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深圳IC設計業產值連續居中國前列

深圳IC設計業產值連續居中國前列

——
作者: 時間:2005-11-18 來源: 收藏
   “設計能力0.13微米,規模為5000萬門”——日前在北京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集成電路,俗稱芯片)展覽會”上,華為全資子公司深圳海思半導體的負責人向大家微笑著介紹公司自主設計的一款通信芯片產品時,在場的不少業內人士甚至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已經大大刷新了國內設計企業設計能力的最高記錄。”國家信息產業部的一位負責人感慨地說。

  實力實現了領先。作為又一個在深圳崛起的新興產業,深圳設計業產值已經連續三年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在深圳群聚的企業,也已經合力形成了一個“染指”通信、手機和數字電視等諸多領域的“群”。

  “群落”正在“發威”。在整個IC產業鏈中,業居于高端,是名副其實的“龍頭”。在國內興起的集成電路熱中,深圳IC設計大軍已經揚長避短,悄悄地搶占了國內IC產業鏈的高端。

  深圳成就“領頭羊”

  深圳IC設計業的脫穎而出,可以用“十年磨一劍”來形容。

  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伴隨著當時風起云涌的全國科技人才和科研院所“闖深圳”的南下潮,原國家無錫742廠、陜西驪山微電子所先后來深設立集成電路設計單位或辦事處。幾乎在同時,正在快速成長的中興通訊,也創建了IC設計部門。盡管當時的IC設計業還不成氣候,但就是這些由國企業開設的“設計點”或辦事處,構成了深圳IC設計業起步的家底。到1994年底,由賽格投資公司與全球第三大半導體公司ST合資的賽意法微電子設計所正式成立,這家當時深圳規模最大的IC設計企業,服務器、數據庫都與ST的35家設計中心實現聯網,并形成了從設計、封裝到測試等芯片設計業的一整套“前工序”業務,一舉使深圳IC業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不久,隨著國家重點工程“909”的實施,深圳的IC設計業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高潮,并快速形成了包括華為、中興通訊、國微、TCL等的主干IC設計群體,IC設計產品涉及通訊、金融、消費類電子、數字電視等諸多相關產業。最新統計顯示,2004年深圳的IC設計產值超過25億元人民幣,占全國IC設計業總產值的25%,已經連續三年居全國各大城市前列。深圳成功地在中國IC產業鏈的上游構筑了“高地”。

  深圳IC設計業今天的地位,已經得到了最為挑剔的國際風險投資機構的認可。這些對產業趨勢“嗅覺”最敏銳的國際風投機構,從去年12月底開始頻頻出手與深圳IC設計企業的“聯姻”。有統計顯示,目前深圳獲得國際風投注資的企業比例已經接近10%,其中留學生企業獲投比例更是達到了50%,集中度非常高。

  早早就起步,“無聲”地發展,10年時間,深圳又崛起了一個新興的產業。對于深圳的表現,國家863計劃專家組組長嚴曉浪給予了高度評價,他指出,深圳的IC設計產值能夠領先全國,說明IC設計已經成為深圳IC產業的一大優勢和特色。

“扎堆現”效應凸現

  把深圳推上全國IC設計先進地位的,是深圳成型的IC設計群。就是這個讓不少兄弟省市刮目相看的深圳IC設計群,匯聚了全國三成左右的IC設計企業和IC設計人才,令人羨慕的企業和人才雙“扎堆”效應已經在深圳凸現。

  最新統計顯示,深圳市目前共有IC設計企業近130家,從業人員5000多人,其中專業IC設計人員超過3000人。而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IC設計分會的最新數據,目前我國IC設計業已經擁有421家企業,從業人員約為1.65萬人。不難看出,目前深圳IC設計業無論是企業數量和從業人員,都在全國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深圳這一百多家生機勃勃的IC設計企業,主要包括“國字號”、海歸、民營、外資四類,各有所長。所謂“國字號”指的是國有企業,約有10多家,這批設計公司基礎好,項目源豐富,承擔了不少國家重大項目,目前在深圳IC設計業里充當了重要的“排頭兵”角色。另外,海歸派企業已經達到20家以上,他們一方面有著技術優勢和先進的開發理念,多數還與硅谷等重要的IC中心有著密切聯系,為深圳IC設計業帶來了強勁的沖擊力。而深圳土生土長的民營IC設計企業的隊伍最為龐大,它們機制靈活,扎根于信息產業的時間長,對市場有著深厚的積累,具有強大的創新活力。此外,港澳臺廠商獨資成立的IC設計公司也在深圳有了一席之地,目前在深圳已有20多家,這些公司與國際接軌密切,有著開拓國際市場的優勢。

