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滿足工業生產過程車間中的環境監測需求,提出了一種基于ARM核心單片機,氣體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攝像頭和Wi-Fi圖傳模塊,姿態傳感器模塊的車間環境監測機器人,并設計了其軟硬件方案。機器人通過滑模控制器進行平衡底盤角度的鎮定,PID控制器進行平衡底盤速度的鎮定,保證了機器人底盤的通過性能。在實驗室環境中進行實驗。
關鍵字:
202304 ARM 車間監測 傳感器 機器人
市場傳出硅智財(IP)架構大廠安謀(Arm)將打造自有芯片,展示技術實力,甚至未來可能威脅到高通(Qualcomm)或聯發科(2454)等市占率。不過,IC設計業者認為,不論從PC/服務器、智能手機、車用等市場來看,既有廠商都已經卡位超過十年,難以取代現有地位,因此Arm就算自制芯片,出海口恐怕將相當狹窄。外媒報導指出,Arm已經成立芯片設計團隊,并委托臺積電、三星等晶圓代工廠試產芯片,并推測未來可能與高通、聯發科等全球IC設計廠匹敵。不過對此業界則指出,Arm其實除了開發硅智財之外,本就需要與晶圓代工廠
關鍵字:
Arm 自制芯片 IC設計
據媒體周日(4月23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道,軟銀集團旗下的英國芯片設計公司Arm將與芯片制造商合作開發自家設計的半導體。Arm公司一直以來的戰略是:把芯片設計圖賣給芯片制造商,讓芯片制造商生產,從而賺取利潤。Arm的產品被用于全球95%以上的智能手機,包括蘋果、高通和聯發科等大廠。不過,據知情人士對媒體透露,該公司最近有了一個大膽的計劃:打算親自打造自己的芯片,展示其設計能力和性能優勢,以吸引更多的客戶和投資者。據悉,Arm計劃自行生產的這款最新芯片比以往的更加先進,主要用于移動設備、筆記本電腦等電子產
關鍵字:
Arm 造芯片
4月23日消息,ARM是移動芯片之王,近年來還開始染指PC及服務器市場,地位愈發重要,然而ARM公司的營收一直上不去,他們現在被曝出要自己搞先進芯片,不再滿足于給別人做嫁衣。ARM當前的業務模式主要是對外授權CPU及GPU等IP,蘋果、高通、三星、聯發科等公司都是他們的客戶,ARM的營收主要是授權費及版稅,但自己不做芯片,不跟手機廠商有直接聯系。但是近年來可以看出ARM要改變這個傳統模式,去年他們跟高通打起了官司,高通指控ARM要根本性改變商業模式, 一個是授權費按照整機價格收取,一個是禁止AR
關鍵字:
ARM 手機 高通 三星 蘋果
此次合作將首先聚焦于移動SoC的設計,未來有望擴展到汽車、物聯網、數據中心、航空和政府應用領域。此次合作也代表半導體行業兩個巨頭之間產生新的重要合作關系,有可能對全球芯片制造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關鍵字:
英特爾 Arm 代工 制程 芯片
英特爾代工服務事業部(IFS)和Arm宣布簽署了一項涉及多代前沿系統芯片設計。該協議旨在使芯片設計公司能夠利用Intel 18A制程工藝來開發低功耗計算系統級芯片(SoC)。此次合作將首先聚焦于移動系統級芯片的設計,未來有望擴展到汽車、物聯網、數據中心、航空和政府應用領域。Arm?的客戶在設計下一代移動系統級芯片時將受益于出色的Intel 18A制程工藝技術,該技術帶來了全新突破性的晶體管技術,有效地降低了功耗并提高晶體管性能。與此同時,他們還將受益于英特爾代工服務強大的制造能力。 英特爾公司首
關鍵字:
英特爾代工 Arm 系統芯片設計 芯片設計 埃米時代 制程工藝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軟銀首席執行官(CEO)孫正義本周將與納斯達克簽署一項協議,讓旗下芯片設計公司Arm最早于今年秋季上市。知情人士透露,這家日本投資集團與紐約證交所周一就Arm的上市計劃達成了初步協議,預計孫正義將于本周晚些時候正式簽署該協議。此舉標志著Arm首次公開募股進程邁出了正式的第一步,軟銀將繼續努力向交易所提交有關Arm上市的申請文件。對此,軟銀和Arm拒絕置評。對軟銀而言,Arm能夠成功上市至關重要:軟銀集團已連續兩年出現虧損,其部分原因是在科技領域多個重點投資項目Slack、WeWork、
關鍵字:
軟銀 紐交所 Arm 納斯達克 上市
近日,為更好地推動國內Arm PC生態的發展,加深芯片、IP、操作系統間的產業鏈配合,此芯科技正式加入deepin社區,并聯合安謀科技和deepin共建Arm PC SIG (Special Interest Group),進一步推動Linux桌面操作系統在Arm平臺上的生態繁榮和技術創新。Arm PC生態欣欣向榮Arm架構于2021年正式進入了Arm v9時代,開啟了新的十年征程,來滿足行業對功能日益強大的安全、AI和無處不在的專用處理的需求。Arm v9架構的推出給PC市場帶來了新的活力,同時也激發了
關鍵字:
安謀科技 此芯科技 Arm PC SIG
