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京東方六代線動真格 市場低谷就是成長機會

京東方六代線動真格 市場低谷就是成長機會

作者:鄭迪 時間:2009-04-14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收藏

  “沒有政府的大力投入,任何一家廠做都不可能成功。”王東升強調,對于一個項目的成功,還要站在國家戰略的角度去評價,“企業技術、產品、成本有競爭力,長期盈利當然好;但另一種情況是,技術能解決,產品能賣出去,卻不一定馬上盈利,不過在國家的支持下,民族產業起來了,民族彩電企業盈利、市場份額上來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93412.htm

  產業化要有“大國心態”

  據DisplaySearch統計,2007年全球平面顯示器用出貨金額為1060億美元,首次突破千億大關,其中液晶顯示器占900億美元、占比近85%,到2015年,將達到近90%的市場份額。

  “或許這將是中國顯示產業的歷史性機遇。”歐陽鐘燦認為,平板顯示產業是繼汽車和計算機產業之后,第三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新技術產業,液晶顯示在其中占據主流地位,液晶制造環節又是液晶產業的中堅環節。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已公開或論證中的有彩虹集團咸陽液晶玻璃基板生產線、張家港市六代線項目,成都、合肥項目,以及北京八代線,深天馬在成都、武漢的兩條4.5代線。再加上昆山龍騰光電籌劃的7.5代線,以及上廣電一直表示要投資興建的一條六代線,匯總起來有近150億美元的新增投資。

  這些將陸續開工的生產線預計最晚也會在2011年之前投產。這些投資中,僅在2009年內就會落實95億美元,約占當年全球110億美元新增投資的80%。

  顧文軍則樂觀預計,中國大陸將很有機會在這次產業浪潮中成為全球液晶新的一極。在他看來,盡管中國大陸存在核心技術和研發能力較弱、產業鏈不完善、現有規模不夠等短板。但是,中國大陸發展液晶產業具有明顯的后發優勢、有豐富的經濟和人力資源、差距明顯的制造成本,并有巨大的內需市場。而這些,正是日韓以及中國臺灣地區無法跨越的要害。

  歐陽鐘燦也表示,中國正處在中期工業化進程中,要建立一種產業化層面上的“大國心態”,不要對短期內的虧損和不利斤斤計較,要重視戰略性的投入。在企業技術創新的背后,應該是一個國家和社會持續支持自主創新的承受力,這種承受力體現在各個方面——心理上、文化上、政策上、資本上和市場方面都要有。

  而對于日韓已將面板做到了液晶十代線,中國企業如何自主創新與追趕的問題,歐陽鐘燦指出,“液晶顯示屏技術的分代不同于集成電路,第五代線的工藝與第六代、第七代等并沒有根本區別,只是玻璃基片越做越大,在搬運方式及設備等方面存在差異。”

  在他看來,真正的顯示技術還在發展之中,比如還在研制既可利用日光又可利用背光電源的節約型液晶顯示器,還有能卷曲的OLED等許多創新技術沒能市場化,“這樣就可以給我們國家新機會,所以中國的液晶產業雖然錯過了早期發展的時光,但珍惜今天和未來的歲月,為時不晚”。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關鍵詞: 京東方 液晶 面板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