  深圳的不少IC設計企業,憑借不俗的實力,已經成為國內IC設計領域的明星。在高端的技術領域,一些設計企業已具有0.13微米的設計能力,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芯片品種涵蓋了包括家電、IT、數字行業的各個方面。國微電子的數字電視應用芯片已完成設計;華為公司的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自主芯片設計產值已達8億元。不僅僅是這些在業界聲名赫赫的企業,深圳許多規模并不大的IC設計公司,拿出來的產品同樣讓人欣喜。劍拓設計有限公司研發的“銀行漢字終端主控芯片”已在國內銀行終端占據了60%的市場份額;創辦才3年的美芯集成電路公司海歸人員創辦的設計公司,設計的芯片已遠銷歐美市場,取代了日、韓的產品,成為GE、摩托羅拉、飛利浦跨國公司的供應商,已形成100萬美元以上的銷售額。

  企業在扎堆,人才也在扎堆,海歸派掀起在深創業的高潮是一個有力的說明。目前留學生在深圳成立的IC設計公司已經達到了20多家,是全國最多的城市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的IC設計人才不僅多,而且層次高,深圳艾科創新微電子公司的石嶺表示,公司100多人的IC設計隊伍中,“博士、碩士一大把,有60多人”。

  多股合力“助跑”

  深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應力不久前在與深圳IC企業座談時明確指出,深圳IC設計業這個最具創新精神的行業,盡享了深圳多年來創造的產業優勢、人才優勢、市場機制優勢和國際化優勢,這是新興產業在深圳獲得成功的“完美案例”。

  不容置疑的是,強大的市場需求有力地推動了深圳IC設計業的發展。統計顯示,目前深圳有計算機、程控交換機、彩電、手機廠1600多家,這為深圳IC設計企業贏得了得天獨厚的貼近客戶市場的優勢。許多深圳的IC設計公司反映,目前都是客戶廠商主動找上門來,“在IC產品上,基本上是一個供不應求的局面”。芯邦、天利等深圳IC設計企業負責人也一致表示,如果不是選擇在深圳創業,企業幾乎不可能有目前的快速發展局面。

 在市場驅動力的背后,政府是另一只有力的“推手”。作為七個國家級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之一,深圳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化基地在2001年底獲準成立后,2002年底正式開始運作,深圳市政府將其列為重點建設項目,到去年底已經投入1.5億元的專項建設資金,建設了共性化設計服務等IC設計所需的基礎平臺,可以開展工具技術支持、測試服務、IP交易等中介服務項目。此外,深圳還先后投入大量資金建設芯片測試平臺、扶持重點芯片項目,并與香港方面聯手,展開封裝測試和人才培養合作,大大助跑了深圳IC設計業。

  深圳發展IC設計業的優勢遠不止這些。劉應力還表示,深圳市政府經過多年的行政體制改革,已基本上與國際行政慣例接軌,對企業來說,深圳的“政府成本”優勢頗具吸引力。此外,深圳在吸引人才、通關效率等對IC產業至關重要的因素上也有著突出優勢。他表示,深圳市政府今后將一如既往地支持IC產業發展,并著力在提高產業整體質量和輻射力、提高企業成活率上下功夫,為IC企業創造更好的綜合發展環境。

  舞動“龍頭”找突破

  事實上,不僅是IC設計群在壯大,深圳IC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個以IC設計產業為龍頭,封裝、測試等方面也有一定基礎的產業鏈。不少專家指出,遺憾的是,深圳在IC制造方面一直沒有大的突破,產業鏈還不夠完善。針對這種現狀,在接下來的深圳IC業發展道路上,找準定位,多方并舉,構筑中國IC產業的重鎮,成為了深圳各界的共識。

  事實上,深圳在集成電路封裝和測試方面也積累了一定的基礎。深圳賽意法微電子公司已經形成了每年20億塊的生產能力,已完工的三期工程最大產能可擴充到年產40億塊。在制造方面,人們更期待近期有令人振奮的舉動。

  深圳IC產業的現狀令人對深圳未來IC業的發展產生了遐想。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長李武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深圳要在未來3到5年內發展成為國內重要的集成電路產業基地,就必須發揮自己的優勢,針對一些重大應用領域,發展深圳自己的特色產品,將整機系統與集成電路設計結合,構建相對完善的產業鏈和產業綜合環境,從而引導并占領市場。

  可以想像,深圳IC業,明天會更美。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