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市場分析 > 索尼SENSOR供貨緊張何時能得到改善

索尼SENSOR供貨緊張何時能得到改善

作者: 時間:2015-05-07 來源:慧眼網 收藏

  近日,國內媒體紛紛報導,由于蘋果、三星手機熱銷,Sony影像傳感器受惠且緊缺。一些小的品牌中國廠家拿不到SONY的感光芯片,紛紛用腳投票,原來設計的一些項目也紛紛改用三星或OV等廠家的芯片。那么廠家新的項目規劃還可不可以用SONY芯片,實際情況又是如何呢?《慧眼網》綜合了部分媒體信息,為你詳細解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73731.htm

  SONY業務轉型,傳感器業務表現強悍

  雖然手機的表現一般,筆記本業務甚至已經賣了出去,但SONY實力依然不容小覷。除了耳熟能詳的PS4之外,其傳感器業務的表現也非常強悍。Sony近期逐漸轉型從直接面對消費者到開始以企業為主要客戶,并且積極投入影像傳感器(CIS)與影音等市場。

  據市場研究機構TechnoSystemsResearch指出,Sony在影像傳感器市占率從2013年35%,1年后已成長到4成;OmniVision市占率則為16%,其次為三星15%。其市場規模也達到86.5億美元水準,相較2009年成長幅度達80%。《華爾街日報》一份最新調查顯示,2014年,獨占全球圖像傳感器市場份額的40%。

  

 

  之所以能取得這么好的成績,手機傳感器立功最大,大部分廠商的旗艦級產品攝像頭均來自索尼,就連自己能生產傳感器的三星在部分機型上也采用了索尼的傳感器,至于蘋果就更不用說了。報告顯示,蘋果每賣出一臺iPhone6,索尼都能賺20美元。而且在蘋果(Apple)iPhone系列或三星電子(SamsungElectronics)GalaxyS6等高階手機內也都采用SONY芯片。所以在大客戶策略上,短期內SONY會確保國際大客戶的供貨。

  不過,Sony若一昧倚賴蘋果為主要客戶,長期恐怕仍有風險。IHS分析師表示,一旦其他廠商可達到Sony生產水準,蘋果不排除會轉單。因此,Sony已開始針對大陸小米華為等客戶推銷其影像傳感器產品,甚至該產品也可望運用在自駕車技術上,都可望再為Sony帶來更多營收。為此,SONY也進行了戰略調整并規劃增加產能。

  追加投資,產能何時產能變現

  據了解,索尼根據優先級別將自身業務分成了3個級別,其中傳感器處于最頂層。今年2月索尼宣布投資將近8.92億美元用于擴大圖像傳感器產能,以滿足日益增長的手機圖像傳感器需求,相機則次之。據華爾街日報(WSJ)報導,Sony目前為全球CIS最大供應商。為了滿足不斷成長的需求,Sony繼2015年稍早投資9億美元之后,擬對其影像傳感器工廠追加投資3.75億美元。

  Sony影像傳感器由其國內4家工廠制造,其最新款ExmorRSIMX230最高可捕捉2,100萬畫素影像,是首度在智能型手機中引進高檔數位相機自動對焦技術的傳感器,能用來拍攝高速移動物體。2012年時Sony開始便推出可將2片芯片疊層技術(STACK),讓其傳感器更薄,進一步讓智能型手機廠可設計更輕薄手機。

  分析師也指出,該技術連對手豪威(OmniVision)目前也無法量產,包括另一家對手三星也望塵莫及。瑞士聯合銀行集團(UBSAG)分析師表示,該技術已被Sony視為最高機密。

  Sony專注高端,產能改善時間可期

  從去年下半年來,Sony的一些芯片就開始緊俏。如其IMX214、IMX135、IMX179、IMX219等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始缺貨,特別是用于1300萬像素的高端芯片IMX214更是一芯難求。這些型號都是Sony從2013年開始推出的主打芯片。可一到2015年,更有消息傳出,如果使用這些芯片新的項目,小一點公司根本拿不到貨。

  之前《慧眼網》記者從Sony內部了解到,SONY集團給的毛利率目標40%以上,如此Sony只能生產高附加值的芯片。12英寸的晶圓,2015年Q1-Q3達到60ks/月(其中用于手機的約40KS/月);規劃2015年Q4達到70ks/月(其中用于手機的近50KS/月)。到2016年,Q2其規劃產能可達到90KS/月(其中供給手機可達70KS/月)。從其市場分布來看,蘋果50%,韓國20%,中國市場占比20%,其他市場10%。也就是說,蘋果一家已經拿去了其不多產能的一半。其交付給中國市場的只占到百分之二十,也就是說目前每月只有10K左右的12英寸的晶圓的產能。如果切割成13M芯片,按1/3.2英吋計算,可切割約2000PCS每片。由此,可推知SONY每月可供國內廠家的供應能力約在20KK左右。從其產能規劃上看,短期內這一緊張局面很難改變。

  《慧眼網》記者從內部了解到:面對緊俏的產能規劃,SONY會提前完成和實現其產能規劃,到6月份會達到或完成70KS/月的產能規劃。屆時緊張局面會得到相對緩解。不過這一消息并未得到SONY官方確認。面對眾說紛紜的外界說法,SONY官方認為目前不宜對外界宣傳表態,只有等到能出貨供應才是最好的回應。

  《慧眼網》特約評論員WILLSON認為:在這一波SONY供貨緊張的行情中,SONY已經傷害到中國品牌廠商的感情,那么SONY能否安然度過并盡可能少傷害到國內廠商對其產品的信任和依賴呢?這處決于SONY投資擴產的速度能否跟上。以SONY多年雄厚的技術積累以及半導體工藝可復制程度來看,這一過程可能不會太久。預計到下半年到明年初,SONY芯片緊缺的情況會有所改善。而隨著國內一些廠家項目紛紛轉投其他廠家。這一狀況更加會有所好轉。從SONY的市場現狀來看,三星是其最不可靠的合作伙伴,蘋果也有可能會移情別戀。SONY要拿什么實現市場增長和增補有可能出現的國際大廠的產能空缺呢?還非中國品牌廠商莫屬。因此中國戰略應是SONY芯片長足發展的一個重要保證。

  對于手機廠商來說,在進行新項目規劃時,也還是可以考慮和選擇SONY芯片的。盡管三星等的芯片技術發展已經得到相當認可,但是SONY的芯片技術已經深入人心。不能因為目前的暫時供應緊缺而完全棄之不用。因為新項目的投產要到半年之后,屆時,SONY芯片緊缺的情況已經會有所改善。目前國內廠商在進行項目規劃時要避免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也就是說要避免項目集中在某個芯片廠家,這樣才不會在資源緊張時手忙腳亂。



關鍵詞: 索尼 SENSOR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