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的Intel投資者會議上,英特爾發布了先進工藝的路線圖,從去年的Intel 7工藝開始一路推進到Intel 18A工藝,酷睿處理器從12代一直持續到16代酷睿,甚至17代酷睿都在準備中了,2025年上市。? ? ? ? ? ? ? ? ? ? ? ?不僅工藝規劃的很好,而且這一次Intel更有信心,因為多代工藝實際上提前量產了,具體如下:Intel
4工藝是Intel第一個
- 關鍵字:
EUV Intel 先進工藝
- 根據德國大型電子零售商MindFactory公布的數據,多年來第一次,Intel主板在該國的銷售額,終于超過了AMD,雖然銷量仍然落后。當地時間2022年第7周,MindFactory賣出了1360塊Intel平臺主板,占比46.1%,平均售價172.54歐元(¥1235),總銷售額234655.9歐元,占比52.98%。AMD平臺主板則賣了1590塊,平均售價130.98歐元(¥938),總銷售額208235.85歐元。按照接口類型劃分,Intel LGA1700(12代)、LGA1200(11/10代
- 關鍵字:
Intel 主板 AMD
- 在今年的投資者大會上,Intel公布了Arc銳炫獨立顯卡的相關信息。Intel方面稱他們正在按計劃生產Arc銳炫顯卡,并預計該顯卡在2022年度將為Intel帶來超過10億美元的收入,到2026年可創造接近100億美元的收入。具體出貨時間方面,Intel稱OEM廠商將在今年第一季度如期出貨搭載代號Alchemist(煉金術師)的第一代Arc銳炫顯卡的筆記本,在二、三季度,面向臺式機、工作站的Arc銳炫獨立顯卡將陸續開賣。除此之外,Intel表示,第二代的Battlemage將在2023-2024年發布,采
- 關鍵字:
Intel Arc顯卡
- 在芯片行業,人才永遠是稀缺資源,尤其是涉及到關鍵節點,關鍵制程的時候,有經驗的高級技術人才,能夠極大的提升良品率和降低試錯成本。而隨著全球芯片產業的競爭加劇,搶人大戰一觸即發。近日,據海外媒體報道,AMD GPU首席SoC架構師Rohit Verma于本周早些時候跳槽到英特爾。據悉,Rohit
Verma自2013年以來一直在AMD工作,在八年多的職業生涯中,Verma從事的項目涵蓋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的獨立顯卡以及涉及CPU、GPU、結構、電源管理和安全性更廣泛的SoC架構設計。Verma在成為A
- 關鍵字:
AMD GPU intel
- 前幾年軟銀因財務問題計劃對ARM進行拋售,NVIDIA因此聞風而來打算收購,如今因監管不通過,NVIDIA收購ARM失敗基本已成定局。但ARM依然是芯片行業的香餑餑,因此芯片行業另一個大佬Intel也坐不住了。據路透社的消息,英特爾對ARM也非常有興趣。 據悉,Intel CEO 帕特·基爾辛格(Pat Gelsinger)告訴路透社,Intel有興趣參與對ARM的收購,甚至在NVIDIA提議從軟銀集團手中收購ARM之前,已經在討論組建財團買下ARM。 &n
- 關鍵字:
NVIDIA Intel ARM
- Ansys宣布成為英特爾晶圓代工服務(Intel Foundry Services;IFS)加速計劃 – EDA聯盟(IFS Accelerator – EDA Alliance)的創始伙伴之一,將提供同級最佳的EDA工具和模擬解決方案,支持客戶創新,包括用于3D-IC設計的訂制芯片。 Ansys RedHawk-SC電源完整性模擬結果將用于驗證單芯片與多芯片3D-IC系統透過運用Ansys領導市場的多物理場解決方案,IFS加速計劃將為客戶提供硅科技,幫助其設計獨特創新的芯片。Ansys的頂尖E
- 關鍵字:
晶圓代工 EDA Ansys Intel 英特爾
- Intel宣布將以近60億美元收購以色列半導體公司Tower,若該案順利完成,將有助于Intel擴大晶圓代工業務范疇。TrendForce表示,此舉將助Intel在智能型手機、工業以及車用等領域擴大發展。TrendForce表示,2021年第四季Tower營收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位居第九名,分別在以色列、美國及日本設立共計7座廠房,整體12吋約當產能占全球約3%。其中,以8吋產能較多,占全球8吋產能約6.2%。制程平臺方面,Tower可提供0.8um~65nm少量多樣化的特殊制程工藝,主要生產RF-SOI、
- 關鍵字:
Intel Tower 成熟制程 產能 圓代工業
