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陜西:全力推動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發展

陜西:全力推動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發展

發布人:芯股嬸 時間:2024-12-17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12月12日,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據悉,陜西下一步發展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主要是圍繞五大發展方向:

·一是大力提升設計業水平,培養一批行業龍頭設計公司。

·二是建設8英寸特色工藝線,正在謀劃龍騰半導體特色工藝產線,從而彌補了晶圓制造的短板。

·三是大力提升封裝測試水平,大力發展后摩爾時代高密度封裝、三位一體封裝技術。

·四是圍繞材料和設備,利用科學資源優勢,大力發展12英寸單晶爐、12英寸硅片全工藝產線。

·五是強化產業鏈條生態打造,包括政產學各種資源,圍繞產業短板弱項進行各種技術攻關。

據陜西省工信廳消息,為推動全省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該廳將實施強芯工程,著力打造國內具有影響力的集成電路設計強省以及國家重要的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生產基地。

據悉,陜西發展半導體產業優勢非常明顯。一是產業基礎非常雄厚。從上個世紀60年代,陜西省就布局了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產業,歷經60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非常好的產業生態。從產業鏈來說,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設備系統全鏈條都有。

二是產業龍頭企業示范和帶動作用逐步顯現。除了三星、美光這些外資企業,陜西也培養了本地奕斯偉、紫光國芯等龍頭企業,這些企業在半導體產業上都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三是陜西省科教資源人才優勢非常明顯。與半導體相關的產業主要是微電子學和固體電子學,陜西省有11所高校設立了碩士以上的培養,在校學生10萬人,在陜西從事半導體產業的人才有6萬人,為半導體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陜西集成電路設計公司主要有克瑞斯半導體、紫光國芯、芯派電子、亞成微、華泰半導體以及中穎電子、芯瞳、華芯微半導體、華為海思、紫光展銳、紫光同芯的分部企業等。

近期,陜西總投資45億的8寸晶圓項目獲得最新進展。11月17日,芯業時代科技有限公司8英寸特色工藝半導體項目舉辦鋼結構首吊儀式。據悉,該項目總投資45億元,月產能5萬片,預計在今年年底封頂,在明年正式建成投產。項目建成后,將填補我國西北地區8英寸芯片生產線空白,實現高端功率器件、集成電路國產化替代,彌補陜西省芯片制造業短板,增強陜西省IC產業競爭力和聚集力。未來,陜西電子芯業時代還將加快籌劃建設一條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形成具有陜西特色的高端集成電路產業特色聚集區。

另外,在集成電路制造端,陜西主要有西安微電子技術研究所、西安電力電子技術研究所、三星半導體(中國)、鼎矽時代半導體、西安泰仕半導體設備、西安愛爾半導體制造等企業;封裝企業則包括驪山微電子、西谷微電子、威世半導體(西安)、美光半導體(西安)、華天科技(西安)、力成半導體(西安)、西安集芯微電子等。

而第三代半導體發展也是陜西不可忽視的重要部署領域。今年4月,陜西發布《陜西省培育千億級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創新集群行動計劃》,按照計劃,陜西將重點開展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工藝技術與核心產品攻關,打通晶體材料高效生長、器件設計制造等產業發展關鍵節點,構建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鏈、創新鏈、服務鏈協同發展新模式,打造國內領先的千億級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創新集群。

據陜西省工信廳副廳長黃新波表示,陜西集成電路短板也比較明顯。一是產業鏈條還存在一些不足,目前針對晶圓制造環節,缺少本土生產企業。二是成果轉化成效不及預期,雖然陜西在搞秦創原和推行“三項改革”,但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711、631科研院所本地落地成果轉化率仍然不高。三是營商環境還需要進一步優化,使高端人才能夠留在陜西。導致高端人才、適用型人才仍然有欠缺。公開資料顯示,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是支撐引領陜西省高質量發展的總平臺、總源頭和總引擎,激活了陜西存量創新資源、吸引了外部增量資源,有效釋放了創新勢能,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更是發揮點火器作用,打通科教資源優勢與經濟發展融合的難點堵點。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半導體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