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世紀以前,人們從未想過某些物質還可以具有“液晶”狀態。直到一位來自奧地利的植物學家,萊尼茨爾在做膽甾醇苯酸酶加熱實驗時,發現晶體物質融化過程中,在不同溫度下,顏色變得截然不同。
隨后物理學家勒曼發現,晶體融化液體與晶體類似,具有雙折射性質,于是將其命名為“液晶”。
20世紀至今,液晶技術不斷提升,比如二維量子液晶已成為高溫超導體的前身。
如今,科學家們新發現三維量子液晶,它將用于制造拓撲超導體。
一種兼具晶體和液體部分性質
- 關鍵字:
量子計算機 三維量子液晶
- 近日,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科院正在研制中國首臺量子計算機,并預計在幾年之內研發成功。量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有多強?白春禮表示,如果使用“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解一個億億億變量的方程組,需要花費100年,而使用一臺萬億次的量子計算機的話,只需0.01秒。
在量子領域,中國科技界已由“觀測時代”邁入“調控時代”,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去年,中國成功發射了全球首枚量子通信衛星,如今又將在量子計算領域取得革命性突破,中
- 關鍵字:
人工智能 量子計算機
- 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機都是當前科技界的熱門領域,科學家也在嘗試將兩者結合應用。一個國際研究團隊近日在英國《自然·物理學》期刊上報告說,他們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量子計算機和量子體系進行了有效學習和驗證,這有助于解決中大規模量子計算機發展中的一些難題。
量子計算機是一類遵循量子力學規律進行高速數學和邏輯運算、存儲及處理量子信息的物理裝置。當前,谷歌、IBM、微軟等科技公司都在這一領域投入大量資源進行研發。
然而,如何有效校準大規模量子計算機,以及如何驗證量子計算機的計算結果,是一個困
- 關鍵字:
人工智能 量子計算機
- 荷蘭QuTech研究所的一個實驗室正進行著世界上最先進的量子計算工作,但它看起來更像一個HVAC測試設施。嗡嗡的諧振波如同被一群電動跆拳道占據,它被絕緣管、電線和從藍色圓柱體伸出來的控制硬件四處纏繞,圓柱體擁有三四條腿。
藍色圓柱體實際上是增壓冰箱。在藍色圓柱體內部發生了奇妙的量子力學反應,其中納米線、半導體和超導體在僅高于絕對零攝氏度的溫度中與一根頭發相遇。在物理學的極限條件下,固體材料在這里產生所謂的準粒子,準粒子的不規律運動軌跡潛在地存在著作為量子計算機關鍵組件的可能性。這個實驗室已經朝著
- 關鍵字:
量子計算機
- 量子計算機的商業化前景正在逐漸明朗。谷歌和IBM在量子計算機領域的角逐將進一步推動量子計算在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應用。
IBM的雄心
IBM近日宣布了量子計算機的商業化方案,希望更多研究人員能夠使用其在線量子計算系統。這臺量子計算機位于紐約,去年5月開始投入運行。未來,這臺量子計算機有望在更多領域發揮用途,比如發現新材料和新藥物,以及讓人工智能變得更強大。
已經有超過4萬用戶使用了IBM的這臺量子計算機,并在上面運行過27.5萬個實驗。IBM科學家JerryChow博士表示:&ldquo
- 關鍵字:
量子計算機
- 據電腦計算機世界雜志報道,在許多電影和電視劇中,名為Q的角色都十分神秘而強大。比如在《007》系列中,Q博士為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提供了許多具有未來范兒的工具。而在《星際迷航》中,Q族人更像是創造出了神族文明。如今,IBM也推出名為Q的量子計算項目。在未來幾年,IBM計劃打造超過50量子位的量子計算機,傳統計算機將會被變成垃圾。
IBM的Q將為用戶提供付費式量子咨詢和服務。它很像IBM的超級計算機沃特森,只是后者使用傳統計算機,而Q使用量子計算機。50量子位的量
- 關鍵字:
IBM 量子計算機
- 北京時間12月22日早間消息,英特爾正計劃利用現有的硬件材料去開發量子計算機。通過量子機制,量子計算機能帶來更強大的計算性能。
競爭對手IBM、微軟和谷歌都在開發量子計算機,但這些量子計算機與當前的計算機有很大不同。英特爾則計劃利用當前的硅晶體管材料來實現量子計算機。
英特爾位于俄勒岡州波特蘭的一支量子硬件工程師團隊正與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QuTech量子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展開合作。去年,雙方共同成立了規模5000萬美元的項目。本月早些時候,英特爾報告稱,目前可以在芯片工廠使用的標準硅晶元之
- 關鍵字:
英特爾 量子計算機
- “量子計算機何時能夠被研發出來?”
