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市場分析 > 兩部委調查光伏產能:是否過剩爭議仍存

兩部委調查光伏產能:是否過剩爭議仍存

作者: 時間:2009-10-13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收藏

  “如果明年這個行業起不來,這些錢可能要打水漂。”中部某省會城市一位財政局長在一次座談會上向記者透露,該市為光伏產業拿出的財政配套資金已經達到20億。該市規劃,到2011年全市光伏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將達到1000億元,到2013年,全市光伏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將達到1600億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98834.htm

  有此雄心的地方政府在全國各地比比皆是。截至今年上半年,四川、河南、江蘇、云南等20多個省有近50家公司正建設、擴建和籌建多晶硅生產線,總建設規模逾17萬噸,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

  投資熱潮已經引起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的密切關注。8月份以來,光伏產業被列入產能過剩名單。繼前不久上述兩部委對鋼鐵、水泥、風電等產能過剩行業的調研后,近期兩部委也針對光伏產業展開全方位調研。

  新一輪調查

  一位地方發改委高新技術處處長告訴記者,本次調查應該是在發改委對光伏產業摸底后新的動作,目的是具體了解全國到底有多大的產能,過剩到何種程度。

  9月份,由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司長陳斌帶隊的國家產業調整調研組,來到徐州市對光伏產業進行了考察調研。

  徐州光伏產業2008年實現產值47.8億元,與2007年同比增長600%。為此徐州做了《能源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綱要》,提出到2012年該市多晶硅及光伏相關產業規模將達到1000億元。

  無獨有偶,全國越來越多的省市提出打造千億光伏產業的目標。江蘇發改委人士告訴記者,“江蘇的上述產業并不過剩,2/3的多晶硅需要從省外或者國外進口。”

  根據國家發改委的數字,2008年我國多晶硅產能2萬噸,產量4000噸左右,在建產能約8萬噸,產能已明顯過剩。我國光伏發電市場發展緩慢,國內98%用于出口,相當于大量輸出國內緊缺的能源。

  根據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調查通知,各地需要盡快將已建、在建和規劃的多晶硅、的產量,以及電耗數字、污染和技術指標,人員情況等一并上報。

  上述調查通知也指出,實施這項調查的目的是,“切實了解我國產業發展現狀,深入研究促進產業健康發展的相關措施,維護產業安全和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位地方發改委人士表示,將在在10月20日前拿出匯總數字和政策準備。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