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國外媒體報道,AMD高級副總裁兼圖形產品集團總經理里克-伯格曼(Rick Bergman)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盡管現有產能可能無法滿足未來市場需求,但是AMD目前還沒有增加代工合作伙伴的計劃,公司仍將依賴與Globalfoundries和臺積電業已建立的芯片生產合作關系。
自今年第三季度以來,AMD的GPU芯片一直面臨缺貨,臺積電40納米工藝產能低導致了ATI Radeon 5000系列GPU芯片的供不應求,另外,在40納米產品推出后,AMD對55納米GPU芯片的銷售采取了較為保守的態度
- 關鍵字:
Globalfoundries 40納米 GPU
- 近日,圖形處理器(GPU)的發明者NVIDIA(英偉達)公司授予中科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和清華大學“CUDA卓越中心”的稱號,以表彰他們在中國推廣CUDA和GPU計算以及利用GPU在高性能計算領域做出的突出貢獻。在此之前,“CUDA卓越中心”已在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等5所高等學府設立。
被稱為圖形處理器的GPU相當于專用于圖像處理的CPU.在技術推動下,GPU的應用領域近年來得到了極大拓展,已可代替CPU進行視頻轉碼、圖形處理加速和各種科學運算,甚至在一
- 關鍵字:
NVIDIA GPU Tesla
- NVIDIA®(英偉達™)公司(納斯達克代碼:NVDA)于今日正式推出專門針對高性能計算(HPC)市場的Tesla 20系列并行處理器,該系列處理器基于代號為“Fermi”的新一代CUDA™處理器架構。
NVIDIA®(英偉達™)Tesla™ 20系列GPU(圖形處理器)完全專為并行計算而設計,與基于傳統CPU的集群相比,Tesla™ 20系列GPU能夠以十分之一的成本以及二十分之一的功耗實現同等
- 關鍵字:
NVIDIA GPU Tesla
- 據國外媒體報道,黃仁勛近日表示,Nvidia不會將部分制造任務外包給Globalfoundries。
黃仁勛今年早些時候曾表示,Globalfoundries是全球領先的芯片制造工廠,Nvidia會認真評估并討論與Globalfoundries合作的可能性。
但黃仁勛近日卻表示:“Globalfoundries是AMD的制造工廠,而我們的合作伙伴是臺積電。”
GlobalFoundries前身是AMD半導體制造部門,去年分拆獨立。不久前,GlobalFound
- 關鍵字:
Nvidia GPU
- Nvidia CEO黃仁勛近日表示,Nvidia無意進軍x86處理器市場。
上周,調研公司Broadpoint AmTech分析師道格?費德曼(Doug Freedman)曾表示,為了保護自己的GPU和芯片組業務,Nvidia將進軍x86處理器市場。
費德曼認為,Nvidia將通過自主研發進入x86處理器市場,而不是像傳聞所說的收購威盛。費德曼還稱,Nvidia正在秘密招募全美達前員工。
對此,黃仁勛給予了否認,他說:“我們的戰略十分清晰,就是專注于圖形和平行計算市場。為
- 關鍵字:
Nvidia x86 GPU 芯片組
- 據國外媒體報道,調研公司Broadpoint AmTech分析師道格·費德曼(Doug Freedman)日前表示,為了保護自己的GPU和芯片組業務,Nvidia將進軍x86處理器市場。
費德曼認為,Nvidia將通過自主研發進入x86處理器市場,而不是像傳聞所說的收購威盛。費德曼還稱,Nvidia正在秘密招募全美達前員工。
此前,市場上早有相關傳聞。由于英特爾和AMD的處理器均已集成顯卡功能,并有用自己的顯卡業務,因此業內一直在猜測,Nvidia遲早將進軍x86處理器市場。
- 關鍵字:
Nvidia x86 GPU 芯片組
- 日本硬件門戶網站ASCII.jp披露了AMD在2010年至2011年的產品路圖的幻燈片。AMD在2010至2011年的筆記本電腦平臺路線圖包括32納米圖形處理器架構:Manhattan和Northern Islands。
這是AMD官方的幻燈片。因此,我們可以證實AMD計劃在2010和2011年推出兩種32納米下一代圖形處理器架構。但是,據這個泄露的幻燈片顯示,臺式電腦平臺在2010年將繼續堅持當前的40納米Evergreen系列產品,沒有更新。計劃推出的唯一的新的圖形處理器元件是32納米的Ma
- 關鍵字:
AMD 32納米 GPU
- 據國外媒體報道,AMD公司在日本召開的一次會議中,透露了公司2011年前的研發路線。一家日本網站放出了詳細的產品開發線路圖,這其中不僅包括CPU,還有GPU、集成顯示芯片、芯片組和AMD的整個平臺。
首先在桌面產品上:
公司在2009年的產品,ATI 7xx系列(即HD 4000)被列入40納米制程,但實際上HD 4000大部分都是55納米工藝,只有RV740是個例外。
2010年并未有太多驚喜,Leo平臺將在第二季度發布,該平臺配有6核Thuban處理器,800系列芯片組。在顯
