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6 日消息,廣東省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公眾號于 10 月 24 日發布博文,宣布全國首個類腦算力開放平臺在珠海市橫琴上線運行。注:該平臺全稱為“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 - 新一代類腦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已于 10 月 24 日“程序員節”正式上線運行。作為目前國內首個且唯一的類腦算力開放平臺,國家類腦智能創新平臺圍繞類腦智能算力構建了“環節齊全、功能齊備”的完整創新鏈,通過建設 11 個功能性子平臺,全面覆蓋了基礎軟件、類腦芯片與系統設計、集成、
關鍵字:
類腦算力平臺 人工智能 公共算力
第四屆英特爾人工智能全球影響力嘉年華全球大獎得主于近日公布。本屆嘉年華以“讓AI無處不在,惠及每個人”為主題,以期促進人工智能技術以更包容、更公平和更普及的方式發展。活動共吸引了來自全球25個國家的學生熱情參與,他們運用英特爾技術傾力打造的人工智能創新項目,聚焦實際問題,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高度契合,并有著積極的社會影響。經過激烈角逐,在106個入圍項目中,最終有6個項目脫穎而出,摘得全球大獎桂冠,另有3個項目榮獲人工智能無障礙使用獎。此外,本屆嘉年華在已有的生成式AI和負責任AI課程基礎上,新增了關于
關鍵字:
英特爾 人工智能 AI向善
東風汽車公司日前已與騰訊云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探索車云一體智能化創新生態。據蓋世汽車報道,作為此次合作的一部分,雙方將在智能座艙開發、智能駕駛云圖、網聯技術、數字智能場景庫、智慧汽車控制系統、智能計算平臺、人工智能與大模型等多個領域展開合作。在智能座艙方面,兩家企業將利用騰訊在社交、內容和娛樂生態系統方面的專業優勢,優化車載應用,有效地將車輛打造成為用戶的第三生活空間。此外,雙方還將推動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的應用,利用騰訊自主研發的混元通用大模型研究多模態感知技術,共同開發更智能的車內體驗。在智能駕駛領域,
關鍵字:
東風汽車 騰訊 人工智能
當地時間周二(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約翰·J·霍普菲爾德(John J. Hopfield)和杰弗里·E·辛頓(Geoffrey E. Hinton)。霍普菲爾德和辛頓將平分1100萬瑞典克朗(約合110萬美元)的獎金,以表彰他們在使用人工神經網絡進行機器學習的基礎性發現和發明,這些發現為當今的機器學習應用奠定基礎。1982年,霍普菲爾德在論文中提出了“霍普菲爾德網絡”,旨在模擬人腦記憶的存儲和檢索過程。這個自聯想記憶網絡能夠在部分或不完整輸入下,通過動態調整神經
關鍵字:
諾貝爾物理學獎 AI 人工智能
OpenAI發布一項重大更新,宣布面向其所有付費訂閱ChatGPT Plus和Team計劃的用戶開放高級人工智能(AI)語音助手功能——“高級語音模式”(Advanced Voice Mode,AVM),將可以通過說話而不是輸入提示的方式來使用聊天機器人。據了解,Plus用戶每月需支付20美元,Team用戶每月支付30美元并擁有更多的使用次數。OpenAI將逐步向用戶推出訪問權限,并從下周開始面向企業和教育推出,所有Plus用戶將在秋末之前獲得訪問權限。OpenAI曾在今年5月份發布GPT-4o時對外展示
關鍵字:
OpenAI 人工智能 語言助手 ChatGPT
IDC最新發布的 The Global Impac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n the Economy and Jobs的報告預測,到2030年,為采用人工智能(AI)、在現有業務運營中使用AI以及為企業和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服務等業務支出將累計產生19.9萬億美元的全球經濟影響,到2030年將推動全球GDP的3.5%。因此,AI將影響全球各個地區的工作崗位,影響聯絡中心運營、翻譯、會計和機械檢查等行業。促成這一轉變的是業務領導者,他們幾乎一致(98%)地將AI視為企業
關鍵字:
人工智能
Arm 控股有限公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ARM,以下簡稱“Arm”)近期宣布通過將 Arm? Kleidi 技術集成到 PyTorch 和 ExecuTorch,賦能新一代應用在 Arm CPU 上運行大語言模型 (LLM)。Kleidi 匯集了最新的開發者賦能技術和關鍵資源,旨在推動機器學習 (ML) 技術棧中的技術協作和創新。通過這些重要進展,Arm 致力于為任一 ML 技術棧的開發者提供更為順暢的體驗。 Arm 戰略與生態部開發者技術副總裁 Alex Spinelli 表示:“Arm 正與領先的云服
關鍵字:
Arm PyTorch ExecuTorch 人工智能
近期,第5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發布,上半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持續成為全球科技熱點,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逐漸進入快車道,“人工智能+”持續賦能產業升級,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貢獻動能。數據顯示,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已接近6000億元,人工智能企業數量超過4500家,算力規模位居全球第二。9月8日,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凌激補充,中國人工智能企業約占全球的1/7。同時,人工智能產品在我國廣大網民中的認知和使用已經初具規模。《報告》調查了相關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品的
