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收發射頻(RF)信號的無源器件,天線決定了通信質量、信號功率、信號帶寬、連接速度等通信指標,是通信系統的核心。為了進一步提升移動通信系統的容量,采用毫米波頻率進行定向通信的技術是5G預期配置的關鍵技術之一,
關鍵字:
5G 毫米波 封裝天線 AiP
全球領先的連接和電源解決方案供應商Qorvo?近日宣布,推出業界出眾的高增益5G預驅動器——QPA9822。該產品在 3.5GHz頻率下可實現39dB的高增益,峰值功率達到+29dBm。這款全新應用于mMIMO基站的預驅動器展現了Qorvo在推動5G技術發展方面的堅定承諾,進一步鞏固其在蜂窩基礎設施領域的領導地位。QPA9822作為一款寬頻帶、高增益、高線性的驅動放大器,專為 32 節點 mMIMO 系統設計??蓪崿F高達 530MHz 的 5G 新空口(NR)瞬時信號帶寬,非常適合對 5G 部署及其它 m
關鍵字:
Qorvo 高增益 5G mMIMO 預驅動器
5 月 29 日消息,SKY Perfect JSAT、NTT DOCOMO、日本國家信息通信研究所(NICT)和松下昨日聯合宣布,利用模擬高空平臺站(High-Altitude Platform Stations,以下簡稱 HAPS)的輕型飛機,成功在約 4 公里高度使用38 GHz 頻段進行了5G 通信的驗證演示。此次試驗在飛行高度約 4 公里的飛機和三個地面站之間,利用 38 GHz 頻段電波建立了 5G NR 方式的空中中繼地面 5G 網絡的回程線路,是該領域的首創?!炞C測試利用 HAPS 的非
關鍵字:
5G 無線連接 日本
5月20日消息,據外媒報道稱,德國即將決定是否在2026年之前,將中國的關鍵部件從該國的5G核心網絡中剝離。據悉,德國電信運營商將被要求在2026年1月1日前從其核心網絡中移除所有華為和中興的關鍵組件,然后在2029年前減少其接入和傳輸網絡對中國組件的結構性依賴。迄今未能達成協議反映了德國執政聯盟內部意見的不統一。德國最大的移動運營商德國電信公司(Deutsche Telekom AG)曾表示,在2026年之前(網絡設備)禁止使用中國零部件是不現實的,如果執意這么做,那就要接受沒網的準備(部分地區)。之前
關鍵字:
德國 5G 華為 中興
據華為中國官微消息,5月17日,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正式舉辦。會上,華為無線網絡產品線總裁曹明以“創新引領,以行踐言,共筑5G-A高質量發展之路”為題發表演講。曹明表示,5G-A不僅是數字經濟新質生產力的堅實基座,也是信息通信產業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有望撬動萬億級增長新空間,比如推動千款AI/XR新應用,萬億級智能網聯汽車、智慧工廠升級,以及低空經濟、廣域無源物聯等新產業開拓。中國通過充分利用大帶寬資源,有條件建成全球最好的5G-A網絡,實現下行5~10Gbps、上行500Mbps~1Gbps的體驗,
關鍵字:
華為 5G-A網絡
在天線測試室中從事5G毫米波波束成形設備驗證工作的工程師,必須使用空口(OTA)技術對其性能進行特性分析。他們需要在控制精準的RF環境中配置和運行詳細的3D空間掃描。然而,執行這些空間掃描來繪制3D OTA天線輻射模式,以及校準波束成形器碼本是耗時而昂貴的任務。此外,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進行這些測量,會大大加劇復雜程度。因此,在對5G毫米波天線模塊和波束成形設備進行OTA驗證時,解決方案必須滿足以下要求:在配置和運行大量自動化OTA測試序列時,能夠簡化和加速該過程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無噪聲且控制精準的OTA測
關鍵字:
NI 5G 毫米波
未來,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ML)原理將在5G/6G網絡中日益普及。因此,RF數據集在訓練和測試不同無線應用的AI/ML模型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然而,由于研究人員在生成數據集時使用了不同的通道模型和存儲格式,比較模型并采用更多類型的數據集并非易事。在改進算法方面,缺乏可以獲取實際RF數據集的實用工具也是一大挑戰。基于AI和ML的有效5G和6G研究需要:具有標準化格式和全面場景描述的大型數據集具有廣泛可能場景代表性的高質量數據集 具有RF減損和可提高魯棒性的通道屬性等附加影響的實際數據集使用
關鍵字:
NI 5G/6G AI
聯電昨(2)日所推出業界首項RFSOI 3D IC解決方案,此55奈米RFSOI制程平臺上所使用的硅堆棧技術,在不損耗射頻(RF)效能下,可將芯片尺寸縮小逾45%,聯電表示,此技術將應用于手機、物聯網和AR/VR,為加速5G世代鋪路,且該制程已獲得多項國際專利,準備投入量產。 聯電表示,RFSOI是用于低噪聲放大器、開關和天線調諧器等射頻芯片的晶圓制程。隨著新一代智能手機對頻段數量需求的不斷增長,聯電的RFSOI 3D IC解決方案,利用晶圓對晶圓的鍵合技術,并解決了芯片堆棧時常見的射頻干擾問題,將裝置中
關鍵字:
5G 聯電 RFSOI 3D IC
新寬帶無線標準(如5G新無線電(NR)和Wi-Fi7(802.11be))支持的頻帶和測試用例的數量持續增長。同時,對功率放大器設計的需求在更高的功率效率和更高的線性度之間進行權衡,這推動了對新型線性化和包絡跟蹤(ET)技術的探索。Nl的射頻前端驗證參考體系結構簡化了負責驗證寬帶射頻功率放大器(PA)以滿足5GNR和Wi-Fi 7等苛刻應用的工程師的工作流程。在硬件方面,Nl的模塊、實驗室級儀器和Focus Microwave的寬帶調諧器組合提供了可擴展、定制和緊密集成的驗證測試臺。若要了解更多,請下載相
