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數西算"指通過構建數據中心、云計算、大數據一體化的新型算力網絡體系,將東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優化數據中心建設布局,促進東西部協同聯動。簡單理解,就是讓西部的算力資源更充分地支撐東部數據的運算,更好為數字化發展賦能。"東數西算"中的"數",指的是數據,"算"指的是算力,即對數據的處理能力。"東數西算"是通過構建數據中心、云計算、大數據一體化的新型算力網絡體系,將東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優化數據中心建設布局,促進東西部協同聯動。2022年3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查的計劃報告提出,實施"東數西算"工程。
閱讀詳細 >>2022年1月12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要形成"數網"、"數紐"、"數鏈"、"數腦"、"數盾"系統。
云計算是一種通過網絡統一組織和靈活調用各種ICT信息資源,實現大規模計算的信息處理方式,利用分布式計算和虛擬資源管理等技術,通過網絡將分散的ICT資源集中起來形成共享的資源池,并以動態按需和可度量的方式向用戶提供服務。
"東數西算"工程是國家重要的戰略工程之一。支撐"東數西算"的算力網絡將成為國家重要的算力基礎設施。據開放數據中心委員會ODCC數據,目前我國已有500萬左右標準機架的數據中心規模,但是東西部的使用情況差距巨大。
除了跨越物理空間的資源調用,這一工程的意義還在于加深基礎設施建設在時間維度上的積累,并促進了跨行業的交流合作。不僅政策制定和行業監管需要加大統籌和規劃力度,相關行業自身也需要把業務發展的可擴展能力做一個中長期的規劃。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8地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并規劃了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
"東數西算"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舉措,是整個社會"雙碳"目標實現的關鍵環節,并不僅僅是將"東數"拿到西部去"算",更是要逐步引導IDC產業有序從東部地區向西部地區轉移,并逐步將綠色、低碳的技術方案推廣、落地,最終在控制總能耗的前提下實現國內算力的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