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黃仁勛:就算競爭對手AI芯片免費,也無法打敗英偉達

黃仁勛:就算競爭對手AI芯片免費,也無法打敗英偉達

發布人:傳感器技術 時間:2024-03-18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根據Omdia等市場研究機構數據,英偉達(Nvidia)今年將從數據中心GPU中獲得 870億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長150%。由于領先優勢太明顯,所以最近英偉達首席執行官(CEO)黃仁勛聲稱“英偉達的 GPU非常好,即使競爭對手的芯片是免費的,但它也不夠便宜”。

黃仁勛進一步解釋說,就 AI 數據中心的總擁有成本(TCO)而言,英偉達 GPU 的定價并不重要。

別看價格,看“療效”

近日,黃仁勛回到了母校美國斯坦福大學,根據斯坦福經濟政策研究所(SIEPR)放出的一段經濟峰會視頻, SIEPR前 Trione 主任John Shoven、斯坦福大學經濟學名譽教授 Charles R. Schwab 問道:“你們制造了最先進的芯片,但將面臨足夠好而且便宜得多的競爭對手,A(AMD)會是威脅嗎?”

圖片

黃仁勛表示:“我們的競爭比地球上任何公司都激烈,在某些情況下,甚至英偉達和客戶之間也是競爭對手。此外,英偉達還積極幫助正在設計替代 AI 處理器的客戶,甚至向他們透露了即將推出的英偉達芯片路線圖。”

黃仁勛指出,英偉達的 GPU 是可程序設計的,可打造擅長某種特定算法的芯片,且公司平臺已成為各大云計算公司的重要標準,從金融服務到制造業等各種客戶都會被英偉達硬件吸引。

黃仁勛稱,英偉達以“完全開放的方式”運作,同時與業內幾乎所有其他人合作。“我們的芯片只是一部分,當你看到現在的計算機時,它不像是普通的筆記本電腦,它是一個數據中心,你需要運營它。所以購買和銷售芯片的人考慮的是芯片的價格,而運營數據中心的人會考慮運營成本。當然,公司會很清楚總體擁有成本,如部署時間、性能、利用率和靈活性。就數據中心的總擁有成本而言,英偉達GPU的定價并不重要,我們的TCO要比競爭對手好很多。所以即使競爭對手的芯片是免費的,它也不夠便宜。”

你看不慣我,又干不掉我

不過這個說法與英偉達最近的新聞大相徑庭,因為有人指控他們的商業行為和壟斷集團卡特爾(Cartel)行為相似,還有客戶因為訂單被延后,不敢下訂單給競爭對手。

黃仁勛在結束對 Shoven 的回答時強調,英偉達的目標是“以無與倫比的 TCO 保持領先地位”、“英偉達所做的一切都是通過艱苦的工作和創新實現的,沒有運氣成分,也沒有什么是理所當然的。”

英偉達推動了 AI 產業蓬勃發展,使其成為全球第三大最有價值公司。黃仁勛最新言論肯定會引起爭議,因為他否定一大批競爭對手,如 AMD、英特爾及擁有 ASIC 和其他定制 AI 芯片的競爭對手。

盡管英偉達競爭對手可能對黃仁勛的言論持不同意見,但英偉達在 AI 領域的領導地位顯而易見。預計到2026年,英偉達將獲得高達1300億美元的收入,比23財年高出五倍(幾乎比2021年增加了1000億美元)。這意味著整體營收將增長 125%,而這些數字是該行業過去從未見過的,這一切都歸功于數據中心和 AI 加速器需求所帶來的巨大 AI 需求。

圖片

競爭對手需要證明他們能提供匹敵甚至超越英偉達的價值,才可能改變市場格局,為了推翻英偉達主導的CUDA計算平臺,業界聯盟也已成立

AMD MI300正快步追來

事實上,AMD MI300系列這一代還是可圈可點的,也吸引了大量用戶。TensorWave對82名高級工程師、AI專家進行的獨立調查顯示,大約50%的受訪者表示對AMD MI300X GPU充滿信心,原因是相比NVIDIA H100系列不但性價比更高,而且供貨充足,不會因為缺貨而加價。TensorWave自己也采購了AMD MI300X。

AMD Instinct系列產品其實已經發展了很多代,但此前無論性能還是市場接受度都遠遜于對手。

這一代的MI300X實現了性能飛躍,相比H100內存容量多2.4倍、帶寬高1.6倍、FP8、FP16浮點性能都高1.3倍,FlashAttention 2、Llama2(700億參數) 1v1對比測試領先20%,Bloom(1760億參數)、Llama2(700億參數) 8v8測試領先60%、40%。

圖片

AMD還打造了MI300A,首次在數據中心同時集成了CPU、GPU,但目前尚未鋪開。

AMD首席執行官蘇姿豐此前預測,AMD AI芯片2024年的收入將達到35億美元,大大高于此前預計的20億美元。

當然,AMD在開發支持、生態建設方面還存在較大的差距,仍需努力追趕。

拓展閱讀:下一代DGX GPU服務器將采用液冷

據此前報道,黃仁勛還在會議中確認,其下一個 DGX GPU服務器很快就會到來,暗示著Blacwell B100 GPU加速卡距離發布已經不遠了——官方只說2024年內,消息稱已提前到二季度。另一個令人興奮消息是這代產品將會采用水冷散熱,黃仁勛直言整個系統非常壯觀(magnificent)、非常迷人(beautiful)。

在此前的一次會議中,戴爾確認英偉達明年還會推出升級版B200 GPU,最高功耗可達1000W,甚至有說法稱會有恐怖的1400W。而目前的主力AI GPU H100和升級版H200最大功耗為700W,核心面積814平方毫米,均只需風冷。

AMD MI300X則需要750W,但是面積也更大一些達到了1017平方毫米。

如今服務器和數據中心使用浸沒式液冷散熱已經稀松平常,但也有很多專家對這種發展途徑持反對態度。

Moor Insights & Strategy的創始人、CEO兼首席分析師Patrick Moorhead就明確提出,為了提高性能,并控制合理的功耗、發熱,我們已經窮盡了手段,但接下來該怎么辦?上液氮嗎?是時候重新思考了。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黃仁勛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