出了幾點建議:一要勇于創新,這不僅僅是技術的創新,更要注重技術加產品加品牌加商路的綜合創新;二、應用是創新的重要推動力;三要特別重視“應用專利”;四是企業做強優于做大;五要努力打造產業經濟鏈;六要充分利用國家的政策和專項資金加速設計企業做強做大的步伐。
集成電路設計年會(ICCAD)自1994年創辦以來,曾先后在深圳、杭州、成都、武漢、上海、珠海、西安、大連、北京等地成功舉辦過十四屆,現已成為中國半導體界最具影響力的行業盛會之一。為期兩天的會議為集成電路產業鏈各個環節的企業間交流提供一個溝通的平臺,為世界各地和港、澳、臺的同行以及相關行業協會、中介組織等構筑一個與中國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在技術、市場、應用、投資等領域互換信息、探討合作的交流平臺。
這次年會的勝利召開將對促進新時期我國集成電路設計業的快速發展,推動集成電路產業鏈的互動起到積極作用。
快速發展的廈門科技產業
近年來, 廈門緊緊圍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推進科學技術創新型城市建設為載體,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動力,深入實施自主創新戰略,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加快構建區域科技創新體系,自主創新能力水平有了較大提升,為廈門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和海峽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2008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總產值1822.24億元,位居全省第一,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62.2%,成為廈門經濟發展的主引擎;全市財政科技投入5.7億元,連年持續大幅增長。截至2009年11月底,全市已完成370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通過實施“一區多園”發展戰略,形成了以高新技術企業為骨干,跨國公司為龍頭,光電、電力電器、電子信息為支柱的高新技術產業化園區,2008年完成工業總產值905.48億元;新興產業、特色產業穩步發展,正逐步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專利申請和授權量穩步增長,被列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創建市”;科技交流與合作成效顯著,對臺科技合作交流頻繁,市校、院地科技合作工程持續推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