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過剩:政府錯?企業瘋?還是國際陰謀?
2009年10月19日,國家發改委等十部門聯合舉行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信息發布會,其中一個重點是多晶硅產業。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99267.htm多晶硅分為電子級和太陽能級,后者是制造太陽能電池的基礎生產原料,是太陽能光伏行業的重要產業鏈,而太陽能將是中國新能源的主要發展領域之一。
“說多晶硅產能過剩,依據是什么?”國務院參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接受記者采訪時質疑說。
被稱為“世界最大太陽能硅片供應商”的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彭小峰則表示多晶硅產能過剩“是一個普遍的誤解,從有效需求看,太陽能行業的需求遠遠大于產能,不是一點,而是無限大”。
9月8日,賽維LDK高調舉行了萬噸級高純硅項目投產慶典活動,其產能遠遠超過2008年中國多晶硅4000多噸的全部產量。而在此之前,8月2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多晶硅產業出現“重復建設傾向”。“傾向”沒有多長時間,就上升到了有關部門“過剩”的判斷。
9月26日,國務院轉發了十部門《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嚴格控制在能源短缺、電價較高的地區新建多晶硅項目,對缺乏配套綜合利用、環保不達標的多晶硅項目不予核準或備案;新建多晶硅項目規模必須大于3000噸/年。
據悉,近期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兩部委針對光伏產業展開全方位調研,目的是具體了解多晶硅產能“到底有多大,過剩到何種程度”。9月10 日,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司長陳斌和相關部門負責人出現在江蘇中能硅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調研,這是一家多晶硅產能位列全球前三位的企業。
政府對多晶硅產能問題為何如此重視?在產能“過剩”問題上,為何又有不同的看法呢?
追問一:政府錯了?
三五年的時間里,中國的多晶硅市場仍然短缺,要依賴國外進口,2009年仍需進口1.4萬噸,所以根本談不上產能過剩問題。
除了石定寰、彭小峰,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太陽電池技術研究室主任王文靜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金融危機、光伏市場收縮的情況下,多晶硅產能最多也只能說是短暫的相對過剩,根本談不上絕對過剩。
“2008年中國生產太陽能電池250萬千瓦,對多晶硅材料的需求量近2萬噸,而國內產量僅4000多噸,所以80%的多晶硅需要進口,我預計,2009年中國多晶硅進口的比例雖然會有所降低,但至少在50%以上。”王文靜說,“在這種情況下,籠統地說多晶硅過剩會讓人難以理解。”
石定寰認為應從動態的角度看待產能問題:中國在建的多晶硅項目全部建好后,以現有的太陽能電池對多晶硅的需求量看,可能會有過剩,不過多晶硅僅是一種制造太陽能電池的工業材料,不是最終產品,必須和電池市場同步發展,達到動態平衡,否則到時候就會出現不足。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兼光伏專業委員會主任趙玉文說:“三五年的時間里,中國的多晶硅市場仍然短缺,要依賴國外進口,2009年仍需進口1.4萬噸,所以根本談不上產能過剩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