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平興業與云守護專訪:輕量化AI將牽動安防市場未來發展
世平興業(WPI)物聯網事業部產品經理李弘一(左)與云守護(Beseye)CEO涂正翰(右),就輕量化AI在影像安全監控市場的發展,各自提出見解與觀察。DIGITIMES攝
安全監控產業的發展已有相當長的時間,并隨著AI技術開始進入各產業后,監控攝影機結合AI所衍生的附加價值成為市場討論的重點。
云守護(以下簡稱Beseye)是安全監控產業的軟件解決方案供應商,其市場除了臺灣外,也跨足日本與新加坡,像是臺灣中油、日本近畿鐵道、新加坡公營事業等都是其客戶之一。而英特爾(Intel)全球指定不到十家企業,成為英特爾物聯網解決方案聚合商(Intel IoT Solution Aggregator),大聯大控股旗下的世平興業(以下簡稱WPI)便是其中元老級的聚合商之一;WPI憑藉長期與多家軟硬件商合作的優勢下,成為最佳解決方案出???,成功協助系統整合商快速推廣銷售。
此次DIGITIMES特別邀請BeseyeCEO涂正翰與WPI物聯網事業部產品經理李弘一,就影像安全監控市場與近期有頗高話題性的「輕量化AI」發展進行對談:
Q1:結合AI與監控攝影機的方案已漸漸成為趨勢,兩位如何看待AI在影像安全監控市場的發展?
涂正翰指出:「隨著2012年深度學習技術成長,AI在安全監控領域有了飛躍性的進展,像是AI模型的精準度提升、導入解決方案的復雜度及計算成本降低等,使AI在安全監控市場快速普及,人們開始透過AI自動化管理場域,進而大幅精簡雇用警衛人力的成本?!?/p>
伴隨AI影像識別技術趨于成熟,人們躍躍欲試各種應用提升安防效率,像是導入黑白名單、危險意外偵測,而過往市場上多采用人臉識別、人形識別等技術,不過李弘一提出:「在技術選擇上除了要考慮精準度外,有個容易被忽略的徵結點就是隱私性問題。因為人臉識別會記錄鏡頭前人員的身份信息,但企業大多不會想涉及隱私權爭議的問題,所以利用肢體行為識別,來單純判斷人體行為,會是安全監控導入AI的重點方向,尤其是在公共領域與高風險的工作場域,更是如此?!?/p>
Q2:據了解,Beseye與WPI在輕量化AI的合作上,是以Intel的軟硬件平臺為基礎。采用Intel平臺的好處在哪?
說到輕量化AI 李弘一表示:「市場上或許會有一派人把Intel拿來跟ARM比較,認為ARM更加輕量化,但實際進一步思考,不能只考量單次建置成本,后續長期的維運成本也相當重要。」
由于Intel的算力遠高于ARM架構芯片,在一個安全監控場景中,一個系統需要搭載4~5個AI模型的情況下,若使用ARM架構芯片的結果就是必須再疊床架屋,成本反而更高。
換言之,減少不必要的硬件堆疊才是輕量化AI在該市場的主要訴求。以過往來說,要建置一套智能化監控系統,單看硬件成本需采購AI分析主機、獨立顯卡等設備,少說就要20萬起跳,很容易拖延使用者導入意愿,也就會影響系統整合商或經銷商的銷售速度。
涂正翰:「所以我們在想有甚麼方式可以減輕導入者負擔?」首先 Beseye使用Intel OpenVINO工具套件提升四倍AI運算能力,成功把Intel處理器中內建的iGPU性能發揮到極致,讓客戶無需額外花大錢購買獨立顯卡,進而降低硬件成本,只要3~6萬就能購入一臺AI分析主機,少了獨立顯卡的空間后主機體積降低 60%,外觀上縮減為一臺輕巧的小盒子。透過Intel技術支持,Beseye成功將AI輕量化這個做法正式落地。
Q3:隨著輕量化AI陸續普及,兩位對影像安全監控市場的布局與建議為何?
李弘一最后說明:「以WPI的角度觀察,安全監控市場接下來的發展會有兩個方向,其一是客戶會有汰舊換新的需求,其二是不見得要增加硬件系統的數量或是升級攝影機規格效能,而是透過軟件層面的協助,讓既有系統能獲得更有意義的升級。」
「因此WPI代表Intel進一步和Beseye合作,我們預計以Intel第十二代的處理器來因應市場需求,提供一站式的AI監控解決方案『Beseye AI Edge Platform』。這套AI軟件可以支持市面上近九成攝影機,無需花費汰換硬件設備的建置成本,讓客戶在AI的導入上更為容易。」目標在于,解決過往技術精準度低、建置成本高與導入復雜度高的問題,涂正翰表示想讓導入AI不再是復雜麻煩的事。
WPI與Beseye致力讓客戶了解目前市場上有高CP值的產品,可以滿足多樣化的AI模型及各層級使用者需求。「Beseye AI Edge Platform」利于系統整合商、經銷商快速推廣銷售,也讓終端客戶能以最簡單的方式,將既有監控系統升級智能化。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