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算力”:美國考慮制裁!
10月22日消息,綜合《日經亞洲》及Tomshardware報道,繼美國政府于10月17日出臺了進一步限制高性能計算芯片對華出口的措施之后,美國政府可能還將進一步限制在華企業獲取海外云上算力的能力。
拜登政府周二加強了對中國尖端芯片出口的控制,計劃嚴格限制用于人工智能的尖端半導體的運輸。然而,據信中國可能會利用云端技術來開發人工智能系統,包括用于軍事用途。埃斯特維茲周六在東京向《日經亞洲》表示:“如果可以的話,我們正在研究控制這種情況的最佳方法,這需要與業界進行協商”。他補充說,拜登政府并不是要阻礙產業發展。
埃斯特維茲在“富士山對話”政策論壇的間隙表示,“云端技術已經相當普遍”。他受邀在該論壇作主旨演講。埃斯特維茲說:“目前,人工智能本身也相當普遍。令人擔憂的是……未來的人工智能很可能會指揮和控制軍事后勤、軍用雷達,(而且)電子戰能力也會得到提升。所以我們希望確保我們能對其使用實施控制”。
埃斯特維茲還告訴彭博社稱,對中國企業尖端芯片制造設備的限制最終將阻礙中國發展本土半導體產業的努力。華為最近發布了一款采用中芯國際制造的7納米芯片5G手機,在華盛頓引發了一場關于美國已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的辯論,但埃斯特維茲表示,出口管制最終將削弱中國半導體生產能力。
埃斯特維茲說,“這些控制也與這些東西的組件有關,這些機器遲早會出現故障”,這將阻礙中國發展本土芯片產業的進一步進展。美國一直在與日本和荷蘭合作,限制中國獲得尖端芯片制造設備,這些措施包括限制北京為其現有機器獲取備件的嘗試。荷蘭ASML公司今年一直在向中國運送先進的極紫外光刻芯片制造設備,但這些運送和支持將在2024年基本結束。
埃斯特維茲沒有表明美國是否會進一步制裁華為和中芯國際,但表示華盛頓“絕對”擔心中方可能將先進的7納米技術用于軍事應用。拜登政府本周早些時候公布了額外的出口管制措施,以收緊中國獲得能夠訓練人工智能算法的尖端半導體和芯片制造設備的渠道。
拜登政府還出臺了規定,要求企業獲得向40多個國家出售芯片的許可證,以防止中國通過中間商獲得這些芯片。不過,華盛頓尚未阻止中國企業利用海外云計算服務來訓練其人工智能模型。埃斯特維茲承認,這是美國商務部仍有工作要做的領域。埃斯特維茲表示,雖然出口管制是處理某些問題的正確機制,但它們不一定是應對中國公司向全球市場傾銷低端芯片的潛在嘗試的最佳工具。
埃斯特維茲說,“還有其他工具可以追究傾銷、反補貼稅,有232條款,有301條款調查”,指的是使華盛頓能夠調查和應對影響國家安全的不公平貿易行為和進口的美國法案。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計算基礎設施服務(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市場達到了1,203億美元,相比2021年的 928 億美元增長了 29.7%。從相關廠商的市場份額來看,AWS和微軟Azure這兩家美國云服務廠商的市場份額分別高達40% 和 21.5%,即AWS在2022年收入超過481億美元,微軟Azure收入達258.6億美元。中國阿里云雖然排第三,但收入只有92.8億美元,大幅落后于微軟Azure。排名第四的是谷歌云,2022年收入為90.7億美,市場份額為7.5%。華為云排名第五,2022年收入為52.5億美元,市場份額為4.4%。
2022 年,前五大 IaaS 提供商占據了 80% 以上的市場份額。亞馬遜以 481 億美元的收入和 40% 的市場份額繼續領跑全球 IaaS 市場。全球 IaaS 公共云服務市場份額(單位:百萬美元):來源:芯榜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