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日,有知情人士透露,上海國有企業巨頭之一上海廣電集團(下稱上廣電)深陷虧損泥潭,直接牽涉滬上至少8家銀行的大額貸款安全。
“貸款總額遠不止于50億元這個數字。”一位金融界權威人士透露,上廣電涉及的銀行信貸量比外界想象的還要多。而一位與上廣電有信貸往來的銀行人士則進一步透露,“統計上廣電和大小子公司的銀行總貸款量,已經超過了100億元。”
據了解,光是虧損嚴重的廣電NEC項目,就涉及兩筆數額共超50億元的銀團貸款,其中工行、中行等均數量較
- 關鍵字:
上廣電 液晶 面板
- 4月2日消息,近日中國內地面板廠上廣電傳出瀕臨破產的消息,對于臺灣中小尺寸面板廠來說利大于弊。上廣電雖只有1座5代廠、產能不大,但破產后造成中小尺寸面板供給下降,面板價格可望攀升。但法人認為,上廣電財務困難可能導致臺灣面板上游零組件廠面臨呆帳風險,不過長期來看,對臺系面板廠還是正面訊息。
目前上廣電的全球市占率約只有1-2%,產能100-150K,對全球面板的供需平衡影響不大。但上廣電5代廠停工后,下游廠商的轉單效應對臺系面板廠還是利多,且臺廠又比韓廠具有接單優勢,整體來看是正面訊息。
此
- 關鍵字:
上廣電.,面板
- 上廣電集團迎來第二次大重組?
上海廣電集團或將迎來一場新的大重組。
昨天有媒體稱,由于陷入資不抵債,上廣電已被上海市政府屬意上海儀電控股集團“托管”。上廣電集團一位內部人士就此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沒有否認被“托管”之事,但強調“要多看看一個企業、一個產業成長的歷史,調整本身,與國家宏觀、微觀的產業政策緊密相關。”
上廣電的日子確實不怎么好過,旗下兩大上市公司廣電信息(4.31,0.00,0.00%)(600
- 關鍵字:
上廣電 液晶面板
- 上海最大的國有集團之一——上海廣電集團(下稱“上廣電”)已“資不抵債,需要外力援助走出困境”。
此前,上廣電已被上海儀電集團(下稱“上儀電”)托管,上廣電未來將走向何方?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獲悉,上海市政府于3月25日成立上廣電托管小組,該托管小組主要負責上廣電的債務處理和資產重組,該小組由8名成員成立,組長由上儀電董事長蔣耀擔任。
一位上廣電前中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儀電在3月
- 關鍵字:
上廣電 光電子
- 上海最大的國有集團之一—上海廣電集團(下稱“上廣電”)已陷入資不抵債的危險境地。
21世紀經濟報記者獲悉,上海市政府于3月25日成立上廣電托管小組,負責上廣電的債務處置和資產重組,小組成員由上海儀電控股集團(下稱“上海儀電”)和上廣電的管理層組成,負責人為上海儀電董事長蔣耀。
“上廣電靠自己已經過不下去了,總得有人來解決,所以市政府找到了上海儀電。”接近托管小組的知情人士稱,上廣電去年一年的虧損額就高達18
- 關鍵字:
上廣電 TFT-LCD 液晶面板
- 全球第三大液晶面板廠商日本夏普擬將旗下六代廠賣給上海廣電集團.不過中國業內人士指出,上廣電籌建的生產線有意引入夏普技術早有耳聞,不過技術轉讓形式等問題使得雙方談判久拖不下,合作前景尚不明朗。
上廣電集團一位人士指出,上廣電與夏普的談判已有一年多了,不知為什麼日本媒體拿它出來炒.而且現在也不好說一定會選擇夏普合作,還有其他合作方在談.新生產線的開工并沒有時間表,目前國際上面板產業形勢太差了。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稱
- 關鍵字:
上廣電 液晶 夏普
- 上廣電遇到了新的誘惑。
7月5日,記者從有關渠道獲悉,對于正一直積極籌備國內首條第6代液晶屏的上廣電,其初步定在9月28日的開工儀式可能推遲到10月底,合資對象或將從NEC變為夏普,而生產線則可能升級至7.5代線。
事實上,長期以來上廣電一直便傾向于投資7.5代線,但由于政策支持和技術合作方都更加青睞6代線,因此其總投資超過20億美元的6代線計劃最終獲得了上海市政府批準,上廣電此時要再上7.5代線,除非能找到愿意投資并能提供7.5代線核心技術的合作方。夏普于2006年曾參與過深圳聚龍光電7
- 關鍵字:
夏普 上廣電 NEC 液晶屏
- 近年來,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資訊的快速增長,使得各個企業、團體所要觀看、監控的信息量越來越多,迫切的要求終端顯示系統朝著大型化、高清晰化發展。而大屏幕顯示系統具有大畫面,高分辨率的特點,可為用戶提供的信息含量大,受到公安、交通、電力、軍事、水利等眾多行業與部門的歡迎,并且發展勢頭非常迅猛;據統計,目前國外市場的增長速度每年在10%以內,而國內市場的增長速度已經超過30%以上。面對大好機遇,如何把握行業發展趨勢,更好的迎合客戶需求,真正做到為客戶著想,成了每一個大屏幕拼接顯示系統提供商值得深思的
- 關鍵字:
液晶 PDP顯示 上廣電
- 盡管股價在進入2008年后屢創新高,但京東方與上廣電、龍騰光電三方的重組合并之路卻已走到盡頭。京東方2007年12月29日公告稱,三方重組遇到“技術性的障礙”,暫時無法推進;而其后廣電電子、廣電信息雙雙停牌,公告母公司上廣電集團進行內部重組,計劃將五代液晶線劃入到廣電電子上市公司資產中去。種種跡象表明,三方重組已經貌合神離,與一年多以前的設想漸行漸遠。
