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屏升溫 液晶面板商嘗試內嵌式研發
iPhone引發觸摸式面板商機爆發,據國際調研機構Displaybank預測,2008年全球觸摸面板市場將以43.2%的年成長率,達到18億美元的規模。目前在觸摸面板市場上,較常見的觸摸技術有電阻式、表面電容式(SurfaceCapac-itiveType)、表面音波式、紅外線式與電磁式等5種觸摸技術,而過去全球觸摸面板市場上,約有90%比重是以電阻式觸摸面板技術。
廠商增加投入開發
觸摸面板廠商應產業多元化的應用需求與使用上的方便,不斷地發展及改善其觸摸面板技術與產品,于是從原本僅5大類觸摸技術,逐漸發展出超過10種以上具有創新性的觸摸技術。除了電阻式觸摸技術較常見于可攜型行動產品上的應用,如手機、PDA(個人數碼助理)、PND(便攜式自動導航系統)、DV(數碼攝像機)與掌上型游戲機等之外,同時為了應用在大型游戲機、售票機、ATM(自動柜員機)、POS(銷售終端)與Kiosk(觸摸屏查詢一體機)等大眾應用產品上,針對不是特定使用者對象的操作習性多樣化,需采用耐用度高的表面電容式、紅外線式與表面音波式觸摸技術。
至于50英寸以上的大型顯示屏幕方面,則是以紅外線偵測方式與影像偵測方式等光學式觸摸技術為主。另外一些面板廠商為了取得市場競爭優勢,進一步合作開發創新性觸摸技術,由此可見未來在電子產品應用發展日益多元化形勢下,其扮演人與機器溝通接口的創新性觸摸技術,將如雨后春筍般不斷地涌現出來。
投射電容式技術加入新戰局
電容式觸摸技術依偵測觸摸點原理,大致上可分為表面電容式和投射電容式2種技術,表面電容式觸摸技術基本上是屬于類比式偵測觸摸點技術,僅能一次偵測一點的訊號;投射電容式技術由于需先將電極圖案化,是屬于數碼式偵測技術,因此可一次辨識兩點以上觸點信號。
由于電容式觸摸技術在制程上的門檻仍然相當高,通常表面電容式技術可應用在ATM和娛樂場所的游戲機等大尺寸觸摸屏幕產品上;而投射電容式技術由于需先電極圖案化,較不易制作出大尺寸觸摸面板產品,僅應用于手機與MP3/MP4播放器等小尺寸可攜式行動產品。另外其他技術如觸摸開關和觸摸板在原理上,亦屬于投射電容式觸摸技術。
現在投射電容式技術應用正以手機如iPhone為中心逐漸擴大,而目前大多數手機產品,基于降低成本的考量因素,仍是以電阻式觸摸面板為主流技術。但是有些市調機構卻相當看好電容式技術,并預測認為電容式的觸摸傳感器技術,包括觸摸屏幕、觸摸開關和觸摸板等會后來居上,2007年出貨規模約有2350萬臺,預測至2009年電容式技術產品出貨規模將達5000萬臺,是2006年出貨規模的8倍。
另外對投射電容式觸摸面板而言,身負辨識觸摸點位置任務的控制IC(驅動電路)是不可或缺,目前除了iPhone觸摸面板控制IC廠商外,投入開發投射電容式觸摸傳感器控制IC的廠商有美商CypressSemiconductor、美國SynapticsTechnology(新思科技)和已購并英國Quantum ResearchGroup的美商Atmel等。除此之外,日本OMRON等亦出貨觸摸開關的控制IC產品。
至于中國臺灣勝華(Wintek)、接口光電和韓國電阻式觸摸面板廠商DigiTechSystems等,亦有投入開發電容式觸摸面板市場,除了勝華出貨投射電容式觸摸面板給蘋果之外,接口光電與義隆電子(EMC)亦積極投入此一市場。接口光電還計劃至2008年年底,將電容式觸摸面板的產能從目前占總產能10%提升至20%,相當于月產能100萬片;而義隆電子亦提供具備Multi-Touch、手寫輸入功能的控制IC與其觸摸面板模塊。
液晶面板廠商嘗試內嵌式研發
盡管這些傳統外掛式觸摸面板價格逐年下滑,但是薄膜晶體管面板廠仍需致力于觸摸面板與面板模塊的簡化與輕薄化,以期達到降低成本及滿足終端產品廠商輕薄化外型設計的要求,因此全球一些TFT(薄膜晶體管)面板廠于數年前便投入開發內嵌式觸摸面板技術,即把觸摸功能內置于液晶面板內。由于省略外掛式觸摸面板模塊,不僅可提高顯示面板的透光率,還可進一步提高產品的良率與可靠度,以及降低成本。
最早發表內嵌式觸摸面板技術的是日本TMD,于2005年成功開發出結合觸摸面板功能與光筆輸入功能于一身的2.8英寸、分辨率為400×240的液晶面板。其技術主要是在LTPSTFT基板上嵌入光傳感器,可使用手指遮擋光線,或者光筆來進行輸入,并可通過提高光學傳感器的靈敏度,能夠像觸摸面板一樣地進行觸摸與輸入,規劃于2009年量產。除此之外,日本夏普亦開發出內嵌光感測式觸摸面板技術,并計劃于2008年年內投產。
再來就是韓國三星發表HTSP技術,它主要是在TFT前段制程中,把電阻式觸摸感測元件整合至TFT元件旁邊,具備降低成本、提高透光率、縮減面板模塊厚度及減輕重量等優點;三星已于2008年年初在第4代線正式量產小尺寸內嵌式觸摸面板,未來亦將擴大生產12.1英寸液晶面板,包括數碼電子看板等產品。然而LGDisplay亦已準備投資量產內嵌電阻式觸摸面板產品。
最后在內建電容式觸摸面板技術方面,友達(AUO)則結合達虹的CF產能及ITO鍍膜技術所開發,即在CF片背面上加鍍1層ITO膜,使用具ITO導電膜CF片的TFTLCD面板,即可內嵌觸摸功能,同時亦可進行Multi-Touch功能,包括SeikoEpson與LGDisplay亦同樣投入開發此一內嵌式觸摸面板技術。
在觸摸面板市場持續擴大之時,各種觸摸技術亦隨之不斷地改良進化,從原本是外掛式的觸摸面板模塊,逐漸進化至將觸摸功能內建于顯示面板內的內嵌式觸摸面板。盡管如此,由于觸摸面板是使用者以手指,或者筆來點擊觸摸與輸入,僅以音效來確認觸摸或者輸入的確實性,卻缺乏傳統機械式按鍵所具備的震動觸覺回饋的感覺。
因此如何強化操作觸摸面板的直接感覺,以期提高操作上的確實性,并進一步地提高外掛式電阻式與電容式觸摸面板技術的可靠度,更是目前各觸摸面板廠商需去克服的未來發展的課題。 電容式觸摸屏相關文章:電容式觸摸屏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