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發力集成電路等產業,目標瞄準4000億!
近日,合肥市召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暨重點項目推進會上。據上證報報道,未來合肥發展新質生產力,關鍵是在因地制宜上下功夫,合肥要建設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加快構建體現自身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報道稱,2025年,合肥將持續提升集成電路、新型顯示、人工智能等三大國家級戰新產業集群能級,力爭新能源汽車、光伏新能源、生物醫藥等躋身新的國家級產業集群。
產業規模方面,合肥力爭新能源汽車產業營收規模突破5000億元、集成電路與新型顯示產業集群突破4000億元、先進光儲產業集群突破2000億元、智能家電(家居)產業規模穩定在千億元以上。
合肥集成電路產業加速“跑”
當前,合肥已將集成電路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并構建了從設計、制造、封裝測試、裝備材料,到公共服務平臺的完整產業鏈生態,已集聚產業鏈上下游重點企業數百家。
據悉,合肥不僅擁有安徽省首家12英寸晶圓代工企業晶合集成,還擁有國內知名的存儲芯片制造商合肥長鑫。此外,沛頓科技、通富微電、芯碁微裝、龍迅半導體、杰發科技、恒爍半導體、宏晶微電子、合肥精智達、全芯智造、芯谷微電子等企業亦在合肥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其中,晶合集成是國內第三、全球前十的晶圓代工廠商,根據其發布的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4年年度實現營業收入90.2億元~94.7億元,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下同)相比,同比上升24.52%~30.74%,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4.55億元~5.9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同比上升115.00%~178.79%;扣非歸母凈利潤3.4億元~4.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長621.42%~~833.60%。
圖片來源:晶合集成公告
晶合集成在公告中指出,公司主要產品DDIC、CIS、PMIC、MCU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約為67.53%、17.22%、8.80%、2.47%,DDIC繼續鞏固優勢,CIS成為公司第二大主軸產品,其他產品競爭力持續穩步增強。
沛頓存儲自2004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高端存儲芯片(DRAM、NAND FLASH)封裝和測試服務。其總投資100億元的先進封測和模組制造項目在半導體領域亦擁有高度關注度。
據“安徽省科技廳”此前介紹,沛頓存儲已與安徽大學集成電路研究院達成合作,雙方將圍繞高端存儲芯片的先進封裝技術領域,積極開展合作。
合肥精智達是國產測試設備廠商深圳精智達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精智達”)的控股子公司。近日,精智達發布公告稱,合肥精智達已與某客戶簽訂了半導體測試設備采購協議,合同總金額為人民幣3.222億元(不含稅)。不過,精智達并未透露客戶的具體信息。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