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浮華褪去 終端市場成光伏業新寵兒
多晶硅,一個曾經令無數企業神往的字眼。近年來,由于世界半導體產業及光伏產業的發展,尤其是受硅太陽能電池發展所驅動,多晶硅市場得以迅猛增長。其價格從2006年初的每公斤50多美元,漲到100美元,最高的時候漲到了480美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96556.htm強大的需求和豐厚的利潤刺激著國內眾多上市企業投身多晶硅產業。據中投顧問最新發布的《2009-2012年中國多晶硅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從2006年下半年開始,多晶硅概念在國內逐漸升溫,許多上市企業紛紛涉足其中。2006年以來我國多晶硅項目累計投資已達440億元。
然而,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不期而至,曾經的市場寵兒也風光不再,甚至成為“摔得最慘的一個”。2009年國際多晶硅遠期合同加權平均價格比2008年下跌30%至107美元/公斤,現貨價格則在2009年5月已跌至60-70美元/公斤。
中投顧問能源首席研究員姜謙指出,當行業利潤不再,甚至出現虧損經營狀況之后,企業投身多晶硅行業的熱情也會消失殆盡。近日有消息傳出,四川省一些多晶硅企業已經出現間歇性停產,這應該是國內多晶硅行業大洗牌的先兆。
幾家歡喜幾家愁,光伏產業曾經的寵兒—多晶硅浮華褪去之后,必定有新的替代者。而終端市場則有望成為這個新的寵兒。
7月14日,賽維LDK太陽能有限公司宣布收購意大利太陽能市場專業系統整合商SGT公司的控股權。收購后賽維LDK將持有SGT公司70%的股份。這是繼6月中旬拿下國內的敦煌10兆瓦太陽能項目之后,賽維LDK加快向光伏下游拓展的又一表現。
姜謙指出,賽維LDK向光伏下游拓展的動作可以看作是光伏產業的一個風向標。預計未來會有更多的企業跟隨它的步伐。而近期的一大利好是,7月21日財政部、科技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了《關于實施金太陽示范工程的通知》,由于該項政策重點支持光伏發電示范項目,這也將會給企業投身光伏電站建設帶來更多的信心支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