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著名的攝像頭芯片生產廠商豪威科技(OmniVision Technologies)已經同意被中國財團以約19億美元的現金價格收購。其中收購OV的有三家中國公司,包括華創投資、中信資本和金石投資。這三家公司將為這筆交易支付每股29.75美元的收購費,預計交易將在2016財務年度第三或第四季度完成。
OV之所以同意被收購,主要是受其業績下滑影響。據其最新一季季報(2014年11月到2015年1月份)顯示:銷售額為2.923億美元,環比上季度的 3.94億美元下降25.8%,同比去年的3.52億美
關鍵字:
OmniVision Sensor
近日,國內媒體紛紛報導,由于蘋果、三星手機熱銷,Sony影像傳感器受惠且緊缺。一些小的品牌中國廠家拿不到SONY的感光芯片,紛紛用腳投票,原來設計的一些項目也紛紛改用三星或OV等廠家的芯片。那么廠家新的項目規劃還可不可以用SONY芯片,實際情況又是如何呢?《慧眼網》綜合了部分媒體信息,為你詳細解讀。
SONY業務轉型,傳感器業務表現強悍
雖然索尼手機的表現一般,筆記本業務甚至已經賣了出去,但SONY實力依然不容小覷。除了耳熟能詳的PS4之外,其傳感器業務的表現也非常強悍。Sony近期逐漸轉
關鍵字:
索尼 SENSOR
過去半年,索尼Sensor缺貨一直牽動著大陸手機品牌的心弦。
簡單的說,索尼Sensor缺貨只有一個理由,iPhone 6賣的太火,從去年十二月份開始,因為Apple訂單增加,Sony已經停止幾乎所有的市場宣傳,針對大陸客戶也將出貨數量收歸SONY總部統籌。
當然近期索尼Sensor缺貨增加了一個理由,三星S6 Edge市場反應很好,作為供應商,Sony的供貨壓力會更大。
從Sony供貨情況來看,相比四月,SONY五月的供貨能力明顯增強,四月大陸手機品牌沒有一家能夠獲得充足貨源,好一
關鍵字:
索尼 Sensor
感光元件是不少影像器材的命脈,掌握感光元件的生產,幾近等同捏住相機生產的咽喉之處,故像 Canon、Sony、Sigma 等會直接生產感光元件供旗下相機使用。雖然像 Canon 亦非在所有影像產品都會用上自家的 CMOS 感光元件,但記得在數年前的中階單反競賽,Canon EOS 曾經因為感光元件的緣故,推出多部領先同行的機種。
?
時移世易,相機界近年的銷情下滑,生態鏈的各個部分都理應受到牽連,不過對擁有半導體業務和生產感光元件能力的 Sony 可謂影響不大,事關像以往
關鍵字:
Sony Sensor
QuickLogic公司是從事超低功耗可編程Sensor hub創新的公司,今天宣布該公司的超低功耗可編程Sensor hub增加新產品-ArcticLink® 3 S2 LP。這個新平臺在工作時的功耗僅僅75微瓦(在1.1 V時消耗電流68微安),是目前市場上功耗最低的可編程sensor hub。與QuickLogic的廣泛SenseMe™算法庫和參考設計一起,設計人員可以用ArcticLink 3 S2 LP增加更多的特性和功能,并且大量地延長智能手機和可穿戴設備的電池壽命。
關鍵字:
QuickLogic Sensor hub
穿戴式裝置續航力可望大幅提升。穿戴式裝置配備的感測功能不斷增加,促使晶片商加緊研發更省電的微機電系統(MEMS)感測器,并開始提出低功耗感測器中樞(Sensor Hub)方案,以減輕主處理器工作負擔,讓整體感測系統耗電量大幅下降。
穿戴式裝置感測系統功耗可望大幅降低。穿戴式裝置受限于體積,因此內部電池蓄電量無法盡如人意,容易引發使用者體驗不佳等問題;因此,相關業者無不戮力精進電源管理技術,同時竭盡所能降低相關元件的耗電量,或是透過更有效的系統配置方式,降低主處理器的運作負擔,以滿足穿戴式裝置內感
關鍵字:
Sensor Hub MEMS ARM
以非對稱雙核心架構打造的微控制器(MCU)將使感測器中樞(Sensor Hub)功耗銳減。部分MCU業者正積極開發以非對稱核心為架構的產品形式,以讓Sensor Hub可基于各種任務配置不同核心的工作模式;其中,恩智浦(NXP)已于日前正式發布新一代Cortex-M0+/Cortex-M4F雙核心MCU,使Sensor Hub可透過不同的運算核心完成感測器資訊接收、讀取、處理等任務,進而提高運算效率及降低功耗。
恩智浦微控制器產品線多重市場經理Ross Bannatyne表示,非對稱雙核心架構能
關鍵字:
MCU Sensor Hub
以非對稱雙核心架構打造的微控制器(MCU)將使感測器中樞(Sensor Hub)功耗銳減。部分MCU業者正積極開發以非對稱核心為架構的產品形式,以讓Sensor Hub可基于各種任務配置不同核心的工作模式;其中,恩智浦(NXP)已于日前正式發布新一代Cortex-M0+/Cortex-M4F雙核心MCU,使Sensor Hub可透過不同的運算核心完成感測器資訊接收、讀取、處理等任務,進而提高運算效率及降低功耗。
恩智浦微控制器產品線多重市場經理Ross Bannatyne表示,非對稱雙核心架構能
關鍵字:
恩智浦 微控制器 Sensor Hub
可編程感測器中樞(Sensor Hub)前景看俏。瞄準健康與健身類型穿戴式裝置商機,開發商正積極發展出各種多元且獨特的感測判別功能,這除了須使用感測元件外,精準且豐富的演算法亦 不可或缺;有鑒于此,基于客戶特定標準產品(CSSP)所實現的Sensor Hub方案,正挾著易于編程各種由原始設備制造商(OEM)、CSSP商及第三方協力廠商所開發的感測演算法優勢,于健康與健身類型穿戴式市場中快速崛 起。