關鍵字:
人工智能
前言???在二十年前的2004年,有一部科幻電影悄然上映,電影中的時間被設定在了2035年的芝加哥,那時機器人已經成為人類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們在家庭、工作和公共場合中執行各種任務。主角是警察偵探德爾·斯普納(由威爾·史密斯飾演),他對機器人持有強烈的懷疑態度,這在到處都是機器人的社會中顯得有些格格不入。斯普納被分配去調查一起看似普通的自殺案,死者是機器人制造巨頭USR公司的創始人阿爾弗雷德·蘭寧博士。然而,斯普納在調查過程中發現,蘭寧博士的死并不簡單,他懷疑是一臺機器人違反
關鍵字:
工業機器人 人形機器人 人工智能
超導、核聚變、量子計算和人工智能被譽為可以主宰人類文明走向的四大技術前沿。前三大技術目前基本上處于實驗室預研階段,人工智能則在這一二十的時間里得到了長足進步的發展。芯片方面,從可以做并行計算、擅長做乘加運算的GPU,到可以針對各類AI算子進行定向優化加速的NPU,到可以通過級聯的方式形成大規模訓練集群的高端訓練芯片,算法方面,從可以提取圖像特征的卷積神經網絡到可進行時空對齊、初步具備上下文理解能力的Transformer,從各式各樣的小模型到LLM大語言模型,各類創新層出不窮,不斷推進著人工智能發展的無盡
關鍵字:
202409 智能座艙 人工智能 AI
當前,隨著人工智能的蓬勃發展,對芯片技術工程師需求不斷增加,許多公司將目光投向越南,憑借人力資源和成本優勢,越南成為了吸引半導體產業巨頭關注的“磁石”。據了解,三星、英特爾、高通、英飛凌、安靠等眾多世界半導體行業大型企業紛紛在越南開展投資,并取得一定成功。預計到2024年底,越南半導體產業總值將超61.6億美元,使越南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重要生產中心。最新消息是,據中國駐越南大使館經濟商務處8月27日引用越通社報道稱,越南總理范明政日前簽發《關于加強半導體芯片、人工智能和云計算領域高素質人力資源培訓政府令》
關鍵字:
越南 半導體 人工智能 人才培養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晶圓代工季度追蹤》報告指出,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晶圓代工行業的營收環比增長9%,同比增長23%。盡管整個邏輯半導體市場復蘇相對緩慢,但全球晶圓代工市場數據已有明顯的復蘇跡象。
關鍵字:
晶圓 代工 中芯國際 人工智能 臺積電
8月20日消息,由于在中國市場推出其最先進的駕駛輔助功能遭遇難題,特斯拉在與中國電動車制造商的競爭中顯得稍顯落后。這些本土制造商已經開始銷售可以在城市街道自動巡航的車輛。中國是特斯拉除美國之外的最大市場,中國是特斯拉在美國之外的最大市場。公司希望本地司機廣泛使用名為“全自動駕駛”(FSD)的軟件,實現從起點到目的地的全自動駕駛。盡管系統可以獨立操作,駕駛員仍需隨時準備介入。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上月預計,中國監管機構將在今年年底前批準這些在美國已被允許使用的功能。但據熟悉官方想
關鍵字:
特斯拉 FSD 駕駛輔助 小鵬 人工智能
8月15日消息,谷歌前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長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此前表示,谷歌在人工智能競賽中落后都怪遠程辦公政策。但周三他收回了這番言論。施密特在周三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我在提及谷歌及其工作時間時說錯了話,對此我感到遺憾。”施密特于五年前離開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他此前在斯坦福大學的一次公開演講時,針對有關谷歌如何與OpenAI競爭的問題,批評了谷歌的遠程工作政策。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中,施密特說:“谷歌決定更重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早點回家和在家工作,而不是贏得競爭。”他
關鍵字:
OpenAI 谷歌 人工智能
馬斯克在社交媒體透露,人工智能模型Grok 2測試版即將發布。馬斯克去年成立人工智能初創公司xAI,今年3月時正式宣布開源3140億參數的混合專家模型Grok 1。4月16日,xAI推出了升級版的Grok 1.5V。除了即將發布的Grok 2外,xAI的Grok 3使用了10 萬塊英偉達H100芯片進行訓練,預計將于年底發布。
關鍵字:
馬斯克 大模型 Grok 2 測試版 人工智能 xAI
人工智能介紹
人工智能目錄
【簡介】
【人工和智能】
【人工智能的定義】
【實際應用】
【學科范疇】
【涉及學科】
【研究范疇】
【應用領域】
【意識和人工智能的區別】
【強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簡史】
【電影】
【相關著作】
【安全問題】 【簡介】
【人工和智能】
【人工智能的定義】
【實際應用】
【學科范疇】
【涉及學科】
【研究范疇】
【應用領域】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