本篇測評由優秀測評者“qinyunti”提供。01 ARM+FPGA異核架構開發板簡單介紹MYD-JX8MMA7的這款ARM+FPGA異核架構開發板, 擁有2個GPU核,一個用來做3D數據處理,另一個用來做2D和 3D加速。3D GPU核支持:●? ?OpenGL ES 1.1,2.0●? ?Open VG 1.1●? ?2D GPU核支持●? ?多圖層混合基于ARM+FPGA異核架構開發板MYD-JX8MMA7,具備非常強的
關鍵字:
NXP Xilinx i.MX 8M Mini Artix-7 ARM+FPGA 圖像處理 異構處理器
北京時間 3 月 23 日消息,知情人士稱,軟銀集團旗下英國芯片設計巨頭 ARM 正尋求提高其芯片設計的價格,該公司希望在今年備受期待的紐約首次公開招股 (IPO) 之前提高收入。目前,超過 95% 的智能機都使用了 ARM 的芯片架構。孫正義希望漲價來提高 ARM 收入多名業內高管和前員工表示,ARM 最近已通知了幾家大客戶,告訴他們公司將徹底轉變商業模式。ARM 計劃停止根據芯片的價值向芯片制造商收取使用其設計的特許權使用費,轉而根據設備的價值向芯片制造商收費。這意味,該公司每售出一款芯片設計就能多賺
關鍵字:
ARM 小米
2023年3月15日,德國紐倫堡——芯原股份(芯原,股票代碼:688521.SH)今日宣布與微軟就Windows 10 IoT企業版操作系統開展合作,合作內容涵蓋硬件加速器,以及對功能強大的嵌入式平臺的長期支持。芯原將利用自身的嵌入式軟件設計能力和數十年推出成功產品的經驗,使嵌入式應用開發人員和原始設備制造商(OEM)能夠基于可信賴的操作系統,使用熟悉的開發和管理工具快速創建、部署和擴展物聯網解決方案,并通過微軟Azure IoT將設備無縫連接到云端。基于這一合作,此前為Xbox和Windows桌面游戲機
關鍵字:
芯原 芯片定制服務 Windows 10操作系統
近日,中國聯通官方宣布,正式加入CRVIC聯盟,計劃積極布局RISC-V領域。CRVIC聯盟成立于2018年,得到了上海市經信委、國家集成電路創新中心、上海集成電路行業協會等機構的指導支持,成員包括RISC-V領域的重點企業、高校、研究院所、投資機構、社會組織等。聯盟的目標是加速國內RISC-V產業的發展,建立中國國產自主、可控、安全的RISC-V計算平臺,促進形成貫穿IP核、芯片、軟件、系統、應用等環節的RISC-V產業生態鏈。中國聯通表示,RISC-V技術能夠與5G技術深度結合,逐步應用于包括RedC
關鍵字:
中國聯通 RISC-V 指令集 ARM x86 架構
撰文/顧欽 編輯/董雨晴 歷時長達兩年的安謀科技控制權之爭,近期迎來新進展。4月29日,安謀科技(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謀科技”)宣布完成工商變更,并在經過幾天的激烈交鋒之后,新任聯席CEO劉仁辰和陳恂于5月6日下午宣布全面接手公司運營,原CEO吳雄昂被指或將出局。 安謀科技員工加利斯告訴《財經天下》周刊,吳雄昂最后一次通過公司渠道在線上向安謀科技員工發聲是在5月5日晚上,此后就沒有了他的消息。另一安謀科技員工Steven告訴《財經天下》周刊,目前安謀科技的IT系統、組織架構都已經看不到吳
關鍵字:
安謀科技 arm
去年初NVIDIA宣布放棄原定400億美元的收購計劃,后面三星組團收購ARM的計劃也不了了之,ARM現在只剩下IPO上市一條路了,母公司軟銀希望今年能在美國上市,而非英國。ARM是當前移動芯片的霸主,幾乎所有的手機、平板等設備都使用了ARM架構的處理器,近年來還加大了PC、服務器市場的存在,戰略意義非凡。正因為此,ARM總部所在的英國一直希望他們能在倫敦股市上市,然而ARM現在的擁有者是軟銀,近年來投資巨虧,他們更希望ARM能去美國股市上市,因為美國上市可以獲得更高的估值,而且便于融資、套現,這是英國股市
關鍵字:
ARM 軟銀 英國 美國 IPO 上市
Arm 是世界上最流行的處理器架構。很有可能你駕駛的汽車包含多個隱藏在其中的基于 Arm 的處理器,而你攜帶的手機也有。根據 Mercury Research 的數據,基于 Arm 的處理器占 2022 年第四季度售出的所有 PC 的 13%。然而,Arm 取得最大收益的領域是服務器市場,其中公有云提供商處于領先地位。最近 Liftr Insights 的首席執行官 Tab Schadt 談到了 Arm 在公共云市場的滲透。Liftr Insights 提供市場上可用的頂級公共云提供商提供的一些最全面的實
關鍵字:
Arm 云服務 AWS
windows on arm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windows on arm!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windows on arm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windows on arm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