- 日前有證據顯示,Intel正在開發一款專門用于比特幣挖礦的“礦卡”,確切地說是ASIC加速芯片,并與大客戶達成了長期合作。今天,Intel正式官方宣布了這款特殊產品,并圍繞其成立了一個新的業務部門。Intel將其定位為“區塊鏈加速器”(blockchain accelerator),利用了Intel實驗室數十年來研究的加密技術、哈希技術、超低壓電路技術,不但面積非常小,而且能效極高,號稱SHA-256算法挖礦性能的能效比是主流GPU顯卡的1000多倍。更多技術細節,將在本月晚些時候的ISSCC國際固態電路
- 關鍵字:
Intel 礦卡 GPU
- 硬件層面的工作基本完成,Intel目前正在全力推進Arc銳炫顯卡的驅動、軟件優化工作,日前就初步完成了Linux開源驅動,性能大幅提升20-40%。現在,Intel又向Mesa 22.0驅動中一口氣增加了Arc顯卡的多達20個不同設備ID,都標注為DG2。當然,這不意味著Arc顯卡就會有20款不同型號,按慣例很多設備ID都是給工程樣品測試用的,或者給不同渠道的不同產品版本。這些設備ID目前也都是禁用狀態,只是在占位,還無法真正使用。考慮到時間進度,將在四月份發布的Ubuntu 22.04肯定無法直接支持A
- 關鍵字:
Intel Arc顯卡
- 我們都知道,在2021年Intel在半導體芯片上進行了戰略轉變,除了自建工廠生產自家處理器之外,還要重新進入代工市場,同時也加強與晶圓代工廠的合作,此前有消息稱他們已經拿了臺積電3nm一半產能,現在又要跟臺積電合作開發2nm工藝。爆料這一消息的是Northland分析師Gus Richard,它日前發布報告,將Intel目標股價上調到62美元,并給出優于指數的評級,看好Intel未來發展。根據他的說法,Intel不僅可能會將3nm制程工藝交給臺積電代工,同時也開始跟臺積電討論合作開發2nm工藝。不過這一說
- 關鍵字:
Intel 臺積電 2nm工藝
- 近日有外媒稱:Intel首席架構師Raja Koduri亞太區圓桌會議上表示,Intel獨立顯卡將以Intel Arc品牌進軍獨立顯示卡市場,包括華碩、微星、技嘉等在內的OEM廠將會推出Intel Arc獨立顯卡。日前,此消息得到英特爾官方辟謠,稱此前盛傳的信息為外媒誤讀,并不屬實。 Intel獨立顯卡將以Intel
Arc品牌進軍獨立顯示卡市場,基于高性能XeG架構的DG2獨顯定名為ARC,中文名為銳炫,這款顯卡將于2022年上市,但目前尚未確定與OEM廠商合作推出Intel
A
- 關鍵字:
Intel DG2顯卡
- 業務運算需求的多變與復雜性不斷提升。僅使用數年的服務器已無法有效地支持當今對于商業智慧、加速和敏捷等工作負載的需求。新的商機、客戶和工作負載,驅動新工具和技術已是大勢所趨,英特爾與產業領導者和解決方案提供者共同合作,提供完整的專業級解決方案。從我們入門款Intel Xeon E開始,Intel Xeon處理器即提供可信賴的效能和經驗證的創新。小型企業正在尋覓能夠提供生產力、可靠度和硬件強化安全性,且具成本效益的服務器解決方案,同時完善如云端基礎服務等其它IT投資選項。本地服務器能夠協助解決一系列挑戰,包含
- 關鍵字:
Intel Xeon處理器
- Intel終于向高性能游戲顯卡市場宣戰了!全新的Xe HPG微架構來勢洶洶,各種該有的技術特性都不缺,尤其是也支持硬件光追,而且一如NVIDIA DLSS、AMD FSR,也有自己的超采樣技術,命名為XeSS,雖是后來者,卻頗有博采眾長的架勢。超采樣技術誕生的初衷是彌補開啟光追之后帶來的性能大幅下滑,從而兼顧高幀率、高畫質,當然它也可以脫離光追單獨存在,讓中低端顯卡也能在畫質、性能上媲美高端顯卡,不用再為了速度而過于犧牲畫面。Intel XeSS的實現流程有些類似NVIDIA DLSS 2.x版本,使用深
- 關鍵字:
Intel XeSS
- 什么?Intel也發布新顯卡了?這意味著到2022年,電腦游戲愛好者們要更換新的電腦顯卡時,除了英偉達和 AMD,又多了一個新的選擇。Intel近日正式宣布了高性能游戲顯卡的品牌名“Intel
Arc”,中文名為“銳炫”,首款產品(DG2)代號“Alchemist”(煉金術師),明年初發布,后邊三代代號分別為Battlemage(戰斗法師)、Celestial(天人)、Druid(德魯伊)。同時,Intel還展示了運行十款游戲的畫面,只可惜沒有任何性能數字。對于這款苦心打造的游戲顯卡,Intel自
- 關鍵字:
Intel 顯卡
intel介紹
英特爾公司(Intel Corporation)(NASDAQ:INTC,港交所:4335),總部位于美國加利弗尼亞州圣克拉拉。英特爾的創始人Robert Noyce和Gordon Moore原本希望他們新公司的名稱為兩人名字的組合——Moore Noyce,但當他們去工商局登記時,卻發現這個名字已經被一家連鎖酒店搶先注冊。不得已,他們采取了“INTegrated Electronics(集成電子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