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中移動接受P2P開放模式重構互聯網

中移動接受P2P開放模式重構互聯網

作者: 時間:2008-12-09 來源:EDN 收藏

  正在力爭成為全球未來核心網架構發展方向的指引者,目前,國際電信聯盟已經將確定為NGN下一步演進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這有可能實現我國在國際通信標準制訂方面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90076.htm

  力爭成為全球未來核心網架構發展方向的指引者,他們也對許多運營商談之色變的送出了橄欖枝。

  11月28日,牽頭的分布式業務網絡技術白皮書在京發布,這也是運營商第一次提出利用P2P技術來為今后的通信網絡服務。據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黃曉慶介紹,力圖通過P2P技術和分布式計算技術,結合電信網絡可運營、可管理的框架,架構未來融合業務的核心網。

  在的努力下,國際電聯已經將DSN確定為NGN下一步演進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這有可能實現我國在國際通信標準領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中移動的雄心

  中國移動這一次高調推出DSN,可謂“雄心勃勃”。黃曉慶告訴記者,如果說以往是設備廠商在推動通信行業的技術進步,那么,未來運營商將成為新的創新中心,“因為只有用戶的需求才是創新之源,而我們是產業鏈上離用戶更近的一環。”

  黃曉慶介紹,DSN構想就是在這一背景下產生的。盡管目前這一技術架構并沒有進入實用階段,但中國移動想推動其成為未來核心網架構的技術演進方向。

  中科院聲學所侯自強教授告訴記者:“DSN并不是首先研究怎么收錢,怎么分類,而是要通過一個重疊網來提供多樣化服務,比如做P2P,像電信網一樣,可以控制優化數據流,可以監管內容,實現過去在上做不到的事情。”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司副巡視員戴曉慧則強調,與傳統的電信網絡相比,互聯網無論從業務提供范圍,業務推出周期,還是網絡架構的簡單、可維護等方面,都顯示出巨大的優勢。這就要求運營商跟蹤先進技術發展,結合應用實際,拿出新的具有知識產權的技術方案,DSN可謂應運而生。

  實際上,從2007年開始,中移動就啟動了DSN的研發,在黃曉慶擔任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以后提出的WiiSE(無線互聯網IP服務環境)計劃中,DSN是其中重要一環,聚焦于核心網技術。今年早些時候,國際電信聯盟ITU-T的SG13工作組確定DSN為NGN下一步演進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中國移動研究院網絡所所長魏冰告訴記者,成為公認的研究方向很重要,因為這一研究方向確定之后,業界會有很多人研究制訂技術標準,對于產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影響將非常大。

  接受P2P

  值得注意的是,DSN架構中采用了P2P通信模式,如果發展成功,那么中國移動可能是國內甚至全世界第一個全面接受P2P并建議以之構建未來網絡的電信運營商。

  侯自強對此評論道:“我認為中國移動這幾年在看待互聯網方面有了大的變化,就是看到用圍墻限制已不可行,因此決定走向開放。”

  黃曉慶認為,接受P2P模式帶來的第一個好處是可能會大幅提升網絡使用效率。DSN是分布式的,能夠根據各種應用在多個地區、不同的場景綜合起來進行內容的分發,峰值不會在同一時間達到,網絡效率即被提高。如果說現在使用的一套電信系統能支持1000萬用戶,未來DSN時代,一套系統將有望支持 1億用戶,這不僅是節省硬件投資,而且,大大提高了使用效率。

  長久以來,電信業務靠經營收入而發展,互聯網業務靠廣告運作獲得收入,前者要保全所有服務的到位,而后者則完全不需要;若說前者因符合商業規律而主導通信業,后者因創新能力,也有很大空間。DSN就是融合兩者優點的平臺,它吸納P2P等分布式技術,將為融合網絡帶來暢想的空間。

  先方向,再業務

  對于立志成為技術標準的DSN來說,發展的速度至關重要。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總工程師蔣林濤告訴記者,與互聯網相比,電信業務發展之所以比較慢,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電信業務始終是考慮全網的,始終考慮大規模生產,于是乎就習慣把標準化做得很完善,因此時間就很長;第二個問題就是它的封閉性,電信業務的封閉性導致了競爭上的弱勢。而互聯網業務則相反,非常的開放,所以做起來很簡單,每個人都可以開發業務,因此它的業務開發得很多,這也促進了互聯網快速發展。

p2p機相關文章:p2p原理




關鍵詞: DSN 中國移動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