關鍵字:
NI 5G/6G RFFE
IT之家 4 月 27 日消息,據“華為無線網絡”官方消息,近日,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與華為攜手推出中國電信首個 5G FWA(Fixed Wireless Access)商用試點項目。據介紹,該業務旨在提供與光纖相當的高速上網體驗,并迅速解決那些光纖尚未到達地區的寬帶接入問題。試點驗證結果表明:5G FWA 在用戶端下行速率可與 300M 有線寬帶相媲美,上行體驗亦可達百兆級別,輕松滿足了家庭用戶的多元化需求,如高清電視觀看、大型網絡游戲、在線教育以及視頻監控等?!?圖源“華為無線網
關鍵字:
5G FWA
隨著互聯汽車生態系統的發展,它將影響多個價值鏈,包括汽車、通信、軟件和半導體的價值。在這個過程中,半導體公司及其他上下游會面對不小的挑戰和機遇,通過重新審視他們的產品、技術和運營方式,以及他們的市場策略,來適應這一行業的轉型。5G與邊緣計算帶來的新機遇5G技術和邊緣計算的興起,為汽車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創新空間。首先,5G技術以其高帶寬、低延遲和高可靠性的特點,為汽車的互聯、自動駕駛和智能化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其次,邊緣計算通過將數據處理和分析的能力從云端推向網絡的邊緣,使得汽車能夠實時處理大量的傳感器數
關鍵字:
邊緣智能 5G 智能汽車
IT之家 4 月 18 日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趙志國 18 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下一步,工信部將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進一步鞏固提升信息通信業競爭優勢和領先地位。趙志國稱:“一是夯基礎。我們還是要把基礎打牢打實,加快落實大規模設備更新相關政策,推動信息基礎設施優化升級。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協同發展,加快形成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二是抓創新。我們認為創新是根本,推動 5G 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多種技術融合,加快 5G 演進。大家知道,5G 現在正在向 5GA 或
關鍵字:
5G 無線通信
IT之家 4 月 10 日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在今天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 8 場發布會,圍繞“中國式現代化山東實踐: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作介紹。山東省發改委主任孫愛軍在會上表示,發展數字經濟,新基建必須先行。山東擁有濟南、青島兩個互聯網骨干直連點,是全國首個“雙樞紐”的省份,2.2 億個物聯網終端在全國也是最多的。這方面山東持續加大力度,今年全省 16 個市將全部達到千兆城市標準,明年底前再建成開通 7 萬個 5G 基站,總量突破 27 萬個,進一步織密數字基礎設施網絡,助
關鍵字:
5G 無線通信 基站
是德科技5G 研發測試臺參考解決方案可以靈活評測調制帶寬高達 2 GHz 和頻段高達 110 GHz 的 5G 候選波形。Keysight 5G 研發測試臺充分利用 Keysight VXG 微波信號發生器和 UXA 系列信號分析儀的強大功能,依照最新的 3GPP 38.141 標準來驗證 5G NR 基站(gNB)的性能。 這款靈活的波形生成與分析解決方案能夠提供:最寬 2 GHz 的帶寬,可以生成 5G NR 多分量載波波形出色的測量系統性能,適用于測試符合 3GPP 標準的 5G NR 256 QA
關鍵字:
是德科技 5G 研發測試臺
2月27日消息,在MWC2024上,中興通訊推出了行業首個5G+XR的網媒融合解決方案,包括智能制造業領域的5G MR沉浸式協作和數字文旅領域的5G VR大空間沉浸劇場等。此外,中興還推出了高密度全液冷整機柜IceCube、AiCube訓推一體機等產品。A股:中興通訊港股:中興通訊一、5G相關技術政策支持,XR行業發展有望迎來突破XR擴展現實(含增強現實、混合現實)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前沿方向,是數字經濟的重大前瞻領域,將深刻改變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產業發展戰略窗口期已然形成,為助力數字經濟發展。XR應
關鍵字:
中興 XR 5G
5g sar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5g sar!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5g sar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5g sar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