左起為QuickLogic全球業務和行銷資深副總裁Brian Faith、QuickLogic總裁
關鍵字:
可編程 Sensor Hub
2014年10月28日,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中國電子器材總公司聯合主辦的“2014中國國際智慧家庭高峰論壇”在上海勝利閉幕。
作為第84屆中國電子展,亞洲電子展,IC China 2014的同期活動,本屆論壇得到住建部、工信部、各行業協會領導,以及智慧家庭相關企業的大力支持。本次論壇將以“融合、創新、發展”為主題,深入探討了行業監管、標準等政策環境,分析了產業情況、前景與發展趨勢等熱點問題,分享與挖掘創新產品、技術與應用;把握產業脈博,創新發展
關鍵字:
IC China 電子器材 智慧家庭
2014年9月2日-5日,東方集成測試技術分公司與是德科技(原安捷倫)公司聯合參加了由環球資源主辦的第19屆深圳IIC-China電子工程盛會,并取得了圓滿成功。
IIC-China電子工程盛會是電子產品設計與開發工程師、生產管理/制造管理者、采購管理者的參觀、交流盛會,是電子測試測量行業重要的展會,作為環球資源的VIP客戶是德科技(原安捷倫)攜手東方集成聯合參加了本次展會。是德科技是全球電子測量技術和市場的領導者,東方集成測試技術分公司作為是德科技(原安捷倫)在中國的重要戰略合作伙伴,合作歷史
關鍵字:
東方集成測試技術 IIC-China 是德科技
MEMS,算是半導體產業中比較特殊的一個門類。相比于CMOS工藝,MEMS工藝的集成度不僅是數量、規模上的,還具有另一個層面的意義——集成更多的器件類型和結構功能。它是學科交叉的產物。MEMS和CMOS不同之處使得MEMS器件的大小差異可以很大,且沒有統一的工藝標準化,因此MEMS工藝可以達到而且需要達到很高的定制化需求。圖1 IMT公司全球銷售副總裁Paul Pickering先生 IMT(Innovative Micro Technology,
關鍵字:
IMT CIT-China MEMS
美國最大的專業微機電系統 (MEMS) 制造商Innovative Micro Technology, Inc.(IMT) 今日宣布,公司已與總部位于中國無錫市的中國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 (CIT-China) 簽署了諒解備忘錄(MOU)。兩家機構達成了建立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意向,這將對雙方的業務拓展以及MEMS傳感器產業鏈的資源整合產生積極而重大的意義。
IMT 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Craig Ensley 先生說道:“中國 MEMS 市場規模巨大,并繼續在飛速發展。在中國建立強大
關鍵字:
MEMS 物聯網 CIT-China
「LENS CHINA」亞洲光學鏡頭及攝像模組行業第一展,獨立并專注于光學鏡頭及攝像模組的技術、產品和制造加工設備的高度專業性的盛會
展覽時間:2014年11月5日-7日
展會地點:上海世貿商城(長寧區興義路99號)
主辦單位:上海富亞展覽有限公司、廣州正亞展覽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美國光學學會、韓國光產業振興會、臺灣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臺灣光學工業同業公會
特別鳴謝:全國20幾家相關行業協會/ 商會/ 學會
戰略合作: 慧眼網、攝像頭世界、攝像頭論壇、模組聯盟、中國
關鍵字:
LENS CHINA 光學鏡頭 MEMS
最新消息,國務院正式發布《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在風口集結,等待乘政策東風起航。盡管有人認為這個綱要,還是太虛,沒有太多實質性推進,但國務院的正式發文,還是讓整個產業集體為之一振。在這風來的山口,各企業參與IC China這個最權威也是最重要的國家級半導體展示平臺,更是信心倍增,各方躍躍欲試。截止目前,小編從組委會獲悉,與集成電路密切相關的兩個重要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企業將集中亮相展會,包括:01專項——“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產
關鍵字:
IC China 電子器件 CMOS
sensor china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sensor china!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sensor china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sensor china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