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電波大致分為α波、β波、γ波、δ波和θ波,不同的電波對應不同的大腦狀態。盡管不同的腦電波大致有一個代表的方向,但實際情況卻復雜得多。事實上,腦電信號的破譯工作目前仍是一片“藍海”。
- 關鍵字:
腦電波 腦電信號 神經元
- 據外媒報道,IBM蘇黎世研究中心宣布,他們制造出世界上首個人造納米尺度隨機相變神經元,可實現高速無監督學習。
IBM這項發明在人工智能研究領域的突破性不言而喻。首先,隨機性意味著在相同的輸入信號下,多個相變神經元的輸出會有所不同。此外,由于其尺寸最小能到納米量級,因而信號傳輸速度極快,同時功耗較低,這就使得隨機相變神經元具有生物神經元的特性。目前,IBM已經構建了由500個該神經元組成的陣列,并讓該陣列以模擬人類大腦的工作方式進行信號處理。
生物學上,神經元又稱
- 關鍵字:
IBM 神經元
- 模擬人類大腦的電子芯片已經算不上新鮮事物——IBM已于去年就發布了達到量產級別的神經突觸模擬芯片SyNAPSE——但要說利用這樣的芯片來執行大腦任務,則還尚未有過先例。不過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的研究人員已經打破了這個僵局。他們利用了一個最基礎的、只有100個神經元突觸的仿生芯片,執行并完成了人類大腦最典型的任務——圖像識別。這在人類史上尚屬首次。
利用基于記憶電阻(memristor)的技術來避開
- 關鍵字:
IBM 神經元 芯片
- 為了實現海量資料實時分析所需的每秒百萬兆次(exascale)運算速度,以滿足未來大量感測器流信息的需求(例如將在20 ...
- 關鍵字:
IBM 神經元 模擬芯片 電腦發展
-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表示,這種能夠植入大腦中的“起搏器”有望減緩老年癡呆癥患者的病情。 這種大腦“起搏器”又稱為“腦深部電刺激術”,是通過對大腦特定部位進行低壓電刺激達到治療效果。據悉,這種方法已經投入到帕金森病的治療之中,有數千名患者接受了相關手術,以提高記憶力,改善已經衰退的認知功能。
?
在老年癡呆癥的治療方法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希望利用低壓電脈
- 關鍵字:
起搏器 神經元 電極
- 摘要:將一種根據誤差的大小來調節比例系數K值的單神經元PI控制器引入到逆變器的控制回路中,可以實現在線調整參數,在一定程度上不依賴于系統的模型。仿真結果表明:與常規的PI控制器相比該控制器的輸出超調量較小,
- 關鍵字:
系統 仿真 逆變器 控制 神經元 PI 基于
- 摘要:為解決傳統空調系統中布線帶來的不便及傳統PID控制適應性、魯棒性差的問題,設計出一種將WLAN技術和單神經元自適應PID控制算法相結合的空調系統。與傳統的空調系統相比較,該系統利用WLAN技術實現系統的靈活性
- 關鍵字:
空調系統 設計 PID 適應 WLAN 神經元 基于
- 直流電動機具有良好的起制動性能,能大范圍內平滑調速,因而在可控的電力拖動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然而傳統的直流調速系統所采用的是由分立元件構成的復雜PID模擬控制系統。常規PID控制雖然具有結構簡單、穩定性好、易于工程實現等優點,但該方法過分依賴控制對象的模型參數,魯棒性差。對于復雜系統如對機器人的控制,由于其負載模型參數的大范圍變化以及非線性因素的影響,常規PID控制難以達到滿意的效果。本文提出一種基于LM3S8962 ARM芯片的模糊控制系統,以替代傳統的PID模擬控制,提高直流調速系統的控制性能。<
- 關鍵字:
直流 調速 系統 控制 神經元 LM3S8962 ARM 基于 轉換器
- 摘 要:本文提出了一種用FPGA實現神經元自適應PID控制器的方案,采用modelsim 5.6d進行仿真驗證并在Synplify Pro 7.1平臺上進行綜合,結果表明該方案具有運算速度快、精度高和易于實現的特點。關鍵詞:神經元;PID;FPGA;BP神經網絡引言迄今為止,PID控制器因其具有結構簡單、容易實現等特點,仍是實際工業過程中廣泛采用的一種比較有效的控制方法。但當被控對象存在非線性和時變特性時,傳統的PID 控制器往往難以獲得滿意的控制效果。神經網絡以其強大
- 關鍵字:
BP神經網絡 FPGA PID 神經元
- 文中詳細描述了神經元芯片TMPN3150應用模式中的一種――并行口I/O模式,給出了基于該并行口I/O模式開發Lonworks協議與RS-232標準轉換的互連適配器的設計方案。
- 關鍵字:
及其 應用 對象 I/O 芯片 并口 神經元
神經元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神經元!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神經元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神經元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