十幾年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郭光燦向國外同行拋出這個問題時,得到的答案是:“也許明天早上,也許要等上50年,也有可能我們這輩子永遠都看不到。”
而如今,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不那么不確定了。比爾·蓋茨認為,10年內量子計算機可望用于云計算;歐洲科學家起草的《量子宣言》則預計,通用型的量子計算機可能會在2035年之前建造出來。
“量子計算機已經從開始大家懷
- 關鍵字:
量子計算機
- 據消息,英特爾正計劃利用現有的硬件材料去開發量子計算機。通過量子機制,量子計算機能帶來更強大的計算性能。
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與英特爾合作開發的量子計算設備
競爭對手IBM、微軟和谷歌都在開發量子計算機,但這些量子計算機與當前的計算機有很大不同。英特爾則計劃利用當前的硅晶體管材料來實現量子計算機。
英特爾位于俄勒岡州波特蘭的一支量子硬件工程師團隊正與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QuTech量子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展開合作。去年,雙方共同成立了規模5000萬美元的項目。本月早些時候,英特爾報告
- 關鍵字:
英特爾 量子計算機
- “量子計算機何時能夠被研發出來?”
十幾年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郭光燦向國外同行拋出這個問題時,得到的答案是:“也許明天早上,也許要等上50年,也有可能我們這輩子永遠都看不到。”
而如今,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不那么不確定了。比爾·蓋茨認為,10年內量子計算機可望用于云計算;歐洲科學家起草的《量子宣言》則預計,通用型的量子計算機可能會在2035年之前建造出來。
“量子計算機已經從開始大家懷
- 關鍵字:
量子計算機
- “量子計算機何時能夠被研發出來?”
十幾年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主任郭光燦向國外同行拋出這個問題時,得到的答案是:“也許明天早上,也許要等上50年,也有可能我們這輩子永遠都看不到。”
而如今,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不那么不確定了。比爾·蓋茨認為,10年內量子計算機可望用于云計算;歐洲科學家起草的《量子宣言》則預計,通用型的量子計算機可能會在2035年之前建造出來。
“量子計算機已經從開始大家懷
- 關鍵字:
量子計算機
- 據《紐約時報》報道,微軟現在要花大量資金和資源來研究量子計算機。
量子計算機是一種遵循量子力學規律,進行高速運算、存儲及處理量子信息的物理裝置。因為它使用的是可重疊的量子單位比特,在處理數據時可讓0和1同時出現,因此它的優勢也十分明顯:處理速度驚人,比傳統計算機快數十億倍。對此雷鋒網做過許多詳細的科普報道,在此不多贅述。
不過人們看到的量子計算機,往往只是存在于科幻小說中。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它正一步步地走向我們的生活。雷鋒網曾報道過全球首個量子計算機橋的出現,而如果未來量子計算機能廣泛投
- 關鍵字:
微軟 量子計算機
- 量子計算機號稱是“21世紀的太空競賽”,是一場劃時代的科學革命。量子計算機具有強大的計算能力,可以解決傳統計算機難以或者不能解決的問題,例如,設計復雜藥物和先進材料、大型數據庫搜索等。
目前,量子計算機的最大挑戰在于如何最大限度的長時間保留其量子態疊加,因為這將有利于保留更長時的量子信息,從而有助于開發更可靠的超級量子計算機。
10月17日,《NatureNanotechnology》在線發表了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簡稱UNSW)最新開發的新型量子位(也稱量子比特
- 關鍵字:
量子計算機
- 無論是應用在安全數據加密,海量數據的超高速計算或者所謂的高度復雜系統的量子模擬:光學量子計算機都是未來計算機技術的一個希望的源泉?,F在,據在《自然*光子學(Nature Photonics)》雜志上的報告,科學家們第一次成功地將一個完整的量子光學結構放在一個芯片上。這滿足了在光學量子計算機中使用光子電路的一個條件。
“迄今為止研究光量子技術應用的實驗還通常聲明是在整個實驗室空間內進行,”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的Ralph Krupke教授解釋說。“然而,如果這項技
- 關鍵字:
量子計算機 芯片
- 無論是應用在安全數據加密,海量數據的超高速計算或者所謂的高度復雜系統的量子模擬:光學量子計算機都是未來計算機技術的一個希望的源泉。現在,據在《自然*光子學(Nature Photonics)》雜志上的報告,科學家們第一次成功地將一個完整的量子光學結構放在一個芯片上。這滿足了在光學量子計算機中使用光子電路的一個條件。
圖為碳管(中心)作為光子源,超導納米線作為接收機,構成了光學芯片的一部分。
“迄今為止研究光量子技術應用的實驗還通常聲明是在整個實驗室空
- 關鍵字:
量子計算機 芯片
量子計算機介紹
量子計算機,早先由理查德·費曼提出,一開始是從物理現象的模擬而來的??砂l現當模擬量子現象時,因為龐大的希爾伯特空間而資料量也變得龐大。一個完好的模擬所需的運算時間則變得相當可觀,甚至是不切實際的天文數字。理查德·費曼當時就想到如果用量子系統所構成的計算機來模擬量子現象則運算時間可大幅度減少,從而量子計算機的概念誕生。
量子計算機,或推而廣之——量子資訊科學,在1980年代多處於理論推導等等紙上談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