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KE系統對于提高汽車的防盜性、控制性有重要意義。大多數RKE系統具有汽車防盜、報警功能以及用于汽車、行李箱的門禁控制,其中一些系統還包括遙控啟動汽車和汽車尋找的功能。新一代RKE有望采用雙向通信,安裝在汽車內遙控車門開關PKE(Remote Keyless Entry)方案對于汽車的配置來說,已經作為一種標準配置,成為汽車不可或缺的部分。RKE系統對于提高汽車的防盜性、控制性有重要意義。大多數RKE系統具有汽車防盜、報警功能以及用于汽車、行李箱的門禁控制,其中一些系統還包括遙控啟動汽車和汽車尋找的功
關鍵字:
RF RKE 遙控 射頻 CPU
近日,NEC推出兩款新品容錯服務器“Express5800/320Fd-MR”和“Express5800/320Fd-LR”,是在容錯服務器 “Express5800/ft”上采用了Intel (R) Xeon(R) 四核處理器(注1),較之以前同類產品,處理性能提高了約20%左右(注2)。
此次發布的新產品,可以配合VMware公司9月即將發布的虛擬軟件VMware ESX(注3)使用,是最合適的具有高可靠性的綜合服務器平
關鍵字:
NEC 容錯服務器 處理器 CPU
傳統的GPU(圖形處理器)廠商NVIDIA正式向CPU(中央處理器)“老大”英特爾發起了攻勢。
6月1日,NVIDIA(NASDAQ:NVDA)發布了兩款全新的Tegra系列處理器,面向微型計算設備的同時,也針對移動互聯網設備(簡稱“MID”)市場,而MID卻是由英特爾最先提出來,英特爾即將發布的Atom芯片就是為MID量身定做。
如今,在MID芯片上,NVIDIA捷足先登,著實令英特爾大跌眼鏡。事實上,NVIDIA的志向不僅局限于MID,C
關鍵字:
NVIDIA CPU 英特爾 處理器 GPU
6月10日消息,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和IBM的科學家本周一公布了世界上首臺運算性能達到每秒1000萬億次的超級計算機。
據國外媒體報道稱,IBM表示,這臺名為Roadrunner的超級計算機的性能是IBM為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研制的吉基因系統的兩倍。
美國核安全管理局局長托馬斯·達戈斯蒂諾(Thomas D'Agostino)表示,這臺超級計算機是速度之王,我們可以利用它解決異常復雜的問題。但該局的官員表示,Roadrunner也可以廣泛用于民用目的,例如醫療、開發
關鍵字:
IBM 計算機 NB
?6月3日,有著“IT產業的黃金周”之稱的2008年臺北國際電腦展如期而至。作為與德國漢諾威通信和信息技術博覽會(CEBIT)齊名的全球最大電腦展之一,一年一度的臺北國際電腦展總會吸引英特爾、惠普、索尼等眾多業界巨頭前來參展。據了解,本次展會有包括電腦系統、主板、零組件、通信、周邊設備、顯示設備、輸入設備、存儲設備、軟件以及配件廠商在內的近2000家知名企業參展,共計4000個展臺,為歷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
? ?? 每年的臺北國際
關鍵字:
華碩 英特爾 GPU CPU nVIDIA
2008臺北電腦展開幕前夕,Nvidia組織了一個新聞發布會,揭開了新品牌Tegra的神秘面紗。Tegra號稱電腦單芯片(Computer-on-a-Chip),集ARM CPU、Nvidia GPU以及音頻視頻處理器等于單獨一塊芯片之上,這款芯片主要面向智能手機、移動網絡設備以及類似EeePC的筆記本電腦等產品。隨著Tegra品牌正式發布,Nvidia于今年二月份發布的APX 2500也會更名為Tegra APX 2500。
圖為Nvidia集團的營銷副總裁Rob Csongor和移動事業
關鍵字:
Nvidia ARM CPU GPU Tegra
6月4日消息,英特爾Atom處理器成為了本月在臺灣舉行的Computex展會的關注焦點。一些微型筆記本電腦廠商推出了多款采用英特爾Atom處理器和配套的芯片組的微型筆記本電腦。雖然所謂“netbook”筆記本電腦市場目前還很小,但是,英特爾認為2008年將是筆記本電腦銷售量超過臺式電腦的第一年。
英特爾副總裁JohnMaloney對Computex展會的參加者說,許多人都渴望一直保持在線連接,并且把個性化的移動技術作為滿足這種需求的方式。
Maloney在題為《個人
關鍵字:
英特爾 Atom NB 華碩 宏基
【賽迪網訊】6月3日消息,Nvidia已經加入了日益增多的生產低功率便攜式筆記本電腦的廠商的行列。以生產圖形芯片著稱的Nvidia展示了兩款用于微型筆記本電腦的Tegra處理器。
Nvidia稱,配置這種處理器的設備能夠瀏覽互聯網、播放高清晰度視頻并且能夠玩需要強大的圖形功能的游戲。
推出這種處理器芯片將使Nvidia與已經推出類似的Atom處理器的英特爾展開直接的競爭。
Nvidia稱,它將在6月3日至7日在臺北舉行的Computex展會上詳細介紹Tegra 600和650處理器的
關鍵字:
nVIDIA CPU 英特爾 AMD NB Atom
引 言
視頻監控系統的設計方案有很多種,但是市場產品的主流一般選擇兩種方案:一是基于CPU和專用的視頻編解碼ASIC芯片。該方案選擇以ARM為核心的CPU和專用媒體處理芯片搭建。優點是開發時間相對較短,但由于采用ASIC,靈活性較差,產品一旦定型,很難更改。二是采用面向媒體處理的專用DSP。其開發時間不長,優點是由于算法是軟件代碼,所以可以不斷對產品性能進行升級,重復開發成本較低。由全球最大的DSP制造商德州儀器(TI)推出的TMS320DM642(以下簡稱DM642)作為一款高性價比、專用于多
關鍵字:
多媒體 處理器 視頻監控 ASIC CPU DSP CCS DM642
近期記憶體業者常幽默指出,以后DRAM和NAND型快閃記憶體(Flash)產業可能只有2種方法可帶動價格,一是每年1次的晶圓廠跳電事件,帶來的“自然減產機制”,使得上游供給減少,二是記憶體廠制程凸捶,導致的供給大減,尤其DRAM產業這么依賴個人電腦(PC)的成長性,很難再出現需求大好的情況,只好想盡辦法讓供給減少,維持價格秩序。
意外事件+制程出錯 穩定價格的捷徑
2007年8月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廠房意外電線走火,導致NAND Fla
關鍵字:
存儲器 DRAM NAND 晶圓 三星 海力士 NB DT
據中國臺灣媒體報道,業內人士稱,計算機微處理器制造商AMD將從今年下半年起,把計算機中央處理器(CPU)和圖形處理器( GPU)產品外包給全球第一大合同芯片制造商中國臺灣TSMC 公司,
消息人士透露,盡管AMD 總裁兼首席執行官(Hector Ruiz)在最近舉行的投資者會議上沒有談到任何產品外包的計劃,但TSMC 已經開始測試SOI制造過程,目的很明顯,是為了獲得AMD的Fusion CPU的生產訂單。
AMD的合作伙伴透露,增加產品外包業務將使AMD銷售某些芯片制造設備,
關鍵字:
AMD CPU GPU 臺積電
系統級設備往往是能耗的最終反映。在考慮功耗降低時,往往需要從四個層次來考慮。在近日舊金山舉行的Electronic Summit2008上,Cadence公司低功耗市場行銷總監Mohit Bhatnagar舉例了數據中心設備的低功耗考慮。
第一是服務器中心,即綠色電網的問題,如果你采用相同的IC、工藝、軟件,你能讓設計出的數據中心的功耗更低嗎?數據分析表明,考察一個數據中心時,45%的功耗出現在服務器元件上,諸如存儲器或CPU;另外的45%則是用于冷卻它們。因此,其中90%的功耗是半導體集成電路
關鍵字:
功耗 CPU SoC
O 引言
隨著現代電子產品,特別是便攜式電子產品在噪聲、干擾及功耗方面的要求不斷提高,許多新型微處理器、CPU、MCU和DSP等系統核心器件的供電電壓要求越來越低,但為了能夠處理更多的接口和外設數據。其電流要求則相對增大。到2007年,PC機將要求DC/DC轉換器能在O.95V時提供高達200A的電流。為此,飛兆半導體公司開發出以多個模塊組成的分布式電壓凋節模塊(VRM),其中每個模塊都能提供高達每相40A的電流,且效率超過80%。本文介紹的FAN5240就是飛兆半導體公司為CPU主電源設計推出
關鍵字:
CPU 微處理器 可編程輸出電源 FAN5240
1 JavaCard簡介
智能卡是指集成了CPU、ROM、RAM、COS(芯片操作系統)和EEPROM,能儲存信息和圖像,具備讀/寫能力,信息能被加密保護的便攜卡。智能卡的最基本標準是 ISO/IEC7816。智能卡在銀行、電信等行業得到廣泛應用,但在發展過程中也遇到很多問題,主要有:各廠商指令集不統一;編程接口APIs太復雜;開發環境不通用,新卡開發都要熟悉開發環境;系統不兼容,專卡專用。由于開發門檻過高,影響了智能卡的發展。市場對智能卡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Sun公司提出了Java Card
關鍵字:
JavaCard CPU FPGA 智能卡
使用SBST進行故障檢測時的系統基本要求
典型的SOC系統由若干IP核、用戶定義邏輯(UDL)以及核間互聯總線組成,其原理圖如圖1所示。為了對SOC中IP核間互聯總線進行串擾故障的激勵檢測[1~3],在使用基于軟件的自測試(SBST)方法時,由處理器核(CPU)產生測試矢量并對被測總線施加激勵,要對CPUC6核間的互聯總線進行故障測試時,要求的測試矢量的流向如圖1中的點線箭頭所示。由圖1中所示施加激勵矢量的過程可以看出,測試矢量流經被測總線,在測試矢量到達終端C6時,為了對測試響應進行分析,此時
關鍵字:
SOC系統 故障檢測 CPU
nb-cpu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nb-cpu!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nb-cpu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nb-cpu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