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條8代線?面板挑起中國彩電青天
不到一年時間,國內彩電產業就走完了從“面板荒到面板過剩的全過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97730.htm8月31日,對于國內彩電企業可謂是一個值得慶賀的日子。
這一天,北京數字電視產業園暨京東方8代TFT-LCD生產線奠基儀式在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市委書記劉淇,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等出席奠基儀式。北京數字電視產業園的建設,將吸引相關企業投資超過500億元,每年可形成近1,000億元的產值,提供超過2萬個就業機會,年上繳稅金超過40億元。
同日,南京市人民政府、中電集團(CEC)與日本夏普株式會社簽署協議,將成立合資公司啟動8代液晶面板項目、引入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及技術、并建立液晶顯示研發中心,三項協議總計投資650億元。南京市政府相關人士表示,希望通過上述項目打造世界一流的南京液晶谷,并在5年左右建成兩條以上高世代液晶項目、以及三個配套產業園區。
與北京、南京有著同樣“大屏幕液晶沖動”的地區不在少數。近期有消息透露,三星電子計劃斥資32億美元在華建設8代線,但目前正在對蘇州和深圳兩城市進行選址評估。龍騰光電昆山的7.5代線(準8代線)、京東方合肥6代線項目已經開工建設。雖然上海上廣電正面臨重組的巨大變數,但是在上海已經形成的較完整平板顯示配套產業鏈的基礎上,投影時代網分析認為上海市的“8代線”沖動也不會就此罷休。
據年初國務院通過電子信息產業振興規劃,將彩電轉型和新型顯示器核心關鍵器件產業建設列為今后三年信息電子產業重點支持項目后,不到一年的時間,國內大尺寸液晶面板項目不僅實現了零的突破,更是一口氣增加到了最多可能達五條8代線的計劃。按計劃產能計算,2011年底到2012年底這些生產線產能逐步開出后,國內大陸面板產能將和日韓臺形成四足鼎力的局面。加上長虹投資的等離子屏項目,到那時國內彩電終端企業不僅不再需要面對面板荒,甚至可能在面板產能過剩中撈到“更大的油水”。
國產面板將解決我國彩電企業上下游配套和上游資源受制于人的問題。彩電市場進入平板時代以來,上游資源受制于人已經成為國內彩電企業的心病。08年國內彩電市場平板電視銷售額超過傳統CRT電視,09年則可望在銷售數量上超越CRT電視。平板產品占據彩電市場主導市場的地位基本奠定。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內彩電產業面臨著多年積累的軟硬資產貶值、流失的風險。06年底到07年初,以及今年第二季度以來,國際彩電企業紛紛采用“上游資源”杠桿調控國內彩電市場,使得國內彩電企業或者瀕于虧損,或者高產不高出。而平板顯示的面板產業是典型的高投入、高風險、高技術的行業,以國內彩電企業自身的積累根本無力解決上游產業配套的問題。面對這樣的產業困境,08年底中央及時做出決策,開始全面推進“彩電轉型”工作。
熱衷面板工程的不僅是中央決策機構,更包括眾多的“GDP”追隨者。高技術、高投資、高回報的三大優勢足以使得各地政府面對“高風險”也敢鋌而走險。據統計,國內在建或者規劃中的液晶面板項目當地政府出資均不少于三分一,甚至高達一半左右。同時,液晶面板項目落地還能得到當地政府眾多的優惠政策的支持。
面板挑起中國彩電青天
“一條8代線就是一千億產值”,有關人士一語道破各地努力爭奪液晶面板項目的原因,“即便是北京這樣的超級大都市千億產值的項目也就那幾個”。液晶面板項目為當地貢獻的不僅僅是產值、就業和稅收。作為一個產業鏈密集性行業,液晶面板項目的落成往往帶動上下游眾多產業的發展:倉儲、物流、模組項目、整機項目、玻璃基板項目、濾光片項目等眾多配套項目都可能紛至沓來。初期之外,具有技術密集型特色的液晶面板產品還可能帶動當地的科技創新能力的建設和發展。“好處太多,因此再大的風險也值得嘗試”,有關專家這么認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