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月 27 日消息,Ampere Computing 公司首席產品官 Jeff Wittich 近日接受采訪時表示,將于今年晚些時候推出 AmpereOne-2,配備 12 個內存通道,改進性能的 A2 核心。AmpereOne-2 的 DDR5 內存控制器數量將增加 33%,內存帶寬將增加多達 50%。此外該公司目前正在研究第三代芯片 AmpereOne-3 ,計劃在 2025 年發布,擁有 256 個核心,采用臺積電的 3nm(3N)工藝蝕刻。附上路線圖如下:AmpereOne-3 將采用改進后的
- 關鍵字:
AmpereOne-3 芯片 256核 PCIe 6.0 DDR5
- IT之家 4 月 12 日消息,AI 浪潮不僅讓 AI 加速卡成為緊俏商品,也進一步推高了機械硬盤(HDD)和固態硬盤(SSD)的價格。花旗銀行近日認為,固態硬盤的速度更快,相比較機械硬盤更適合訓練 AI;業內人士指出,就存取速度而言,固態硬盤是機械硬盤的 10 倍左右,因此在人工智能領域,會出現固態硬盤取代機械硬盤的趨勢。近年來,隨著 NAND 閃存價格進入下降周期,固態硬盤與機械硬盤之間的成本差距開始縮小,使得固態硬盤在一些領域逐漸取代 HDD。例如,在 2TB 以下的消費類 PC 存儲設備
- 關鍵字:
AI SSD
- Micron Technology Inc.(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宣布,美光車規級4150AT SSD已開始送樣。作為全球首款四端口 SSD[1],該產品提供多達四個片上系統(SoC)接口,可實現軟件定義智能汽車的集中存儲。美光4150AT SSD集多項市場領先特性于一身,例如單根輸入/輸出虛擬化(SR-IOV)、PCIe? 4.0 接口和堅固耐用的車規級設計。憑借這些產品特性,美光車規級4150AT SSD將為汽車生態系統提供數據中心級別的靈活性和強大功能。美光嵌入式產品和系統部門副總裁Micha
- 關鍵字:
美光 SSD 自動駕駛 AI智能汽車
- 繼內存HBM產能緊缺之后,存儲市場又出現短缺現象。2021年存儲芯片市場步入低迷,SSD價格已持續下跌約兩年,為應對市場變化,存儲器廠商減產NAND Flash,隨著市場減產策略有效實施,部分需求提升,SSD開始供應緊縮。近期,市場傳NAND Flash產品企業級固態硬盤 (SSD) 陷入短缺。對此業界認為,主要是由于AI熱潮加上全球科技巨頭大舉建設數據中心,帶動存儲設備需求大幅增長,導致SSD供不應求。在此之下,存儲大廠開始有所動作。SSD供不應求供應商漲勢猛烈1三星調漲企業級SSD售價過去兩周,業界傳
- 關鍵字:
SSD TrendForce
- 微星宣布,推出SPATIUM M580 FROZR,這是一款PCIe 5.0 SSD,配有一個大型的塔式散熱器,還帶有熱管。微星表示,憑借尖端技術和創新的散熱解決方案,新產品重新定義存儲解決方案的速度和可靠性標準,開創了存儲性能的新時代。SPATIUM M580 FROZR采用了群聯電子的E26主控芯片,搭配的是232層的3D NAND閃存,大概率是美光的芯片。其提供了14.6 GB/s的連續讀取速度和12.7 GB/s的連續寫入速度,相比一般的PCIe 4.0 SSD有著翻倍的性能提升。得益于DRAM緩
- 關鍵字:
SSD 固態硬盤
- 在AI概念沒有火熱之前,無論手機還是PC都已經悄然引入人工智能加速相關的硬件和技術,目的是在部分功能上獲得更好的體驗,比如手機相冊中的人臉智能識別和分類, PC和NAS在算力閑暇時對圖像、視頻的整理,以及視頻通話時的背景虛化等等都是很好的例子。這個時期的AI計算我們通常稱為決策式AI,即在成熟的底層技術框架內,通過數據分類標簽和辨別的形式,通過CPU、GPU、NPU等處理器合力,它們的特點是,具備一套成熟的判斷機制,通過夜以繼日的訓練識別,不斷提升精度,并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隨著大模型的火爆,另一種AI也推
- 關鍵字:
決策式AI 生成式AI SSD 鎧俠
- TrendForce集邦咨詢表示,除了鎧俠(Kioxia)和西部數據(WDC)自今年第一季起提升產能利用率外,其它供應商大致維持低投產策略。盡管第二季NAND
Flash采購量較第一季小幅下滑,但整體市場氛圍持續受供應商庫存降低,以及減產效應影響,預估第二季NAND
Flash合約價將強勢上漲約13~18%。eMMC方面,中國智能手機品牌為此波eMMC最大需求來源,由于部分供應商已降低供應此類別產品,中國模組廠出貨大幅提升。買方為了滿足生產需求開始擴大采用模組廠方案,助益中國模組廠技術進一步升級及
- 關鍵字:
TrendForce NAND Flash Enterprise SSD
- 2024年3月20日,2024中國閃存市場峰會(CFMS2024)在深圳寶安前海·JW萬豪酒店盛大舉辦。本次峰會以“存儲周期、激發潛能”為主題,共同探討在供需關系依然充滿挑戰的大環境下,未來存儲市場的變化,以及如何挖掘產業價值、激發潛能,實現存儲產業鏈由“價格”走向“價值”的升級。更有重量級嘉賓聚首并進行重磅演講,聚焦未來存儲行情演變、存儲技術發展、AI與存儲等熱點話題。鎧俠作為存儲行業的領導品牌再次和大家共襄盛會,展示了存儲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在本次峰會上,鎧俠電子(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岡本成之上
