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對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新政策的期待和建議

對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新政策的期待和建議

作者: 時間:2008-08-20 來源:中國電子報 收藏
  縱觀中國產業扶持政策,主要可分成4個階段:一是上世紀80年代的4項優惠政策,二是上世紀90年代的“908”、“909”重大工程專項,三是2000年頒布的國發18號文,四是目前的“十一五”發展規劃。應該說,國發18號文和2001年的國辦51號函、2002年的財稅70號文等確實推動了我國軟件與產業的發展。但對產業而言,這些政策沒有顧及產業和業、支撐業,使半導體產業鏈前后脫節。

  為推動我國軟件產業和產業發展,今年2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的財稅(2008)1號文《關于企業所得稅若干優惠政策的通知》公布實施。

  我對該政策的理解和解讀是:

  1.該政策千呼萬喚始出來,確實不易,是業內同仁的迫切需求。

  2.該政策對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設計、晶圓、、測試等)將產生很大的推動作用。

  3.該政策對集成電路線寬達到0.25微米以下的企業是有益的,使正在建設和即將竣工8英寸線的企業受益匪淺。

  4.該政策對集成電路線寬小于或等于0.8微米的企業也是有益的。

  5.投資者再投資集成電路生產和業生產,投資增加注冊資本,經營不少于5年,可按40%退還再投資部分已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稅款。這對投資者來說,比18號文多一益處。

  6.投資者再投資我國西部地區的集成電路和封裝生產,經營期不少于5年,可按80%退還再投資部分已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稅款。這對投資者來說,比18號文又多一益處。

  7.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同時享受軟件業的優惠政策,兩者都可兼顧。

  8.企事業單位購進軟件,其折舊或攤銷年限可以縮短到2年。

  9.集成電路生產設備,經主管稅務機關核準,折舊年限可縮短到3年。加快折舊,可降低企業稅負,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提高企業自身的造血機能。

  集成電路產業新政策的頒布,必將促進我國集成電路設計、封裝、測試業的發展。比照國外成功經驗并結合我國產業現狀,我有以下想法和建議:

  1.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半導體產業已是很成熟的產業,而我國的半導體產業仍較弱,需要政策的扶持才能茁壯成長。不僅是新投入企業需要扶持,現有企業更應扶持。扶持的面應惠及整個半導體產業,僅以線寬尺寸及圓片面積衡量技術高低是不完善的。已通過國家發改委、海關總署等4部門認定的集成電路企業,均應享受到政策的優惠,否則認定失去意義。

  2.進一步制定加大對國內資本和自主創新產品進行保護的政策。在產業鏈各環節挑選領軍企業,制定相關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促進產業做大做強,做專做精。

  3.比照軟件業認定流程,簡化認定程序,授權省級半導體行業協會組織辦理認定。

  4.加大政策落實力度,盡量避免政出多門。

  應明確政府牽頭部門,落實責任,確保權責一致,提高政策落實的時效性、可操作性以及執行政策的連貫性,在新政策未完全落實到位前,老政策應繼續執行。不應先破后立,而是應先立后破,且必須新政策立到位后舊政策才能破。如,新出臺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未執行到位,企業原享受的優惠政策就已經停止,今年5月又取消了國產設備投資抵免所得稅優惠政策,同時高新技術企業新的認定辦法又大大提高了門檻,將原有許多企業拒之門外。原4部委認定通過的集成電路企業不能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政策,使認定失去意義。增值稅轉型政策的推行將惠及國民經濟各部門,這是好事,但對已享受進口設備免稅政策的IC(集成電路)產業可能帶來負面影響。對這些政府均應予以高度重視。

  5.加快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如行業協會、研發中心等。大力改善社會服務環境,進一步提高退稅速度,放開轉倉貿易,嚴厲打擊產品走私,規范企業經營行為,杜絕不開票經營業務行為,營造公平的經營環境。

  6.相對提高產業集中度,有效利用國家資源。現在各地方政府相繼投資半導體產業,中央政府應進行適當調控。半導體產業是一個投資、技術、人才相對密集,高端和高風險的產業,對地域環境、公共配套設施要求高,不宜各地全面鋪開,造成國家資源的浪費。

  7.建立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扶持政策。是半導體產業的基礎,有些在高頻、高速、低噪聲、大功率、大電流等方面的制造技術是集成電路制造技術無法取代的。設備、材料是發展半導體器件及集成電路產業的基礎,俗稱“有一代設備、一代材料、一代工藝,才有一代產品”。目前,我國的設備、材料靠進口,技術落后于發達國家,國家應予以扶持。

  8.在融資上,政府應提供符合行業特點的中長期優惠資金貸款,且提供資金擔保的便利;政府應成立創業投資基金和融資擔保公司支持中小型研發企業,使其研發項目能夠便捷獲得商業貸款;政府應對新品研發、產品專利、技術標準、名牌產品及高技術人才的引進與培訓費用等予以補貼,所有政府補貼資金不需要企業重復交納所得稅,否則將弱化補貼的效果。

  9.在稅收政策上,由政府核定研發項目所產生的費用,予以雙倍抵扣;鼓勵企業投資,實行投資收益稅收減免或按投資額比例抵扣應納所得稅額。企業用于研發人員及人才培訓的費用可享受30%~50%的抵扣;對認定為產業鏈各環節的領軍企業,應比照鼓勵外商對能源、交通投資的稅收優惠政策予以扶持,促其進一步做大做強;鼓勵企業購置國產設備、國產器件并給予相應的稅收優惠。在當前人民幣升值的特定階段,應臨時對半導體外向型企業在符合WTO規則前提下,實行出口退稅、匯兌損失補貼或一次性免增值稅等變通調整。集成電路產品已實行零關稅,生產集成電路用的進口零配件、材料也應實行零關稅,這種稅率倒掛不利于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

  10.在技術與人才政策上,企業技術人才的個人所得稅超過20%部分可以改為稅前列支,并給予有特殊貢獻人才在購房、購車方面的費用補貼。

  11.由海關總署、商務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聯合制定“反禁運”政策。對國際限制出口中國的集成電路裝備、技術,鼓勵國產化開發,一旦開發成功,即列入限制進口目錄,保護國產產品。

相關鏈接

  《關于企業所得稅若干優惠政策的通知》的主要內容:

  集成電路設計企業視同軟件企業,享受軟件企業的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

  集成電路生產企業的生產設備,經主管稅務機關核準,其折舊年限可以適當縮短,最短可為3年。

  投資額超過80億元或集成電路線寬小于0.25微米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可以減按15%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其中經營期在15年以上的,從獲利的年度起,第1年至第5年免征所得稅,第6年至第10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對生產線寬小于0.8微米(含)集成電路產品的生產企業,經認定后,從獲利年度起,第1年和第2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3年至第5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自2008年1月1日起至2010年年底,集成電路生產企業、封裝企業的投資者,以其取得的繳納企業所得稅后的利潤,直接投資于企業增加注冊資本,或作為資本投資開辦其他集成電路生產企業、封裝企業,經營期不少于5年的,按40%的比例退還再投資部分已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稅款。

  自2008年1月1日起至2010年年底,國內外經濟組織作為投資者,以其在境內取得的繳納企業所得稅后的利潤,作為資本投資西部地區開辦集成電路生產企業、封裝企業或軟件產品生產企業,經營期不少于5年的,按80%的比例退還再投資部分已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稅款。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