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視頻監控的應用和生產大國,中國的視頻監控應用誕生了多家重要的國際領先企業,比如???、大華等,不過受制于美國的科技管控,兩家企業均曾被列入美國實體名單,這就讓國內諸多AI和視覺應用的系統方案級企業不得不考慮更多的硬件選擇,從而更好的將中國的視覺智能應用產業做大做強。在這樣的前提下,瓴盛科技的JA310的發布就有了更多不尋常的戰略意義。 8月28日,“2020 AIoT高峰論壇暨瓴盛‘芯視覺’產品發布會”在成都市雙流區隆重召開,省市區相關領導、瓴盛科技股東方、行業客戶、生態合作伙伴和媒體記者等超過300位
- 關鍵字:
瓴盛科技 AIoT SoC
- 全球電子元器件與開發服務分銷商 e絡盟 新近發布名為《AIoT時代——AIoT發展背景、功能與未來》的電子書,旨在為專業工程師、創客和電子愛好者提供人工智能相關專業知識,助力他們更加順利地進行人工智能應用開發并開拓出更多新型市場應用。本冊電子書匯集了人工智能詳細路線圖和類別,闡釋了人工智能、機器學習(ML)和深度學習(DL)之間的關系,并詳細介紹了神經網絡相關技術。書中還向讀者推薦了數款適用于首次進行人工智能物聯網方案開發的優質平臺。人工智能和物聯網將徹底改變人類的工作方式。目前,人工
- 關鍵字:
TTS STT AIoT CNN RNN GAN
- 久已寒涼的全球PC市場,終于迎來陣陣暖意。根據IDC報告顯示,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PC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11.2%,成為近年來為數不多的兩位數增長。復蘇之下,PC巨頭聯想卻沒有分享這份歡愉好心情。數據顯示,聯想二季度出貨量1741萬臺,低于惠普的1808萬臺,連續七個季度奪魁之路戛然而止。從行業來看,目前占據前三市場份額的,依次是惠普(25%)、聯想(24.1%)、戴爾(16.6%),三者合計吃掉了2/3的全球PC市場。而隨著聯想跌回第二,傳統兩強惠普、聯想的榜首大戰,更加膠著,更有看頭。行業人士指出
- 關鍵字:
聯想 AIoT
- 聯想,是中國人家喻戶曉的品牌,許多人家里的第一臺電腦可能就是聯想。然而在今年受疫情影響,人們在家辦公和遠程學習的需求也大大上漲,而這就直接導致PC的需求量增長遠超預期。而如今一方面國內疫情正在得到逐漸控制,另一方面科技的發展以及人們對于線上生活的依賴卻并未減弱,所以用戶對于PC的需求和高使用率能否繼續存在還是個未知數。在這次PC需求出現回暖的情況下,作為PC市場的龍頭企業,聯想卻并沒有抓住這次回暖的機會,銷售額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據聯想集團5月20日發布了2019/2020財年財報顯示,聯想集團本財年第
- 關鍵字:
聯想 AIOT
- 7月8日消息,阿里云IoT、天貓精靈宣布聯合成立AIoT創新中心,整合阿里巴巴包括達摩院在內的技術能力,全面賦能AIoT行業。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庫偉擔任AIoT創新中心負責人。該創新中心將設立三大創新實驗室、一個質量監控中心,同時啟動城市和產業帶的實驗基地規劃。其中,杭州將成為首個示范試點城市,慈溪、嵊州的家電產業帶成為首批規劃基地。此前,天貓精靈曾宣布在今年投入100億,建立AIoT及內容生態,庫偉表示,創新中心的成立將幫助中小家電制造企業更低成本實現智能化升級,成為全行業的“加速器”,并面向未來5G和
- 關鍵字:
阿里云 IoT 天貓精靈 AIoT
- 進入AIoT時代,公、私有云被一個更大的架構包覆,稱為「混合云」。對於AIoT導向的應用,與云端服務供應商合作才是最隹的建置方法。混合云也成為智慧物聯時代里更具效益的解決方案。 圖一 : 進入AIoT時代,公、私有云被一個更大的架構包覆,稱為「混合云」。  
- 關鍵字:
AIoT 混合云 云端
- 指令集架構是處理器的抽象模型,目前主宰微處理器市場的主要指令集架構包括 ARM、MIPS、POWER 和 X86
等,經過多年的發展,上述架構已擁有穩定成熟的軟件生態,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為了獲取兼容性而引入了復雜冗長的指令,以及防止軟件生態的碎片化而采取了封閉式指令集維護,這使得客戶不可隨意擴展其該架構的指令集。在IoT/AIoT大行其道,定制化的硬件軟件(DSA/DSL)架構盛行的今天,這種封閉式的指令集架構存在的問題逐漸顯露。每個時代都有其鮮明的時代特色,處理器指令集架構也不例外, RISC
- 關鍵字:
譯芯科技 AI AIoT RISC-V
- 近日,天貓精靈舉辦了今年的春季新品發布會。發布會上,阿里宣布將在今年投入100億元,圍繞天貓精靈全面布局AIoT及內容生態領域。這是繼今年1月天貓精靈升級為獨立事業部后,阿里巴巴加碼AIoT賽道的又一大動作。
- 關鍵字:
天貓精靈 阿里自研AI技術 AIoT