- 關鍵字:
鎧俠 CFMS2024 PCIe 5.0 SSD 中國閃存市場峰會
-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數字數據轉換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從人工智能的應用到高畫質影音串流服務的普及,再到自動駕駛技術的日益成熟,數據流量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增長。這種趨勢也在網絡和運算領域引發了一系列的變革,人工智能和分解技術的引入,進一步提升了運算、服務器和儲存系統的效能。這些技術的快速發展推動著對于高速數字接口的需求,例如PCI Express(PCIe)、USB、DDR等,這些接口在當今數字世界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高速數字系統的挑戰高速數字系統面臨著眾多技術挑戰。其中最主要的挑戰,來自于高速數字訊號
- 關鍵字:
高速傳輸 PCIe 訊號測試
- 如今,PC 游戲對性能的要求不斷提高,因此也需要更加強大的游戲 PC。對當前和未來的游戲而言,玩家更關注能夠充分支持 Microsoft DirectStorage 的固態硬盤 (SSD) 。SSD 是新一代游戲系統硬件的關鍵組成部分,在提升玩家游戲體驗方面愈發重要。CPU 是影響游戲性能的關鍵硬件之一,但往往由于承擔了大量工作負載而成為開放世界游戲的性能瓶頸。通過 DirectStorage 技術,SSD 能夠繞過 CPU 傳輸信息,極大地提升了專業游戲玩家的體驗。在追求流暢的沉浸式開放世界游
- 關鍵字:
美光 SSD 游戲
- 雖然PCIe 7.0標準還在制定中,但已經敲定的PCIe 6.0的消息并不算多。不過近日,芯片知識產權IP開發商Alphawave近日發布消息稱,已經與德科技(KeySight)合作測試了PCIe 6.0控制器,成功讓數據傳輸性能達到了64GT/s這個上限。Alphawave稱,這為2024年首批商用PCIe 6.0設備的到來做好了準備。其實Alphawave并不是首家測試PCIe 6.0的IP提供商,另一家IP提供商新思科技Synopsys從2021年就開始研發和測試PCIe 6.0相關的知識產權合集,
- 關鍵字:
PCIe 是德科技 Alphawave 新思 英特爾
- 1月1日消息,據供應鏈最新消息稱,SSD產品九個季度以來首次上漲,而廠商擬2024年1-3月后持續要求漲價。數據顯示,2023年10-12月期間SSD代表性產品TLC 256GB批發價為每臺25.5美元左右、容量較大的512GB價格為每臺48.5美元,皆較前一季度(2023年7-9月)上漲9%,也都是九個季度以來(2021年7-9月以來)首度上漲。自2023下半年以來,存儲芯片價格一直在上漲。雖然DRAM價格上漲較為溫和,約20%,但NAND閃存價格在過去兩個月飆升了60%-70%。調研機構TrendFo
- 關鍵字:
SSD 漲價 DRAM
- 2023 已近尾聲,跌跌不休的存儲行情終在四季度發生逆轉,尤其以 Flash Wafer 為代表的產品在 9 月、10 月、11 月的價格連續上漲,站在目前的時間節點,雖然從需求端看完全改善還需時日,但在各大原廠積極減產的作用下,供應已經大幅度收緊。根據 CFM 閃存市場數據,自 10 月份以來,現貨市場 NAND Flash 價格指數漲幅已達 40%。近日西部數據更是直接打響了 NAND 大漲價的第一槍。NAND 大漲價!近日,全球第四大 NAND Flash 供應商西部數據對客戶發出漲價通知信。在信中
- 關鍵字:
SSD NAND
- 2023 年 12 月 11 日,中國上海——Micron Technology, Inc.(美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MU)近日宣布,基于美光 232 層 NAND技術的 3500 NVMe? 固態硬盤(SSD) 現已向客戶出貨,用于滿足商業應用、科學計算、新款游戲和內容創作對工作負載的嚴苛需求,從而進一步實現性能突破。美光 3500 SSD 采用 M.2 外形規格,容量高達 2TB,提供了超越競品的用戶體驗[[1]],在SPECwpcsm 測試中表現突出,能將產品開發應用性能提升至高 7
- 關鍵字:
美光 客戶端 SSD,SSD
pcie ssd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pcie ssd!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pcie ssd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pcie ssd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