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近技術前沿 提升創新價值
兩年一屆的英特爾杯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嵌入式系統專題競賽經過了三個多月的準備期,于7月中旬在上海交大進行了最后的參賽作品展示、評審與答辯環節。經過10多天,20余位業界專家、學者和企業技術精英的嚴格評審,比賽已經接近尾聲,大賽的最終結果將經過一定時間的動議期之后,最終于8月正式公布。在評審委員會工作之余,評審委員會的幾位專家代表與記者暢談了本次大賽的具體情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87056.htm在總結本次大賽的總體情況時,大賽組委會主任、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王越教授認為,本次大賽從最終提交作品和答辯過程來看,水平比上屆有明顯的提高。本次大賽的一個突出特色就是開發板的難度比以往都要大,采用的Intel Core 2 Duo核心產品技術相當先進,幾乎代表著當前市場應用技術的先進潮流,無疑讓學生能更貼近技術發展前沿,對創新的價值體現更突出。而絕大部分學生僅僅經過幾天的培訓,就能在這樣一個多核處理器基礎上完成一定的構思并且演示成功,證明這些學生有極強的自學能力和應用知識的能力。這從一個側面驗證了至少這些學生在其學校受到的教育水平是比較值得肯定的,也基本實現了我們的教育與時俱進的目標。
圖1 王越院士點評本次比賽
本次大賽最終共有146支隊伍成功演示作品,其中包含8個境外參賽隊(其中印度4隊,馬來西亞2隊,美國和中國香港各1隊),境外參賽隊數量在逐年增加。在比較中外選手特點之時,王越院士認為,從比賽的作品來看,中外學生的思維方法在逐漸靠近,不過國外選手在對問題的看法和思考方面比較突出,思維更開放、跳躍性更強,更善于表達自己。國內的學生則在動手能力上比較強,對知識的運用更為有優勢,作品成功率也比較高。由于這次參加比賽的國外選手都來自各自國家最好的理工院校之一,因此還是很能體現我國重點理工院校在本科生教育階段的水平處在世界領先水平的。
圖2 接受采訪的評審專家(從右到左 王越院士
北航張曉林教授 Intel包益平 上海交大江志斌教授)
來自北航的張曉林教授認為,本次比賽通過作品的審核,能夠突出體現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參賽學生對嵌入式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化;二是對系統體系概念的理解和動手能力都有顯著的增強,比賽的開發板讓學生對系統并行處理和高速運用、線程調入等方面的理解更加深入;三是大部分學生能夠用Windows XP開發作品,難度相對低一些,比較可喜的是有些參賽隊采用Linux自己設計并且成功,可以說難度很大,充分證明了學生的開發能力,對學生能力的驗證比上屆更突出。與此同時,本次比賽的開發板可以說很具有市場開發價值,可能會成為引領未來嵌入式開發方向的產品,學生參加此次比賽學到的知識將對她們對嵌入式開發理念、先進技術的了解和體系結構的掌握有很大好處。參加本次競賽能讓學生掌握該領域的最新平臺技術,這將讓學生受益終生。
來自Intel公司的首席工程師Atul Kwatra在談到本次比賽時高度評價了參賽學生的開發能力,他認為,基于這樣一款市場上最新的Core 2 Duo產品,本科生能夠開發到這種水平令他感到很滿意。特別的,并行處理軟件對于許多商業化軟件企業都是個不小的挑戰,而這次僅僅三個月的時間,一些學生就能開發出一定并行基礎的軟件,足以證明這些學生具備相當好的技術應用能力。同時,他希望能通過未來的比賽,獲得更多學生對Intel產品的反饋,指導Intel更好的開發新的產品。
上海交通大學教務處處長江志斌教授則從教育方面談了對本次大賽的看法,他認為Intel杯競賽是對學生教育的一種延伸,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還要滿足學生的需求,推進學生的技術應用水平,學校培養未來的人才更需要轉向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這次比賽恰恰提供了這樣一個出色的平臺。可以說,Intel杯不僅僅是競賽,更是對學生能力促進、啟發和再培養的一個難得的過程。
Intel公司的包益平先生在評價本次比賽時,重點介紹了Intel公司組織競賽的初衷,他認為,Intel公司希望能通過這樣的競賽形式,一方面推廣了Intel產品在學生中的認知范圍,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樣的一個過程,提供學生一個應用知識的平臺,Intel希望可以借這個平臺幫助中國的大學生更好地鍛煉創新能力,從而為中國的產業培養更多出色的人才,促進中國產業的壯大,盡到Intel在中國的社會責任。
在展望下屆比賽之時,王越院士充滿期待,Intel杯作為一次高水平的嵌入式邀請賽,正在逐漸的走向國際化,今年有8支境外隊伍參賽,未來希望能邀請更多的境外參賽隊加入,爭取能把Intel杯競賽辦成一個真正的中國舉辦,世界參與的高水平嵌入式大賽。
參賽作品展示
上海交大的參賽隊在現場展示了他們的參賽作品“基于手勢識別的互動投影繪畫系統”,該系統是通過投影提供一個繪畫空間,基于攝像頭采集繪畫者右手手指數據信息,根據手指指尖的行走軌跡進行繪畫。采集手指信息的原理是根據攝像頭獲得的數據,以手指模型判斷右側的最高點,并進行與周圍高點進行比較分析,從而準確定位手指點位,從而實現捕捉手指路徑。據該隊隊員介紹,他們通過培訓了解了簡單的并行處理知識,并在開發中嵌入了現有的并行處理程序,從而可以實現多核處理器的并行處理。在整個參賽的過程中,隊員們坦言,選擇一個合適的項目進行開發是最大的挑戰,他們看到了現在許多會議在進行投影時經常會有需要書寫的需求,此外,嬰幼兒對這種投影繪畫也可能很感興趣,而且可以隨時進行大尺寸繪畫娛樂,因此他們選擇了這樣一個項目,如果可以將攝像頭和投影設備集成在一起,即可實現一定的市場價值。
圖3上海交大參賽隊演示作品
評論