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爆火,垂直領域人工智能云邊協同需求涌動,邊端側芯片未來可期
來源:芯榜
根據億歐智庫數據,預計AI芯片國內市場規模將于2025年達到1780億元。

基于人工智能芯片廣闊的市場前景,億歐智庫對各落地領域及對應的頭部企業進行了如下盤點:
數字化轉型浪潮下,垂直領域的國產AI芯片發展潛力巨大人工智能的最終目標是在垂直領域成功落地,解決具體的實際問題。安防作為最先實現落地的場景,過多廠商的參與導致產品同質化嚴重,在技術上很難實現突破。自動駕駛雖然備受資本熱捧,但是基于復雜的城市環境、超高的安全性要求使其在高投入下效果依然不盡如人意。在數字化轉型的大背景下,工業生產對AI的需求愈演愈烈。其作為支撐國民經濟的實體產業,是人工智能技術在垂直領域落地的必然選擇。誰能做出滿足工業級標準的高性能AI芯片,把AI算力延伸到工業現場,誰就有可能突破行業落地瓶頸,在AI芯片的賽道上有出色表現。然而,由于工業應用環境對產品嚴苛的可靠性、安全性要求,工業場景也是當前國內芯片廠商必須要默默深耕,長期堅守的領域。如新上榜的智芯微電子,深耕工業領域十余年,就是少數全面掌握芯片設計、流片工藝、封裝材料、生產制造、檢測檢驗等全流程服務能力的企業,憑借定制化設計、自主內核、高可靠高安全、設計制造協同等一批工業芯片關鍵核心技術,長期穩居中國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第一梯隊,產品覆蓋國內32個省市、直轄市、自治區和海外100余個國家,累計供貨超25億顆。在人工智能方面,智芯微電子率先將集成電路、人工智能與電力應用進行了跨學科交叉與深度融合,提出了構建融合芯片、算法、終端、開發平臺、應用方案等于一體的云邊端軟硬件協同技術體系,打造了獵鷹系列人工智能芯片,以“自主研發+開放合作”的模式為行業生態建設與智能化轉型升級提供全棧服務。目前,獵鷹人工智能系列芯片已廣泛應用于電力系統的輸電監拍、變電站遠程巡視、配電輔控、負荷柔性控制等領域,并借助智芯公司產品體系全、業務覆蓋廣的優勢,實現了向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領域的輻射和拓展。依托獵鷹人工智能系列產品,智芯微電子近幾年快速成長為國內AI芯片“黑馬”企業,并有望成為垂直領域人工智能生態體系建設的引領者。
順勢而長,乘風破浪,國產AI芯片未來可期
億歐智庫認為,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市場規模將持續平穩增長,預計2025年將達4000億元人民幣,基礎層芯片及相關技術的市場規模約為1740億元人民幣。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