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引言零電流開關(ZCS)準諧振變換器(QRC)因其內在的軟開關特點和電路的簡單。而有多種DC/DC變換器的拓撲類型。一般講,零電流開關是通過在開關器件上增加一對諧振電感和電容,使其在開關開通和關斷時流過開關的電
- 關鍵字:
變換器 建模 仿真 諧振 開關 MATLAB 電流 基于
- 摘要:介紹了高壓串聯諧振技術的原理與應用,分析了利用4046鎖相控制逆變器的結構和啟動電路,同時對高壓變壓器寄生漏感與負載串聯諧振原理作了介紹。15kVA樣機測試結果表明,用該方法可以得到滿意的輸出波形,實現高
- 關鍵字:
技術 研究 諧振 串聯 逆變器 高壓 電壓
- 摘要:分析零電壓準諧振開關變換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同時介紹PFM控制器UC1864。實踐證明,采用這種軟開關技術設計的通信開關電源,具有良好的性能。關鍵詞:軟開關準諧振變換器脈頻調制The Application of Zero- vol
- 關鍵字:
開關 變換器 諧振 電壓 通信電源 用于
- 本文介紹了一種適用于全球定位系統和衛星移動通信的新型諧振式螺旋天線,闡述了它的工作原理和設計過程中的關鍵技術,最后通過給出一些實驗結果來說明它的性能指標。
關鍵詞:螺旋天線 寬頻帶 圓極化 寬波束
- 關鍵字:
設計 天線 螺旋 諧振 新型
- 引言 介質阻擋放電(DBD)最早起源于對臭氧發生及其應用技術的研究。近二十多年來,由于工業等離子體化學合成與分解、環境污染治理等方面的需求,同時又由于材料科學和電力電子技術等相關學科也取得了較大的發展
- 關鍵字:
諧振 電源 串聯 等離子體 阻擋 介質
- 1. 簡介 現代電子設備功能越來越多。比如計算機性能不斷提升,電視屏幕越來越大。但是,增加設備功能通常會帶來高功耗,不利于環境保護。提高電源效率是降低功耗的方法之一。諧振拓撲具有較高效率,很多大功率
- 關鍵字:
控制器 介紹 PFC 諧振
- 您曾經將輸入電壓接通到您的電源卻發現它已經失效了嗎?短暫的輸入電壓上升時間和可產生兩倍于輸入電源電壓的高Q諧振電路可能會是問題所在。如果您迅速中斷感應元件中的電流便會出現類似問題。會出現這類問題的一些情
- 關鍵字:
諧振 響應 意外 那些 忽視 不要
- 如果不用固定的時鐘來初始化導通時間,而利用檢測電路來有效地“感測”MOSFET (VDS) 漏源電壓的第一個最小值或谷值,并僅在這時啟動MOSFET導通時間,結果會是由于寄生電容被充電到最小電壓,導通的電流尖峰
- 關鍵字:
計算 參數 應用 原理 諧振
- ICL8001G是準諧振模式LED驅動器,精密的PWM可用于相位調光,功率因素大于98%,效率高達90%,工作電壓高達26V。本文介紹了ICL8001G主要特性和亮點,方框圖以及初級控制應用電路圖和EVAL-LED-ICL8001G-Bulb02演示板主要
- 關鍵字:
LED 驅動 技術 模式 諧振 ICL8001G 設計 基于
- FSR2100是高度集成的高效半橋諧振型電源控制器,可簡化設計,提高生產力和改善性能。FSR2100集成了帶快速恢復體二極管的功率MOSFET,高邊柵極驅動電路,精確電流控制的振蕩器,頻率限制電流,軟起動和內置的保護功能
- 關鍵字:
諧振 電源技術 高效 設計 FSR2100 基于
- 引言 最近,帶LED(發光二極管)背光單元的 LCD(液晶顯示)電視(下稱LED TV)的市場開始大幅增長,眾多制造商紛紛致力于研發更纖薄高效的解決方案。各廠商相繼推出多種類型的LED TV主功率級拓撲,比如非對稱半橋轉換
- 關鍵字:
轉換器 設計 諧振 LLC 區域 工作 可在
- 針對串聯諧振逆變器頻率提高和功率調節難的問題,提出了新型分時一相位復合控制策略,采用逆變開關的分時段控制來提高頻率,通過改變電壓電流的相位差來調節功率。在系統建模和理論分析的基礎上,分析電路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并對其進行相關的計算機仿真分析,給出了仿真波形。結果表明,該控制方法結構簡單、控制方便,功率調節容易,可以實現基于時間分割的倍頻控制,有效地提高了電源的頻率,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 關鍵字:
諧振 逆變器 研究 串聯 控制 分時 一相位 基于
諧振介紹
諧振定義
諧振即物理的簡諧振動,物體在跟偏離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且總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復力的作用下的振動。其動力學方程式是F=-kx。
諧振的現象是電流增大和電壓減小,越接近諧振中心,電流表電壓表功率表轉動變化快,但是和短路得區別是不會出現零序量。
在物理學里,有一個概念叫共振:當策動力的頻率和系統的固有頻率相等時,系統受迫振動的振幅最大,這種現象叫共振。電路里的諧振其實也是這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