談判一年未出結果
從2006年12月28日首次公開宣告即將與上廣電、龍騰兩家公司合并液晶五代線的消息,到2007年
- 關鍵字:
京東方 液晶 上廣電
- 2007年全球液晶面板市場在經歷了一段低潮后終于復蘇,國內三大液晶面板廠商上廣電、京東方和龍騰光電也受益匪淺,紛紛擺脫虧損開始贏利。但這股回暖的東風帶來的不只是和風細雨,還讓三者之間的關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去年年底,已經醞釀一年多的三方重組方案,在上月廣電電子和京東方分別發表公告之后暫時擱淺,貌合神離的國內三大液晶巨頭又回到了獨立發展相互競爭的狀態;1月14日,上廣電旗下的兩家上市公司同時停牌,引發業界關注。
遭遇“技術性障礙”三巨頭整合擱淺
受國際面板市場大環境的
- 關鍵字:
液晶 面板 上廣電
- 中國液晶屏三巨頭的整合似乎走進了“死胡同”——隨著液晶屏行業的回暖,繼京東方去年停止剝離5代線的方案后,上廣電方面也有意將已經扭虧的5代線業務放入自己的上市公司。
1月14日,上海廣電集團旗下廣電電子(600602.SH)、廣電信息(600637.SH)雙雙因重大事項停牌,理由是控股股東上海廣電(集團)有限公司目前正在與廣電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討論重大事項。
雖然公告稱,該次討論的重大事項的方案有待于進一步論證,且存在重大不確定性,但消息人士告訴記者,這次停牌討論的主要方案就是將5代線注入廣電
- 關鍵字:
液晶屏 上廣電 CRT 液晶顯示 LCD
- 中國液晶屏三巨頭的整合似乎走進了"死胡同"——隨著液晶屏行業的回暖,繼京東方去年停止剝離5代線的方案后,上廣電方面也有意將已經扭虧的5代線業務放入自己的上市公司。
1月14日,上海廣電集團旗下廣電電子(600602.SH)、廣電信息(600637.SH)雙雙因重大事項停牌,理由是控股股東上海廣電(集團)有限公司目前正在與廣電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討論重大事項。
雖然公告稱,該次討論的重大事項的方案有待于進一步論證,且存在重大不確定性,但消息人士告訴記者,這次停牌討論的主要方案就是將5代線注入
- 關鍵字:
上廣電 液晶 5代線 液晶顯示 LCD
- 在波瀾壯闊的2007中國股市中,由*ST東方(000725.SZ)、廣電電子(600602.SH)、廣電信息(600637.SH)主演的液晶三方重組,最終證明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
2007年12月28日晚間,*ST東方率先公告稱,國內液晶三方重組因在操作上存在技術性障礙無法取得實質性進展——曾經為各方所熱切期待的中國液晶三巨頭整合,在2007年的最后一個交易日以無限期擱置告終。
爭奪話語權
這項被喻為“中國液晶托拉斯工程”的三巨頭重組計劃,可以回溯到整整一年前的12月28日。
- 關鍵字:
京東方 上廣電 龍騰光電 液晶顯示 LCD
- 被喻為“中國液晶托拉斯工程”的上廣電、京東方、昆山龍騰光電三大液晶巨頭重組計劃,終于開花結果。 9月28日晚,上海廣電電子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就國內薄膜晶體管顯示器(TFT-LCD)整合事宜,目前各方已就整合總體方案達成一致意見。目前,正在就相關事項進行完善和申報工作。 但廣電電子并未在公告中透露三方最終協議的合作細則,僅表示該公司將及時披露TFT-LCD業務整合事項的進展情況。&nbs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液晶 上廣電 京東方 液晶顯示 LCD
- 針對“三合一”方案破裂的傳聞,上廣電、京東方(000725)有關人士昨天均予以否認,強調本月21日在上海召開的京東方、上廣電和龍騰光電三方會議主基調仍然是繼續推行“三合一”,但是不知道本月底是否會有結果。記者昨天也從消息人士處獲悉,無論“三合一”是否成功,上廣電自己投建6代線的決心沒變,預計今年12月正式動工建設。 去年12月,在國家開發銀行、信產部等推動下,陷入經營困境的京東方、上廣電、龍騰光電三家宣布將各自旗下的5代線剝離出來,合并成立合資公司統一運營。合并原計劃6月底出結果,隨后又被推至9月30日。
- 關鍵字:
消費電子 液晶 上廣電 京東方 液晶顯示 LCD
上廣電介紹
上海廣電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電子信息行業的大型骨干企業之一,主要從事DLP數字光學電視,PDP等離子彩電,LCD液晶彩電,CRT彩電、LED顯示屏以及通訊類設備,網絡、IT類產品和稅控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連續數年名列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百強企業前茅。先后榮獲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上海市先進制造業十大品牌等稱號;SVA品牌連續多年榮獲上海市名牌產品稱號。2005年11月被上海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