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計劃收購北電業務 華為再闖北美?
在電信以太網世界大會上,幾乎每個人都在問,誰有可能網絡的以太網和光纖業務?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89625.htm業內消息稱,很可能與愛立信一爭高下,競購北電光網絡和以太網業務。據透露,兩家已經向銀行調查了出售價格方面的細節。而思科、Infinera等,也可能成為潛在的收購方。
“華為將獲得難以估計的好處”,有行業專家如此評價。憑借北電網絡在的巨大影響力,華為的國際化戰略將一償夙愿,2007年華為在歐洲市場的攻城拔寨似乎將在北美市場重演。
“華為‘大鱷’來了!”有業內人士驚聲尖叫。然而颶風中心的華為卻異常沉靜。“我們完全沒有聽說要收購的事。”華為人士強調。
潛在買家
“考慮到我們的財務前景、財務報表,還有當前困難的經濟環境,我們清楚地了解我們不能維持現狀不變。”北電網絡總裁麥克·扎菲羅夫斯基(MikeZafirovski)如是表示。
有分析師認為,北電出售高利潤業務旨在保證基于無線系統的4G技術的研發,出售城域以太網業務將使北電網絡獲得10億到15億美元的資金,現金儲備增加30%到50%,進而維持公司其他業務的正常運作。
雖然尚且無法預計北電出售城域以太網的具體日程,但是北電已經明確開始了與買家的溝通。北電網絡首席策略官喬治·里德爾(GeorgeRiedel)透露,北電已同幾位買家進行了初步的溝通。“我認為這些買家表現出濃厚興趣。”潛在買家中,華為的名字赫然在列。甚至有消息稱,華為已經向銀行調查了出售價格方面的細節。
“華為是最有可能收購北電以太網業務的。”美國最大的專業電信行業媒體Lightreading分析文章認為,華為迫切希望進入北美市場,收購北電的這一部門將為華為提供一個非常好的機會;此外,華為在光網絡市場已經是主要的供應商,北電在40G/100Gbps領域的技術有助華為繼續在這一市場領先。
但華為官方對該消息堅決否認,“我們沒有聽說相關收購事宜”。
北美夢圓?
目前華為已成為全球光網絡市場的主要供應商,完全具備收購北電網絡的能力。華為至2008年2季度已是全球光網絡市場第二大設備供應商(僅次于阿爾卡特朗訊),華為去年實際銷售收入達125.6億美元———這與業界普遍估計的北電城域以太網15億到20億美元之間的售價相比顯得綽綽有余。
而北電網絡在40G/100Gbps等領域的技術優勢將鞏固華為在光網絡領域的領先地位。華為本身保持業界40G商用網絡最長無電中繼傳輸紀錄,在中國、歐洲、北美都有40G傳送技術的商用。項立剛)認為,北電與華為優勢技術的結合將在企業網方面帶給華為巨大利益,使華為整體技術力量都將大為增加。
同時,北電網絡對北美市場的長期滲透將為屢受北美市場壁壘阻擋的華為帶來福音。北電內部人士證實,北電的城域以太網在中國和北美兩個市場發展勢頭良好。作為北電根基深厚的傳統市場,北美每年的電信設備采購量是全球電信開支的一半。如果華為能夠成功收購北電城域以太網業務,那么這將比兩年前的合資公司計劃更貼近華為的北美夢想。
“現金牛”誘惑
在北美戰略之外,最讓華為驚喜的可能還是城域以太網帶來的高昂利潤。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指出,網絡城域以太網是北電增長速度最快的業務部門之一,部門營收約占整個公司總營收的14%.這即意味著華為的收購將不僅具有戰略上的市場價值,還將帶來實實在在的現金收入。
近年來,華為凈利潤率逐年下降,同時負資產率逐年上升,城域以太網或可成為華為未來的“現金牛”,帶動整個公司沖出財務壓力。
但也有分析人士擔憂,雖然2007年銷售收入高達125.6億美元,但是華為實際入賬凈利潤只有6.74億美元,如果再從收入中劃撥15億美元用于收購北電網絡,華為將可能面臨更嚴峻的財務危機。
另一家國內設備商中興則明確表示不會參與北電的競購。中興董事長侯為貴稱,中興近期內沒有并購計劃。“收購摩托羅拉或北電并不適合中興,因為整合后的優勢并不明顯,甚至無法收回成本。”侯為貴坦言,受限于財力因素,中興也暫時沒有能力收購這樣的全球電信巨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