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AC-DC SMPS應用中,通常會在輸入級使用功率橋式整流器,將交流電壓轉換為單向的直流電壓。在這種拓撲結構中,還會使用大容量電容器作為紋波濾波器,來穩定總線電壓,這會導致功率因數性能較差,并將諧波污染反饋到電網。為了改善功率因數和諧波電流,通常需要使用PFC電路。但額外增加一個功率級意味著會降低系統效率和可靠性。在本文中,我們提出了一種基于單電感結構的單級AC-DC拓撲結構,具備PFC和LLC功能。該拓撲結構保留了傳統LLC諧振轉換器的零電壓開關(ZVS)優勢,同時實現了高功率因數性能。
- 關鍵字:
單級轉換器 AC-DC 功率因數 LLC
- 怎樣去提高永磁同步電機功率因數呢,具體有以下幾點:1、根據實測負載率適當調換電機,以保證適當的負載率;2、穩定系統電壓,尤其是重載線路末端,電壓普遍偏低;3、穩定單井電壓使其接近永磁同步電機的空載反電勢;4、當運行電壓高于永磁電機的反電勢點時,可根據感性無功功率的大小,加電容補償,以提高功率因數
- 關鍵字:
PMSM 永磁電機 功率因數
- 隨著功率因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功率因數校正技術及其拓撲被提了出來,現有的有單級功率因數校正,兩級功率因數校正。按相數分可分為單相的和三相的。不同的拓撲或多或少的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隨著提出了
- 關鍵字:
軟開關 功率因數 電路分析
- 經常有人問電源逆變器的功率因數應該是在怎么樣的負載條件下測量的,阻性、容性、還是感性?其實這里邊存在一個很大的理解誤區,忽視這種誤區可能會導致逆變器的生產廠家和使用廠家出現比較嚴重的分歧。 日常所用的交流電在純電阻負載上的電壓和電流是同相位的,即相位差q = 0°,如圖 1左圖所示;交流電在純電容負載上的電壓和電流關系是電流超前電壓90°(q =90°),如圖 1中圖所示;交流電在純電感負載上的電壓和電流關系是電流滯后電壓90°(q =&n
- 關鍵字:
功率因數
- 功率因數校正最佳策略:如何選取合適的MOSFET?-近年來,隨著汽車、通信、能源、綠色工業等大量使用MOSFET的 行業的快速發展,功率MOSFET備受關注。
- 關鍵字:
MOSFET 功率因數 Vishay
- 你對功率因數有哪些誤解?-最近有做逆變器的客戶咨詢功率因數測量,客戶想了解逆變器的功率因數應該是在怎么樣的負載條件下測量的,阻性?容性?還是感性?其實里邊存在一個很大的理解誤區,忽視這種誤區會導致逆變器的生產廠家和使用廠家出現比較嚴重的分歧。
- 關鍵字:
功率因數
- 功率因數的定義與測量方法 功率因數測量電路設計-功率因素的定義,為了表征交流電源的利用率,在電工學中引入功率因數PF(PowerFactor)這個術語,定義為有用功率P和視在功率S之比值,即PF = P/S。
- 關鍵字:
功率因數
- 針對二極管不控整流和相控整流電流波形畸變嚴重、諧波分量大、功率因數低等問題,本文建立了三相PWM(Pulse WidthModulation)整流器的低頻等效數學模型,設計了電壓、電流雙閉環PI I(Proportion Integral)調節器,制定了合理的PWM控制策略,并通過實驗對整流器模型、控制器和控制策略進行了驗證。實驗結果表明,本文設計的整流器交流側電壓和電流波形基本同相,即網側功率因數高。說明PI調節器的穩定性較高,控制策略設計合理。
- 關鍵字:
PWM控制策略 整流器 功率因數
- 項目主要的控制算法部分用硬件描述語言實現,并做成控制模塊添加到FPGA系統中。在軟件設計部分,采用μC/OS-II進行多任務調度來實現PC機的人機界面控制、本地調試和遠程控制接口的通訊等。
- 關鍵字:
功率因數控制器 PWM FPGA 功率因數
- 功率因數,是有功功率和視在功率的比值,是異步電動機的主要性能指標之一。從等效電路看,異步電機是一個感性電路,必須從電網吸收感性無功,其功率因數總是小于1的。 電機在空載時轉子電流約等于零,定子電流基本上是勵磁電流,其主要成分是磁化電流,因此,空載時的功率因數很低,約為0.2。電機在加上負載后,轉子電流增大,輸出的機械功率增大,定子電流中的有功成分增大,因此定子的功率因數迅速增大。但當負載增大到一定程度,負載增大引起轉差率s較大,轉子的電壓、電流之間的相位角較大,轉子的功率因數下降,定子的功率因數也隨
- 關鍵字:
功率因數
- 整流電路的諧波和功率因數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其應用日益廣泛,由此帶來的諧波(harmonics)和無功(reactivepower)問題日益嚴重,引起了關注。?無功的危害:a導致設備容量增加。b使設備和線路的損耗增加。c線路壓降增...
- 關鍵字:
整流電路 諧波 功率因數
- 帶功率因數校正的恒流LED驅動器電路:75W、24V、3.1A輸出,208–277VAC輸入,單級PFC的反激式電源
- 關鍵字:
功率因數 恒流LED 驅動器
- 單周期控制以其結構簡單、系統可靠穩定、功率因數高而得到推廣,文中分析現階段典型的PFC電路存在的缺陷,闡述了單周期控制的優勢和單周期單相PFC的工作原理,并建立了相應的仿真模型,給出了對比仿真結果。結果表明,單周期控制的Boost PFC功率因數更高,諧波失真小。
- 關鍵字:
功率因數 單周期控制 模型仿真
- 摘要:最近有做逆變器的客戶咨詢功率因數測量,客戶想了解逆變器的功率因數應該是在怎么樣的負載條件下測量的,阻性?容性?還是感性?其實里邊存在一個很大的理解誤區,忽視這種誤區會導致逆變器的生產廠家和使用廠家出現比較嚴重的分歧。
?
一、功率因數的定義
日常所用的交流電在純電阻負載上的電壓和電流是同相位的,即相位差q = 0°,如圖 1左圖所示;交流電在純電容負載上的電壓和電流關系是電流超前電壓90°(q =90°),如圖 1中圖所示;交流電在純電
- 關鍵字:
功率因數
功率因數介紹
交流電路吸收的有功功率(P)與視在功率(S)之比,用λ表示,即
式中P=UIcos">φ,S=UI(見交流電路中的功率)。所以
λ=cosφ
式中φ是電路的阻抗角,又稱功率因數角。
若電路中的電壓或電流存在非正弦波形時,仍定義功率因數為有功功率和視在功率的比值,
但這時φ┡不再有確切的物理意義,同時,視在功率、有功功率、無功功率之間的關系(見交流電路中的功率)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