- 關鍵字:
AMD 32納米 GPU
- 當年一場場CPU革命把人類推上了IT列車,如今GPU正把火車換成飛機。而一直在IT方面不斷追趕的中國,此次也搭上了頭等艙。
近日,中國科學院和清華大學分別被授予CUDA卓越中心的稱號,以表彰他們在利用GPU進行高性能計算的突出貢獻,而親自授予他們這個榮譽的正是GPU計算革命的發起者和主導者-----NVIDIA(英偉達)公司。
在雙方眼中,GPU計算不僅是世界IT業的下一場革命,也是中國贏得IT奶酪的絕佳機會。
GPU取長CPU補短
在人們都習慣了“Intel In
- 關鍵字:
Nvidia GPU CUDA
- 當年一場場CPU革命把人類推上了IT列車,如今GPU正把火車換成飛機。而一直在IT方面不斷追趕的中國,此次也搭上了頭等艙。
近日,中國科學院和清華大學分別被授予CUDA卓越中心的稱號,以表彰他們在利用GPU進行高性能計算的突出貢獻,而親自授予他們這個榮譽的正是GPU計算革命的發起者和主導者-----NVIDIA(英偉達)公司。
在雙方眼中,GPU計算不僅是世界IT業的下一場革命,也是中國贏得IT奶酪的絕佳機會。
GPU取長CPU補短
在人們都習慣了“Intel In
- 關鍵字:
NVIDIA GPU 圖形處理
- NVIDIA虧損源于多項研發投入
黃仁勛表示,2008年公司確實很困難,但英偉達的損失主要源于研發預算不斷的增加。據悉,NVIDIA共投入了一億美元開發移動處理器Tegra,同時NVIDIA還在其他項目上加大了投入,例如CUDA技術、新GPU架構和Tesla移動處理器、3D光源研究等等。
他透漏,NVIDIA今年前三個季度并不是太好,但是他更關注的是財務能否體現出NVIDIA的創新,消費者能否從全新的產品中受益,他表示,消費者不需要改變不大的產品,現在因研發而造成的虧損可以看作是投資。
- 關鍵字:
NVIDIA GPU Tesla 3D光源
- Vivante Corporation(圖芯芯片技術公司)今天宣布,深圳艾科創新微電子有限公司(簡稱“艾科”)已經獲得授權,可以將 Vivante GPU IP 用于其最新的移動導航和娛樂片上系統 (SoC) 設計。艾科是中國的一家無晶圓半導體企業以及首屈一指的便攜式媒體集成電路設計公司之一,面向多種便攜式消費電子產品設計、開發、和銷售多媒體半導體產品和解決方案。
Vivante Corporation 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戴偉進表示:“OpenGL ES 2.0
- 關鍵字:
Vivante GPU SoC 移動導航
- 據臺灣地區媒體報道,英特爾全面擴大與臺積電合作,包括中央處理器(CPU)Atom與繪圖芯片Larrabee同時交由臺積電代工,這將是晶圓代工史上頭一遭,極具里程碑意義.
報道稱,臺積電為應英特爾出貨需求,已嚴陣以待全力擴充前、后段產能,臺積電將從2009年第4季起開始小量生產,真正放量時間點將在2010年初,目前 臺積電規劃南科12吋廠到2009年底時,月產能將達到6000片,并將逐步增加產能,2010年月產能將達到3.5萬片左右.不過,臺積電方面對于與英 特爾合作細節不愿置評.
業界預估
- 關鍵字:
臺積電 GPU Atom CPU
- 圖芯芯片技術公司 (Vivante Corporation) 今天宣布,支持網絡、通信、無線、視頻和存儲應用智能化處理的高度集成的半導體產品領先供應商 Cavium Networks 已經選中圖芯的圖形處理器 (GPU) 技術為其基于 ARM 的處理器系列豐富的圖形用戶界面 (GUI) 提供支持。帶有圖芯圖形處理器技術的 Cavium Networks 基于 ARM 的處理器系列將被建立智能和交互式 FTTH 寬帶路由器、網絡連接存儲應用、網絡媒體播放器、相框和其它互連家庭與辦公設備的網絡、存儲和消費
- 關鍵字:
Vivante GPU GUI FTTH
- 國外的消息報道,Globalfoundries的Jensen表示,由于目前臺積電已經擁有了200多家客戶廠商,因此NVIDIA很難在其中立足為中心客戶,而這樣的現象也存在于其他的晶圓生產廠商,包括Globalfoundies在內。
不過目前來看,NVIDIA確實需要從中選擇一家工廠,以便他們開展最新的28nm GPU的研發。并且NVIDIA需要從現在就馬上開始,才會在兩年后完成,甚至需要更久。而Globalfoundies工廠則很有可能會是NVIDIA的被選之一,不過目前來看,可能性較小。
- 關鍵字:
Globalfoundries GPU 40nm 28nm
halo gpu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halo gpu!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halo gpu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halo gpu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