- 如果人工智能(AI)技術和物聯網(IoT)技術是走向未來的前兩步,那么RTU(Remote Terminal Unit)產品的開發和使用,就像是在為未來尋找一雙合適的鞋。RTU之所以可以作為AIoT的基礎,是因為它為AIoT的實際應用,提供了“感知”——這項只有生物才具備基礎功能,在感知的基礎上,人工智能才具有了與現實世界產生交互的可能。在過去,人們通過預先設計好的邏輯程序,對接入PLC的各種組件進行控制。這與千變萬化的現實世界格格不入,人們意識到單純的控制并不是未來的方向。最初的RTU設備就在PLC接入
- 關鍵字:
AIoT RTU
- 本期我們邀請到了Imagination Technologies人工智能產品營銷資深總監Andrew Grant接受采訪,共同討論了關于智能物聯網應用的話題……
- 關鍵字:
AIoT SoC
- 問:貴公司關注哪類智能物聯網的應用?其技術發展方向是什么?Ross Sabolcik: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是一個新興市場,它推動著物聯網(IoT)數據處理從集中式數據中心向網絡邊緣發展。AIoT是針對需要更低延遲和更即時的實時處理的應用而推出的,在這方面它能比云計算做得更好。AIoT也正在帶動邊緣計算興旺發展,邊緣計算需要全新品類的物聯網路由器、服務器、存儲平臺和專用的機器對機器(M2M)工作負載加速器,它們可以將非結構化數據轉換為結構化元數據,以供實時智能響應系統進行分析、搜索和處理。Silic
- 關鍵字:
AIoT M2M
- 人工智能(AI)與物聯網(IoT)在實際應用中的落地融合,形成了 AIoT(智能物聯網),也就是萬物的智能互聯。目前,AIoT已經成為業界公認的未來技術主流形態。艾瑞咨詢最近發布的《2020中國智能物聯網(AIoT)白皮書》預測,2025年,中國物聯網連接數近200億個,海量連接產生的交互及數據分析需求將促使IoT與AI進行更深層次的融合。另一方面,智能的物聯網系統暴露了云計算中的潛在問題。智能和自動化的增加,無可避免地導致性能表現及安全性突出的應用出現了無法預料的延遲?,F今,兩大主要挑戰威脅著數量倍增的
- 關鍵字:
WAN LoRa AIoT
- 金光一?(北京兆易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產品市場總監) 1 AIoT的市場機會 隨著AIoT技術的日益成熟,我們可以看到相關產業的發展正在穩步向前,兆易創新密切追蹤智能物聯網的發展,像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慧零售、智能制造等都是我們比較關注的領域。 隨著5G產業鏈的逐漸成熟,AIoT相關技術可能會成為5G引領的對各行業有沖擊的業務。在物聯網上,將會有數十億個設備聯網,這對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區塊鏈成為一種可行的技術;智慧城市通過物聯網,將會產生海量數據,這些數據必須要通過人工智能進行分析;V
- 關鍵字:
202004 RISC -V AIoT
- Ross?Sabolcik?(Silicon?Labs?副總裁兼工業和商業物聯網產品總經理) 1 AIoT的應用機會 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是一個新興市場,它推動著物聯網數據處理從集中式數據中心向網絡邊緣發展。AIoT是針對需要更低延遲和更即時的實時處理的應用而推出的,在這方面它能比云計算做得更好。AIoT也正在帶動邊緣計算興旺發展,邊緣計算需要全新品類的物聯網路由器、服務器、存儲平臺和專用的機器對機器(M2M)工作負載加速器,它們可以將非結構化數據轉換為結構化元數據,以供實時智能響應系統進
- 關鍵字:
202004 Silicon Labs AIoT RISC-V
- Andrew?Grant(Imagination?Technologies人工智能產品營銷?資深總監) 1 為AIoT提供神經網絡加速器 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專注于邊緣和終端上的人工智能物聯網(AIoT)。我們創建半導體知識產權(IP),SoC設計人員使用它們來開發用于邊緣設備的芯片。我們可以為神經網絡增加加速功能,以使它們能夠在終端上快速運行,進而增強邊緣的能力。在某些AI任務中,神經網絡加速器(NNA)的性能是典型嵌入式CPU的100倍,從而將以前只有在數據中心才能
- 關鍵字:
202004 AIoT 神經網絡加速器 NNA
aiot介紹
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AI(人工智能)+IoT(物聯網)。?
AIoT融合AI技術和IoT技術,通過物聯網產生、收集來自不同維度的、海量的數據存儲于云端、邊緣端,再通過大數據分析,以及更高形式的人工智能,實現萬物數據化、萬物智聯化。物聯網技術與人工智能相融合,最終追求的是形成一個智能化生態體系,在該體系內,實現了不同智能終端設備之間、不同系統平臺之間、不同應用場景之間的互融互通,萬物互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