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是否正在跌出合同制造業?
2008年初,俄羅斯被視為新興的合同制造地區,是快速崛起的“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之一。iSuppli公司在OEM、電子制造服務(EMS)、原始設計制造商(ODM)、元件供應商和金融領域中的客戶,對俄羅斯的電子制造業市場機會抱有強烈興趣。
但由于經濟衰退和金融危機的影響,似乎進軍俄羅斯市場的興趣已經消失殆盡。而且,在俄羅斯開展業務的電子制造商過去曾遇到許多問題。
最近的EMS活動突顯俄羅斯存在的問題
快速回顧一下主要EMS提供商的戰略與戰術行動,可以發現目前在俄羅斯開展業務可能不是最好的主意。
考慮以下跡象:
作為較早進入俄羅斯市場的廠商之一,Elcoteq自從2004年啟動其圣彼得堡工廠以來經歷了非常困難的時期。由于Elcoteq的企業與地區戰略有缺陷,這家圣彼得堡工廠從未被看作是成功之舉。在其短短的歷史中,該工廠曾兩次被掛牌出售。1月15日,Elcoteq管理層宣布將關閉該工廠,納入其重組計劃。
有幾次,偉創力曾公開暗示將向俄羅斯擴張業務。2008年初,偉創力與Elcoteq簽署了收購其圣彼得堡工廠的協議。但是,后來偉創力決定放棄收購計劃,并向Elcoteq支付了大約100萬美元以取消原來的合同。iSuppli公司認為,液晶電視元件及系統的進出口關稅促使偉創力做出了停止向俄羅斯擴張的決定。
富士康和惠普在2007年8月宣布,雙方將在圣彼得堡建立一家投資5000萬美元的合資企業,生產個人電腦。當初預計該工廠每月將生產40000臺電腦。盡管富士康在2008年4月開始興建這家工廠,但投產計劃被推遲。現在,該工廠計劃將在今年稍晚的時候投產。
經濟,貿易政策,分銷與政府障礙
iSuppli公司的專家與業內人士指出,有幾個因素打擊了廠商對于俄羅斯的興趣。
其中一個妨礙因素是俄羅斯經濟所固有的問題。該市場不穩定,存在諸多社會與政治問題,而且面臨原油價格下跌。俄羅斯經濟未來強勁成長的希望似乎不大。
從運營角度來看,俄羅斯的關稅和增值稅也對俄羅斯內部及出口的總體登陸成本產生不利影響。
在這些問題和其它問題上,俄羅斯政府經常改變政策和法律,導致商業環境充滿不確定性。
“對于我們和其它公司來說,俄羅斯市場存在一些挑戰,”一家領先的北美半導體供應商銷售主管表示,“把元件運進這個地區非常麻煩,關稅和海關造成的延誤多達四周。政府政策變化不定。”
在半導體、模塊和組件進入俄羅斯之后,該國也缺乏有效率的配送運輸系統。因此,有些Elcoteq供應商把部件運到芬蘭,而不是圣彼得堡,以簡化這一過程。
而且,在俄羅斯取得商業成功主要靠關系,而不是靠競爭力。“在后普京時代,黑手黨情況沒有變化,但在某種程度上,該地區做生意仍然需要認識適當的人,”iSuppli公司的首席開發官Greg Sheppard表示。
缺乏半導體制造業
另一個妨礙俄羅斯合同制造業發展的因素是缺乏國內半導體供應,而國內供應可能有助于改進和優化該地區合同制造商的效用。
“目前俄羅斯只有為數不多的半導體制造,除了Mikron之類政府補貼的項目,該項目面向國防,”iSuppli公司的半導體制造首席分析師Len Jelinek表示。
假冒產品,犯罪與安全
在俄羅斯面臨的另一個挑戰,類似于在巴西,是電子供應鏈中假冒產品的沖擊。就消費電子來說,以前有報道稱俄羅斯有高達80%的DVD是來自黑市。
最后iSuppli公司了解到,猖獗的犯罪與安全問題讓人對在俄羅斯做生意望而卻步。考慮到上述因素,近期外界對于俄羅斯合同制造商市場的興趣不太可能上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